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旅顺战役(一)(2 / 2)

加入书签

有这两名常委带头,其他委员根本不想再给日本做什么辩解,所有人都看向陈克。

陈克答道:“进攻旅大地区的准备早已经完成,现在部队就等着下命令。而且撤侨工作已经完成,我方人员全部回到国内。我现在提议立刻收复旅大,同志们的看法呢?”

所有常委们都立刻表示同意。

“那么我现在就给军委下命令!”陈克微微咬着牙说道。他本以为日本那首鼠两端的德行,好歹会更小心,没想到日本对国内的控制力竟然到了如此衰弱的水平。陈克不想再去弄明白到底是谁下的命令去攻击中国撤侨行动人员,也不想给日本政府发什么抗议。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现在最好的收复旅大的借口已经来了,放弃才是傻瓜。

旅大地区全称应该是旅顺大连地区。这一地区是沙皇政府根据与中国的协定(1898)作为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的基地而强行租借的领土。

旅顺港口群山怀抱,东为黄金山,西为老虎尾半岛,地势险要。沙俄在1898年占据了这个不冻港。为了维护这个沙俄在亚洲的窗口,沙俄经过整整2年的地理勘探,和设计。决定耗资3000万卢布把旅顺修建成一座不可攻破的要塞。

旅顺工事(韦利奇科上校设计)的构筑开始于1901年,但进展缓慢,6万中国工人和沙俄技术人员经过了4年时间,修建了40多座堡垒群,和70多座炮台,所有的堡垒和炮台都用铁丝网,陷阱,地雷以及大量的步兵掩体来保护。前沿阵地是大孤山,小孤山,203高地。到1904年1月以前,552门火炮中只有116门(沿海战线108门,陆上战线8门)准备就绪。

日本攻占旅顺要塞的时候,“军神”乃木希典被陆军部给坑了,给他的情报驴头不对马嘴。日本陆军在人数上只不到5万,而现代化的旅顺要塞里的俄军也是5万多,而且俄军在大炮的数量上还有很大的优势。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标准,日军至少要以3倍兵力,6倍火力,18倍弹药的实力才可以攻击。

兵力其实不占优,火力更不占优。乃木希典只能玩起了人弹攻击,试图靠日军的血肉来填平要塞。然后日本就在旅顺遭到了惨痛的损失,日本伤亡了6万人,阵亡近4万。

日本占领旅顺之后,玩命的修建了旅顺要塞,特别是人民党要求日本退出旅大地区之后,日本加强了旅大地区的防御力量。现在旅顺要塞里面塞了三个师团六万人。而且旅顺战役中日军还有了陆海一体化防御战的经验。所以日本自己宣称,旅顺是牢不可破的要塞。

从7月,人民党就组织旅大地区群众从当地撤走。现在的旅大地区基本没有中国人,战争可以肆意进行。工农革命军的飞机天天在旅大地区上空飞行侦查,情报收集工作极为得力。战争早就在纸面上进行了几十会,部队建立了类似地形,进行了多次实战演练。工农革命军的战争准备可谓充足。

9月26日晚,穆虎三已经到了前线指挥所,电报早已级发给了部队,见战役副指挥穆虎三到位,东北军区南方军区司令员米丰松了口气。

“穆司令,这次动用特殊炮弹,军委就不怕日本人报复么?”米丰最关心的就是这件事。

穆虎三答道:“陈主席说了,这是在咱们自己国土上使用,不用担心外国有什么评价。而且日本这个国家,他们越是知道咱们有这种能力,越是了解咱们有使用这种武器的决心,他们反倒不敢对咱们使用。”

作为工农革命军的指战员,米丰与其他指战员一样,从来不怀疑这支军队的缔造者陈克的观点,不过这观点也未免太刺激了一些,米丰咧嘴笑了,“这么考虑的话,日本人不就是贱人么。”

穆虎三倒是不激动,他答道:“我也这么问了,陈主席说,有一部分日本人从个人角度来看并不是贱人,不过这部分人大多数不在日本高层。另外,你已经对旅大地区的日本守军通牒过了么?”

“已经通牒过了,要求他们9月27日前撤出旅大地区,或者交出武器,由我们来监管他们。”米丰回答道。

穆虎三问道:“米司令,若是你我在守这个地方,我们会在这里等死么?”

“呃?”米丰一愣,“如果军委一定要我们死守,那我就会死守。不过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认为应该这么死守。”

穆虎三答道:“所以陈主席认为日本人是贱人的判断没错。不考虑全局,不考虑胜负,只考虑面子,连贱人都不如。准备进攻吧!”

1923年9月26日晚11点5分,工农革命军的火箭炮炮群在早就准备好的几个发射场缓缓立起了炮口。以精准度来说,大口径重炮无疑比火箭炮好得多。不过即便从德国引进了炮钢技术,工农革命军还是没能等来自己的大口径火炮炮群,炮钢技术被民用部门给用了,一来是合成氨的确需要这方面的研究,二来炮钢技术消化吸收也需要时间。所以155口径以上的重炮数量实在是微乎其微。

不过从口径与破坏力,以及射速而言,火箭炮却是覆盖射击的首选。旅顺要塞这样设施坚固,布局紧密,而且防御兵力集中的场所,火箭炮杀伤效果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火箭炮好造。

9月27日零时5分,出发前已经对过表的泡饼指挥员们看着手上表针的荧光点到了战役规定时间。每一个人都对同志发出了命令,“射击”!

下一瞬间,一片片的火龙拖着长长的红橙色尾巴,如同一道道流星雨,向着旅顺要塞方向飞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