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由啤酒引发的联想(2 / 2)
李亿峰未来规划的下一个阶段,就是进入国际金融市场。
那才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这并不是说李亿峰看不上国内的实体产业。而是因为他在国内稍微有点“水土不服”。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了几十年,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和稳定。李亿峰这些年来一直在研究的也就是这个市场中的种种明规则和暗规则。
胡杨相信只要给他足够的资本,肯定能在国际金融市场里搞出一番动静来。至于最后动静会有多大,就取决于他所能操控的资本有多少。也就是取决于胡杨敢拿出多少钱交到他手里。
相对国外的市场环境,其实国内的市场环境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要更加复杂的。
因为国内的市场环境中政府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变量。而用李亿峰的话来说:
“我们的职能部门似乎是很热衷于干预市场经营活动。总认为政策可以代替市场发展规律。改革开放马上就十年了,现在市场早已经不是六十年代之前的那样。他们应该正视一个现实,市场本身是有意志的。
如果他们的决定是与这意志有冲突的,那结果必然不会是他们想见到。但问题是,这些职能部门对于这些负面的反馈反应速度出奇的慢。甚至于在发现了问题之后,也不会及时的进行纠正。”
胡杨对于李亿峰的看法是基本赞同的。这就像是一个大家长,说是让孩子独立生活,却总是忍不住要插手孩子的生活。说是放手,却时不时一拍脑门就立个规矩。就算知道自己错了,但碍于家长的面子知错也不会改。
当了几十年的家长,孩子的一切都由家长控制。说放手,又怎么可能放得开。
放开,需要时间慢慢来。
但也的确是慢了一点。
相比李亿峰来说,赵援朝和项凌江其实能更好的掌握这个变量。因为他们的社会关系,或者阶层是与政策制定者更加贴近的,或者说他们可能就是其中一分子。这是他们的出身带来的优势。
所以李亿峰在国内的一系列操作,都是为了给赵援朝和项凌江搭好框架,未来李亿峰自己主要的着眼点还是在国境之外。而胡杨给李亿峰画的大饼里,华夏科技未来将会有不少于三成的公开产业都会在海外。
同时作为未来集团的cfo,他也将获得非常高额度自己调动权。
正常来说,李亿峰的想法没有错。他对未来十年的预测也是胡杨见过最贴近历史走向的。当然这也是因为胡杨提供了几个重要的信息。
但推演的过程本身是非常精彩的。因为很多地方胡杨也是看着答案琢磨了很久才勉强看懂的。
这么一个妖孽,再加上胡杨脑子里那些超前的东西。两相结合之下,未来......一定会很精彩。
小小的开了个小差,思绪神游了一下立马收回来。胡杨继续边泡茶边询问项凌江现在丹东这边的发展情况。
丹东这边除了啤酒厂之外,明面上还有特种陶瓷厂、农机厂、农场和水泥厂。已经立项但没有开工的还有大东港周边建设项目。
作为华夏科技的后院,丹东这边都是放心的交给项凌江坐镇。在项凌江的主持下,丹东各个项目都进行的很顺利。
啤酒厂已经基本上了正轨,接下来就是正式投产然后由邢鹏接手销售。水泥厂那边的水泥也开始正式对外出售。但出售的量并不高,因为首先需要满足内部的需求。
虽然现在产量并不高,但因为质量非常过硬,销售的情况基本上还是供不应求的。这个完全是靠质量推上去的。东西好不好,用过一次就知道。
胡杨拿出来的那几种特殊的水泥的配方也正在那边试制。相信要不了多久,第一水泥厂就会有新产品出现。
相比之下,农场那边就稍微进度稍慢。虽然地也都种上了,各种瓜果梨桃的树也栽上了,鸡鸭鹅狗,猪驴马羊也都已经入了圈。但胡杨最期待的那些农牧业研究却有些停滞不前。
还是那个问题,缺人才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