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先见之明(1 / 2)
刘备和关羽民夫营训练相关之事,不通的地方一一问出,而李孟羲对答如流,不假思索,显然已经有了无比成熟的全套方法。
民夫营在行军时,十人一队,能走的差不多齐,有点队列观念就行。
而当需要的时候,不需要民夫营能列阵和复杂的变阵,只用排好小方阵,往那一摆,充充门面就行,所以能站齐,走四五十米能不乱,就是最终训练的目的。
对李孟羲来说,别的战阵之法他可能不擅长,要只是训练下走路和对齐,他可太熟悉了。
无他,前世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都有军训,军训时那点队列知识和训练流程,李孟羲全都记得。
只要花点时间,每日晨起,拔营以前,先练一部分民夫,然后过段时间吧,挑出其中练的好的,再教别人。
照猫画虎,自然越传越不成事,民夫大概是无法完全学习到李孟羲操练队列的精髓的,民夫们练的再好,也肯定不如李孟羲自己亲自训练的效果好。
不过,李孟羲分身乏术,纵然全部精力用在练兵上,一个月能练好一百人,义军这么多人,岂不得花上几年时间才能把所有民夫练成跟前世大学军训的队伍一样整齐。
所以,只有先教好一部分人,然后再以这部分人,教另外一部分人,然后,再继续扩散,指数倍的递增,最终,很快所有民夫就都会基本列队了。
李孟羲约说越有主意,话语连贯,且说的头头是道,刘备和关羽都插不上话了。
刘备和关羽不由相视一眼,都面带笑意。
“孟羲,即有如此多的见解,那民夫操练一事,便交给你来,如何?”刘备笑问。
“啊?”李孟羲愣了下,“也行。”李孟羲算是应下了此事。
事情商量的差不多了,呆着插不上话的王路待的尴尬,便告辞离去了。
等王路离去,刘备目送着王路的背影,直至其完全消失在黑暗中。
人走远了,刘备这才意味深长的对李孟羲说,“孟羲,你方才要拉我找地细谈,此举颇不妥也。那王路新降,你当其面,要避开他另找地商讨,岂能不让他多想?
下次有话,要是无关紧要,当面可说。
若事关紧要,不容外人听见,也应趁无人在,再做细谈。而不可当其面,当面避人。
此非是无礼,而处事不妥也。”刘备谆谆教导。
李孟羲早些日子,忽悠刘备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并说愿和刘备为彼此之人镜,照出彼此得失。
刘备很当真,李孟羲真有不妥之处,他必然要指出来。
于是,李孟羲时常被刘备捉着教育一番。
“受教!”李孟羲发自内心,朝刘备拱手一礼。
人情世故,拿捏在微妙之间,多一点则太过,轻一点则礼仪不达,刘备要不提醒,李孟羲还真想不到这一点。
由此看来,世故通达的刘玄德于李孟羲而言,是良师。
“走,孟羲,《孙子》兵法,今夜要学吗?”关羽看夜已经很深了,于是问李孟羲是回去休息,还是有空,继续往下学兵法。
学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