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有惊喜(2 / 2)

加入书签

上海在二十一世纪初,就发展成了一个拥有超过两千万常驻人口的超级城市。同时期的北京也差不多。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市。初到上海的感觉,就是这个城市已经不输其他国际化城市了。那是一种,咱国家已经不比别人差的自豪感。

而若干年后,当胡杨再来这里。感受却有了些许的不同。上海此时已经更加繁华,更加国际化,也变得越来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要知道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两千万人口,就已经能排进全球人口前二十以内了。

这么大体量的一个城市,需要一个十分巨大、稳定且高效的交通网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但显然,现在的上海还没有。因为此时的上海,常驻人口只有几百万。谁也想不到未来这个城市会变得那么巨大。

南京路周边都走遍了之后,胡杨买了一张上海现在的地图,开车带着柏青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穿行,寻找那些有年头和历史的美味。

这对胡杨也是新鲜的体验。胡杨上辈子的记忆中,上海就是已经是那个现代化的超级国际都市,并且已经有了所谓“魔都”之称。

不可否认的是,上海是国际化的,是繁华的,是充满了各种新鲜事物的,但同时也是让人“眼热”的。胡杨那个时候已经去过很多其他国家的主要城越让胡杨产生恍惚的熟悉感。

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脚步越快就会越相似。这不光是上海一个城市的问题,在全世界都在发生着。城市的特色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先进但相似的现代化。

而各种快餐和连锁,也将味道这种原本最具有地域特色的东西,也变得雷同起来。

胡杨会尽量避开主路,专挑各种老街和老弄堂往里头钻。这些才是上海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东西。

每天出门都会戴上足够电池和胶卷,拍下美丽的柏青和上海独特的样子。

恋人在一起腻腻歪歪的日子虽好,但总还是有结束的时候。吃喝玩乐了五天之后,四人又一起坐上回沈阳的飞机。

没错又是四个人。戚扬和简有德虽然被胡杨放了假,但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所以俩人也只能在上海随便逛了逛。

相比此时湿冷南方,胡杨更喜欢干燥寒冷的北方。不管怎么说,至少那里还有暖气。

北方大规模集中供暖在八十年还没有那么普及。一般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锅炉房。小单位的锅炉房小一点,大单位的自然就大一些。

华夏科技在沈阳的分公司可不小,所以今年下半年邢鹏就从太原买了一大批煤。

这煤炭可是精贵东西,不是说有钱就能买到的。除了有钱,还要有购煤指标和运输煤炭的车皮。这可都是时下的“硬通货”。邢鹏能一下买来上百吨的煤,着实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说起来,能这么顺利的买到煤,还真和《华夏信息》有关。煤是硬通货不假,但这煤也不能吃也不能穿。他们总还是要生活用品的。

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想到,要用这些东西来换购煤指标。但还没有人能像拥有《华夏信息》的信息网支持的邢鹏这样,做到精准的投其所好。

所有关键人物的信息和喜好,关键人物身边重要社会关系的信息和喜好。在邢鹏离开沈阳之前,就全都汇总到了他的手上。

邢鹏去山西的时候,一共带了八辆卡车。出发的时候,只有三辆是满载的。经过合理的统筹和路线规划,进入山西境内的时候,八辆都已经装满。

当你前期准备做的足够充分之后,任何困难的问题都会变得不再困难。那些出了名难缠煤领导们,在邢鹏每一下都拍在心坎里的马屁之下,也都变得很好说话了。

这就是信息网的力量。

在购买的这些煤中,有九成是“大烟煤”,一成是优质的“无烟煤”。

大型锅炉烧得是粉碎之后的煤粉,有工业吹风机供气,所以对煤炭本身的品质要求不太高。这些“无烟煤”就是供应给各个单位的锅炉使用。

而那些优质的高卡数无烟煤,因为杂质更少,所以对燃烧环境要求并不高。普通家庭的炉子就能充分的燃烧。所以主要是作为福利,分给那些还在使用煤炉的职工。

临近年底除了煤之外,还有很多职工福利。像这些方面的事情,已经不需要胡杨亲自操心,邢鹏他们都可以做的很好。

回到沈阳之后,胡杨就只能和柏青再次分开。胡杨接下来会去更北面,而柏青也要回学校准备期末考试。

这几个月里,柏青终于下定决心回学校深造。在胡杨身边见识了那么多“真实”世界之后,柏青越发清楚的感受到自己和胡杨那个世界的差距。柏青想要追上胡杨的脚步,所以她才做出这个决定。

送走了柏青之后,胡杨才有空了解了一下广州那边的最新消息。果然也没有什么让人意外的东西。

赵鲲到“前线”亲自督战的效果明显。无论是执行力还是资金到位的速度,都比之前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而他们的这种高效的反应,也让管冲更愿意看到的,他和房堃这边也相应的加快计划的执行进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