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兵临长沙(1 / 2)

加入书签

尽管以前的舒凌云对洪秀全有诸多的不解和不信,但如今眼看着太平军起义的势头愈演愈烈,渐有向广州地区急速扩展的势头,舒凌云不得不承认,能在满清的治下,搞出这么大的声势人物,绝非池中之物,自己当初还是小看了洪秀全。

不过,他仍然相信,洪秀全这种人不会长久。舒凌云虽然不懂看相,但作为一个四十多的男人,生活的阅历让他也能观察一些。洪秀全那尖嘴猴腮的模样,不象是有福缘的人。眼前的势头,怕也只是洪秀全逞一时之威罢了。

但是,舒凌云现在可没有时间纠结这些,作为共和国国安部派往满清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如今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撇去个人的感情因素,尽快的联络上太平军。

蒋志毅等人,乔装不得志的学子,混入了太平军中。从不久前传来的消息得知,蒋志毅等人已经混成了小头目。只是,如今太平军仍局限在广西范围内,信息传递多有不便。他们亦表示了,一旦有所进展,第一时间便会向两广地区的头儿廖喜云报告。

在共和国呆了这么久,无论是纪律性还是忠诚性都是勿须置疑的。因为舒凌云相信,从共和国出来的人,是不太可能再被别人收买和利用的了。因为,信仰是不可能被收买的。

当初舒凌云和廖喜云等人来的货船,早装满了满清的货物,以及几百名无意中收容的移民,早已踏上了归程。这段时间舒凌云和廖喜云的主要任务便是在香港岛和广州两地为共和国的货物铺开铺路,彻底的在这两地扎下根来。

真要论起来,还得感谢英法两国的大炮将华夏的国门轰开,共和国如今的货物在广东地区很受欢迎,他们的商铺刚开张几天,就有几家商家上门,一口气把他们的货物几乎搬空。而且还放下话来,象这种货物,只要他们有多少,他们就收多少。

舒凌云敢确信,只要是来自共和国的货物,无论是洋布洋油,还是洋钉洋火洋皂,甚至还有偷偷夹带的,共和国军队换装下来的火枪,都可以直接甩西欧货物的几条大街。再说,他们本来就不是来做生意的,价格也不是太离谱,也难怪那些商家敢一口气就吃下。

如果他们自己不说,廖喜云和舒凌云如今就和这时代的商家毫无二致。

廖喜云倒还经常出去四处走走,看着有共和国需要的人才,想尽办法捞了过来,送到共和国去。但舒凌云忙碌之间,似乎完全成了一个商铺老板。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自己还负着的责任,如今千头万绪还不知道如何开始,如何才能跟洪秀全擹上关系,内心不由纠结不己。

洪秀全自然不会还记得,还有这么一个老友会念叨着他。他现在手下有几万的追随者,出入都有成群结队的人马跟随,只怕早已忘记了还有这么个同窗了吧。

不过,这段时间洪秀全的日子也是不太好过。虽然他们攻下了不少县城,但都是没有多大影响力的小城,一方面,影响有限,另一方面,小城人少钱少,也实现不了他们打土壕分钱财的期望,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此时广西地区最大的城市——桂林。

1852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后,开始攻桂林,但却久攻不下,不得己转攻全州,打算为自己拿下个大点的据点。

不幸的是,全州没有攻下,大头领冯云山还中炮身亡了。

不得己之下,只好折入湖南道州(道县),并在此开始整顿队伍,增修战具;制备军火,并作出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战略决策。8月10日,弃道州东进,占领郴州,建立土营。

湘西为三苗聚居之地,其百姓历来彪悍,又加之满清对该地区改土归流之后,当地百姓渐渐为当地官府压迫和盘剥,日子过得是愈发艰难。如今太平军这么一来,只消几句动听的口号,立即就有无数的热血汉子一拥而上,纷纷群起而响应。

太平军的势力开始在湖南得到更大的发展,其兵力也极速的发展到十万人之多,也就在这个时候,蒋志毅带领一众手下们,假称自己是一群无业的农民,成功的成为了太平军中的一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