120章分化利用(1 / 2)
正如林东以往所见到的外星人一样。24号星球上面的外星人地面部队还是那样的疲软弱化。林东的登陆集团仅用了很少的时间就占领了24号星球。
对方在丧失了自己的主力集团舰队以后,只做了稍稍的抵抗就缴械投降。整座星球全部归属了远征军管辖。
这座星球上大约有1000万外星人。其中最多的是60%以上的工作人员。这些外星人几乎没有普通的平民。他们除了工作人员就是科技人员,要不然就是作战人员。
他们的生活采用集体化经济模式。进行三方面的供给。相互之间进行补充。除军事人员外,其他几项人员形成了完整的经济链的循环。
这也是确保这只外星族群整个社会顺利运行的一种经济模式。这1000万的外星人林东最所想要的就是其中大约只有20%的科技人员。
另外20%是他的作战人员,大约有不到两百万。这些人员从被服的状态上来看,林东认为大多数都是属于舰队作战人员。
而在星球本部上面发现了有大约两千座大型建造基地。这些大型建造基地当中还有很多未成型的。作战母舰正在建造。
看到这些建造母舰还有相关的整体化建造系统。林东想,如果自己不是快速的打击对手的舰队,直接攻占了星球。那么不出一天的时间,他们又可以凑出来至少5000艘作战母舰。
在地面上一次性可以做出5000艘太空作战母舰。这不要说远征军自由军或者是克星人了。很多的外星族群都做不到这一点。
三院派遣专家组对于外星人的地面基地建造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这是一种采用了分子结构组成的。特殊的制造工厂。他们只是将大型母舰的分子结构拼装起来。然后再叫这些母舰开始升空,在空中进行分子膨胀。
就形成了自己所需要的大型母舰。因此上地面工厂所装备的这些战舰整体的尺寸和容量仅相当于太空战舰的1/10或者1/20。
也就是说,这些外星人只在地面建造一群小的模型。不过这些小模型是可以飞行的,把这些模型装上,人员直接开到太空上。
然后模型按照一定的程序化设计开始在太空上进行分子膨胀。分子膨胀的规则是采用了程序化设计好的。按照自己母舰设计的规则进行每一个部件的膨胀。
这就很好像是做服装放大样一样。很快就把一艘地面上的大型战舰变成了个太空战舰。这两者之间。相差至少有10~20倍的尺寸。
觉得他们科技技术还是值得有一定借鉴。特别是针对无人机发射器。采用这种分子膨胀变形模式。的确可以叫自己的攻击母舰变成搭载数10万架无人机的独立作战集群。
更加有意义的事,这些无人机不是在放在船舱内。使用光分子储存器进行储存,它们是完全附着在的船舱的表面。在舰队的外层表面进行覆盖。
这就节省出来母舰身上至少两个。空仓。而这两个空仓就可以用于装载更多的新型装备。特别是红外光波和冷冻光线。
林东想这样的话,自己的作战。就形成了具有冷冻光线和红外光波共同搭载的。超级作战母舰。
并且这种无人机就是普通合金矿石制造,整个宇宙当中遍地都是这样的最普通的合金矿石,这是三合一组成的矿石。这种根本谈不上能源的消耗。
它可以完全取代现有的母舰使用的。光分子模式。分子膨胀技术对于林东来说更加觉得会比自己的光分子分裂技术要更先进一些。
于是,林东命令三院再次进行母舰的重新研发改造。
将现有的隶属于自己中央舰队集群的两千艘作战母舰。马上进行新的全面改造。将外星人的分子膨胀技术。替换掉自己的。分子分裂技术。
艘战舰。配属大约100万架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全部作为分子形式附着在母舰的外层表面上。
与此同时,要保留母舰模型状态。和母舰自身膨胀后的整体状态进行相互之间的切换。
林东认为,如果这个技术实现,他就以后不需要那些隐蔽光束。因为在太空上,地面上造的那些大型的巨无霸一般的战舰。
在这里只不过是一艘模型小船儿而已。整个的太空当中就会把这艘模型小船当做一个小天体。
不会再认为它是一艘庞大的作战战舰。这样的话,自己可能连隐蔽光束都不用再使用。
与此同时,自己新型的作战母舰同时拥有两种光线功能,就像是自己特混舰队的无人机集群一样。既可以发射冷冻光线,又可以发射红外光波。
不过,远程对地导弹系统现在仍然还需要保留,这是唯一一个能够超视距,超射程攻击对手的地面武器。
而在母舰的身上再安装大约有两百万个节点。这些空间节点主要用于发射冷冻光线或者是红外光波。
不过这些节点现在林东特混舰队的工程母舰已经装备了每一艘500万个节点。林东自己的超级星际母舰上面也装备有大约1000万个这样的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