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欲制陶(2 / 2)
前世的有些铁匠铺,车上拉一个大炉子,拉着就走,走村串项的打制农具。
小小的炼铁炉是用黄泥搪出来的,像一个烟囱一样,里边放煤,上边放铁块,铁块烧的红软之后,铁匠们用夹子把铁块夹出来,在一边的的铁砧上一锤一锤的把贴块锤打出想要的形状。
煤炭是没有的,因此想用那种拉在车上就能走的随军锻铁炉好像不太行。
把已经炼好的铁,放在火上加热,加热到铁块软化的状态,不需要冶炼铁矿石那么高的温度,或许木头也能勉强用于锻铁之用,可木头的加热效率势必不够高。
锻炉以义军现在的条件,不开可能弄出来。
烧制陶器的小的窑炉或许能行。
陶器烧制的温度,跟烧制瓷器所需的温度哪个高,李孟羲略一思考,推测出了个大概。
一般来说,在技术发展史上,技术条件要求越高的,出现的时间会越晚。
比如铜的熔点比铁低,铜融炼起来比较容易,因此世界各个文明最先能利用的金属都是青铜,青铜的主要构成成分,铜,錫和铅,都是低熔点金属。
至于铅的熔点有多低呢,在前世,小时候跟玩伴一起做鱼竿的时候,从学校小卖部一毛钱买了个鱼钩,然后买三毛钱的鱼线,然后没有浮子和坠子怎么办,鱼浮可以随便找个轻的草棍绑在鱼线上就行。
小伙伴给李孟羲了块铅,拿打火机烧一下,铅就化了,然后捏在鱼线上,然后鱼坠子就有了。
鱼杆是从家里的大竹扫把上抽出来的细竹子,把竹子上的小支岔给掰掉,一根又长又有韧性的鱼竿便做好了。
铅用打火机烧两下就化了,这说明什么的?说明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刚接触到含铅矿石的时候,升起一堆火,把铅矿石丢在火堆里不管了,然后就去睡觉,等第二天,石头里的铅就被烧化流出来了一些。
提炼温度要求极低,于是铅铜和錫这些金属最早被利用。
同理,熔点高的铁则出现的远晚于青铜时代。
李孟羲想到,陶器原始时代就已经有了,而瓷器到汉末才出现最早的瓷器技术,到唐使发展,到宋时辉煌。
陶器出现的时间很早,这足以推测出,烧陶所需的温度并不太高,以义军现在的条件,肯定能烧制出陶器。
李孟羲不知道相关技术环节,但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能推断出技术的可行性有多大。
军中有会烧制陶器的匠人。
难点是,要如何搭建一个轻便的放在板车上就能拉走的陶窑呢?
这需要专业人士来了。
需要烧陶的匠人,可能还需要泥瓦匠参与,看怎么用有限的材料把窑给搭出来,甚至可能还需要木匠们参与进去,看如何对板车进行改进,改进的能方便陶器生产。
又需要新增加一个研发组了,李孟羲心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