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碗 陈桥兵变再度上演(2 / 2)
“李吉,朕的诏命你没听到吗?速速将此贼诛杀,朕自有重赏!”赵桓勃然变色,因为他看到,李吉在听到诏命后,身子一颤,却没有任何表示。
李吉此时,心乱如麻,皇帝诏命一下,本当奋勇向前。奈何今日情势有变,那宫外,王钰的亲兵云集御街,此时不知已经聚集了多少人马。一旦打入宫来,谁也逃脱不了!而且王钰居然只身犯险,怎会没有准备?南府军接管是否成功,还是未知之数!
“李公公。”正当李吉天人交战之时,王钰一声呼唤。下意识的抬起头,望见王钰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上,笑意吟吟,却是不怒自威。
“你没听见圣上的诏命么?让你杀了我,然后加官进爵,当然,少不得是封侯拜相,位极人臣。不过,有一句话我得提醒你,我王钰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听到王钰这话,李吉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那日,圣上在揽月楼秘密召见韩毅,出门之时,曾经说过一句话。“韩毅此人,也留不得,王钰若一倒,下一个就是他!”天子如此残酷少恩,猜忌大臣,连一直忠心耿耿的韩毅也不放过。自己若是杀了王钰,或许能够得到封赏,可一来现在宫外王钰有所准备。二来,正如王钰所说,自己将来难道就不会步他的后尘么?
“李吉!你也想跟着王钰造反么?你这阉人,难道要违抗朕的圣旨!”赵桓大骇,口不择言,破口大骂。
身边一名士卒身子刚一动,想要冲上前去,勤王立功,李吉突然张开双臂,挡住众军。
除王钰之外,所有人都大惊失色,李吉想要干什么?
“李吉,你……”赵桓瞪目结舌,一下子跌坐到龙椅之上。他已经预感到了什么。
“陛下!”李吉突然跪倒在地,连叩三个响头,直磕得头破血流,声泪俱下。听到这一声呼唤,赵桓已经明白过来。绝望的大吼一声,再度下泪。
王钰捏了捏手心冷汗,移步向前,走到李吉身边,亲手扶起他,颇有深意的说道:“好,这就好,这下所有人都好了,天下太平了。”
不料,李吉一把封住王钰衣领,眼含热泪,神情肃然:“王相,奴才只求您一件事情!”
王钰低头看了一眼他抓住自己衣襟的双手:“你这好像不是求,是威胁吧?也罢,咱们也算是老朋友了,只要你开了口,我会考虑的。”
“奴才求您,放过陛下及赵氏子孙!”李吉咬牙切齿,情绪激动。
王钰突然大笑,直笑得宫内众人,闻声色变!赵桓听到这笑声,更是跌坐在地上,只感死期已到!
王钰招了招手,李吉一愣,随即明白,附耳过去。只听王钰在他耳边轻声说道:“你放心,赵桓不会死,赵家一个人也不会死,他仍然作他的皇帝,我依旧当我的首辅。”
李吉听到王钰的承诺,死死的盯着他,半晌之后,终于放开了手,一步步向后退去。继而,双腿一屈,跪倒在王钰脚下!
“跪下!全跪下!”李吉歇斯底里的声音,在寝宫之中回响。士卒们一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自处。
“还不跪下!”林冲怒喝道。叮一声,第一个士卒放下了手中兵器。余众纷纷效仿,放下兵器,跪倒在王钰脚前。
“罢了,都出去吧。”王钰挥了挥手。李吉领命,率两百士卒退出寝宫,赵桓连哭带爬,想追出去,却被王钰一把拉住,按坐在龙椅之上。
“你们也出去,我有话跟陛下说。”王钰盯着赵桓沉声说道。吴用林冲会意,退出宫外,并关上了宫门。赵桓眼看着那两扇宫门徐徐掩上,突然放声大哭,绝望至极。
刚一出寝宫,吴用就对林冲说道:“将军,速出皇宫,到耶律姑娘处调集兵马,全面撤换禁宫内卫!封闭宫门,不许一人进出!迟则生变!”
林冲眉头一皱,下意识的说道:“撤换禁宫内卫,这需要皇上的圣旨,咱们……”
话未讲完,却听吴用轻声念道:“从今天起,相爷的话,就是圣旨。”林冲会意,大喜过望,匆忙辞别吴用,往宫外奔去。吴用心头,如大石落地,今日,必将载入史册,大宋江山,从此易主了!
寝宫之中,赵桓失声痛哭,千算万算,还是人算不如天算。可怜祖宗所留基业,从此落入外姓之手。太上皇英灵不远,见此情景,不知……
正哭得死去活来,却听见王钰脚步,渐渐近了。赵桓浑身颤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望着这个从前言听计从的臣子。两人四目相对,都是百感交集,天意弄人!
“事已至此,陛下还有何话说?”王钰神情平静,如秋水一般,波澜不惊。
赵桓只顾痛哭,万念俱灰,两腿一屈,跪在地上。一步一挪,爬向王钰,突然一把抱住王钰大腿,哀求道:“朕自知必死,但请王相念在往日我父子对你的恩义之上,饶朕一命!朕情愿将这万里锦绣江山,拱手奉上!下诏退位,将九五至尊,禅让于你!”
“皇位?呵呵,这可是个好东西啊。天下人,谁不想当皇帝?多少只眼睛,望着你这把龙椅,赵桓啊。”王钰眼望着跪在自己脚下,这位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帝,现在却像狗一样摇尾乞怜。这种人治理天下,能管得好么?自从大宋开国以来,对外屡战屡败,割地赔款,屈膝求和,中华民族,颜面尽失,受人耻笑!
“朕,朕,朕在。”赵桓慌忙应道。
“不必了。”王钰轻叹一声。赵桓听到这话,以为王钰不肯放过他,连连磕头,哀声不止。王钰伸手右手,从地上将他拉起,指着那把龙椅说道:“你坐上去。”
赵桓惊恐万分,连连摇头道:“朕不敢,王相请座!”
“我让你坐上去!”王钰突然厉喝,赵桓吓得一个机灵,慌忙一屁股坐在龙椅上。却感觉,这往日已经坐习惯的龙椅,现在却如烙铁一般!
王钰歪着头,打量了半晌,啧啧称赞道:“不错,真不错。七尺身躯,往这龙椅上一坐,倒也似模似样,唬得住人。”
赵桓见他这般模样,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哭求道:“王相,你可愿放朕一马?”
“放?我为什么要放?我没说要把陛下怎么样吧?这个位置,还是你坐吧,我身板儿小,坐不下。陛下还是皇帝,我还是右仆射,今天什么也没有发生,对么?”王钰笑得有些,有些,简直可以用天真无邪来形容!
赵桓听罢,惊疑不已,他不杀朕?还让朕继续作皇帝?思之再三,终于明白王钰想干什么。捡得一条性命,赵桓终于松了一口气,使劲吞下一口唾沫,连忙说道:“王相是国之重臣,远见卓识,是我大宋的中流砥柱!朕,朕,朕封你为,为,这个,这个,左仆射兼右仆射!对,再兼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王钰闻言,笑了一声,拱起双手,作势欲拜:“那,臣就,谢主隆恩了!”赵桓一见他要拜,慌得从龙椅上跳起来,一把扶住,连声说道:“王相是国之栋梁,朕特赐你,上殿不拜,下殿不辞!”
“这个,臣怎么担当得起呢?”王钰笑道。
“当得起!当得起!天下除王相外,再无人能当得起这份殊荣!”赵桓频频点头道。
两人正说着,忽听宫门一声响,吴用快步入内,来到王钰身边,探头过去:“相爷,禁宫内卫已经全部撤换。参与此事的两百军士,下官擅自作主,已命林将军将他们……”
王钰听罢,不作回应,仅点头而已。继而回过头去,对赵桓说道:“陛下,臣劳烦您将刚才所说的话,写成圣旨,不知道……”
赵桓不听王钰把话说完,几个大步窜到龙案之前,呵开冻笔,奋笔疾书。诏命,王钰忠君爱国,屡有建树,为大宋柱国之臣,今特赐封王钰为,左右仆射,兼领三省,总理政务。凡文武官员,不论官衔大小,皆受其节制。
王钰接过圣旨,看了半晌,收入怀中,回头对吴用说道:“叫王公公来,请陛下回宫歇息,想必,陛下也累了。”
腊月二十八
这是动乱的一天,王钰下令,封闭京城。南府军四处出动,抓捕朝廷要员。凡不是王钰一党,又拒收王钰银两的大臣,都被控制起来。随后,皇帝的亲笔诏命,传到各位大臣的面前,或贬官,或流放。
京城人心惶惶,百姓们私下议论纷纷,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而满朝文武百官,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原先摇摆不定的大臣,纷纷出入宝国公府,向王钰表明忠心。当然,任何朝代都不缺忠于皇室的大臣。
腊月二十八,晌午,素来被视为王钰一党的李纲,身由朝服,来到宝国公府。此时,宝国公府门禁森严,南府军的士兵,全副武装,守卫在前。李纲面容肃穆,昂首挺胸,大步向前。
士兵拦住了他,想要搜查。李纲勃然大怒,痛加斥责。就在此时,府内奔出一人,却是郑僮。喝止士兵,对李纲笑道:“李大人不必动怒,您是相爷至交,不同常人,请进,小人替您引路。”
李纲不动声色,径直踏入宝国公府,郑僮请他到花厅待茶。自己则入内,报于王钰知晓。不多时,郑僮复出,说是王相有命,请李大人到书房说话。
书房内,童贯正与王钰商议要事。包括皇宫在内,整个京城已在王钰控制之下,凡有不服者,都已经遭到了贬官流放。只有几名威望很高的大员,暂时没有动。耶律南仙已经回到府中,却是铠甲不离身,长枪不离旁,形影不离的守卫在王钰身边,通宵达旦,面无倦色。
“相爷,开封府尹李大人到了。”郑僮在门外叫道。
“哦?快请。”王钰急忙叫道。
童贯闻言,提醒王钰道:“贤婿,此人前来,用意不明,你要小心。”
王钰听后,不置可否,抬头朝门口望去,只见一脸肃容的李纲,大步踏入书房,立于中央,既不下跪,也不行礼。
“李大人,见了王相,因何不跪?”童贯沉着脸,向李纲问道。
“忠直之臣,不向篡国逆贼下跪!”李纲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李纲此人,向来忠直,以直言敢谏,闻名于朝。先前,他受王钰提携,两度出任开封府尹,被世人视作王钰一党。如今,却在王钰面前,出言不逊,让人费解。
王钰见他如此无礼,倒也不生气,笑问道:“李大人此来,莫非是训斥本官?又或者,想勤王忠君,取我性命?”
李纲狠狠瞪了王钰一眼,朗声说道:“杀你,脏我法刀!骂你,污我口舌!李纲原先认为,你忠君爱国,有治国之才。谁想,却是暗藏祸心!如今挟持君父,欲行不轨!汉有曹操,宋有王钰,祸国殃民,人人得而诛之!”
“大胆!李纲,老夫看你不想活了!”王钰未作回应,童贯却是怒不可遏!而耶律南仙更是粉面含霜,右手一动,那柄长枪直抵李纲咽喉。
王钰从书案前起身,踱至李纲身边,撇开耶律南仙长枪,直视着他。昔日同朝为官,李纲对自己帮助很多。不想,今日自己得势,他反而倒戈相向。
“李纲,本相问你,你读书是为了什么?作官又是为了什么?”王钰平静的问道。
“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官,当然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报圣恩,下安黎民!”李纲倒是大义凛然,王钰却听得哑然失笑。
“好,你说得没错。我作错了吗?自我踏入仕途,作的哪一件事情,不是在奉行你们读书之道?幽云督军,打退外敌!发展生产,与民休养!如今主持变法,富国强兵!这桩桩件件,你心里应该有数!我所作的,不是过是希望国家强盛,百姓安居!扬我中华天威!我问你,我哪里作错了?”
李纲一时语塞,的确,王钰此人有治国之才,所行政令,也于国有利。但这并不成其犯上作乱的借口!皇帝,是受命于天!天下所有人,都应该忠于天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王钰,你的确有才干,对国家有贡献,但这不能成为你篡权自立的借口!你想……”
“一派胡言!”王钰不等他说完,便痛加训斥。“赵氏父子,骄奢淫逸,搞得天下大乱,民怨沸腾!你作官比我久,应该知道得比我清楚。篡权自立?哈哈!我问你,宋太祖赵匡胤,他是怎么作的皇帝?当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按你的说法,他不也是犯上作乱,祸国逆臣么?况且,你哪只耳朵听到说我要篡位自立的?圣上好端端的在宫里,我篡什么权,夺什么位了?”
李纲自负能言善辩,在王钰面前,却被驳得还不口。太祖皇帝,当年的确是拥兵自重,黄袍加身作了皇帝,这件事情,也被历代宋朝皇帝所忌讳。可是……
见李纲不再言语,王钰调整了一下情绪,和蔼的说道:“李纲,你这个人有才干,我很看重你。回去好好想想,这么大一个国家,不是只有皇帝一个人。希望你能明白,我还有很多事等着你去办,希望你不要让本相失望。”
李纲仰头向天,一声长叹,黯然的离开了王钰书房。
“哼,书生意气,穷酸得很,穷酸得很哪!”童贯望着李纲背影,不屑的说道。
“岳父大人不用介意。如今,康王,八贤王,拥兵在外,咱们万里长征,才走出一第一步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