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七章 西安事变 上(1 / 2)

加入书签

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为适应形势之需要,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1师正式更名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11师。

从这一天开始,再也没有11师了,有的是即将踏上另一个舞台的111师。

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将注定是中国历史上不平静的一年……

……

“恒渊,这次我去西安,主要是军事方面的问题要给予汉卿督促,南京的防务你要挑起这个担子。”

蒋介石的神情非常严肃,他仔细地叮嘱着郑永:

“我本来是想带你一起去的,但考虑到你和汉卿的关系,所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请委座放心,郑永必定不负委座所望,尽心尽力,但是……”

郑永犹豫了下,还是说道:“但是郑永还是以为委座不必亲自去,派陈诚和卫立煌两位将军代表委座即可,眼下形势动乱,谁都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万一……”

“难道你认为汉卿会对我有什么不利吗?”蒋介石微微笑了起来:

“恒渊,这样不好,我知道你和汉卿之间的那些事,但要信任他对党国的忠诚,有时间你们多接触接触,把那些鸡毛蒜皮的误会化解了。”

“那么,请允许111师抽调两个团和委员长一起前去,卫护委员长之安全!”郑永仍旧坚持着地说道。

自己跟着一同前去,也许能够制止一些事情的发生。

蒋介石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些不满:“我说过不必了,你的责任是在南京,而不是去西安。要相信汉卿的为人……”

说着他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郑永的肩膀:

“你对我的忠诚,我是知道的,好了,回去好好准备吧。”

郑永心里轻轻叹息了一声,自己只能说到这个地步了,好在蒋介石去了只是有惊无险的局面。

一旦西安事变爆发,南京城里将会乱成一团,自己肩膀上的责任的确重大,很多小丑都会争先恐后的跳出来,唯恐天下不乱,那时自己的立场或许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

民国25年12月初,蒋介石抵达西安。

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并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大员,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

乱了,整个南京国民政府都乱成了一团。

111师迅速集结待命,随时应对一切可能发生之状况。

国民政府内部迅速分成两派,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首的一派竭力主张以武力讨伐,并派飞机轰炸西安,其真实用意为逼死蒋介石取而代之。

而孔祥熙和宋子文等则坚决反对何应钦的的办法,认为应当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不惜一切代价,积极营救蒋介石脱险。

显然主战派占了上风,一些黄埔系和中央军的部分人竟纷纷大声齐喊,要求带兵“血洗西安”。

面对亲日派的咄咄逼人,孔祥熙急得大呼:

“不要急,蒋介石生命要紧,急狠了,蒋介石就没有命了!”

在中央党部的会议上,何应钦才让人们传阅了张、杨向全国的通电全文。张、杨在通电中提出了八大主张,这八大主张说得十分明白,扣蒋是为了抗日,而且保证蒋介石的安全。

这样一来主张和平解决的人态度坚定起来,他们认为张学良并没加害委员长的意思,张学良、杨虎城的八大主张,国民政府应该快作答复。

而何应钦态度强硬,坚决主张出兵:“张、杨劫持最高统帅,目无党纪国法,已是叛逆行为,不讨伐不足以伸张法纪。”

会上,各人发表自己的观点,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谁也拿不出一套既可救蒋脱险,又能扭转局势的办法。会议从12日深夜12时开到次日凌晨3时,最后主战派的意见占了上风,初步决定,将张学良撤职查办,出兵西安,军队归何应钦指挥。

会议一散,何应钦立即以国民政府的名义,通电全国,撤消张学良杨虎城的一切职务。随即布置军队,准备征伐张、杨。

次日晨,天刚蒙蒙亮,宋美龄乘飞机从上海赶到了南京。当她得知何应钦调兵遣将,准备讨伐西安时,破口大骂:“何敬之不是个东西!”

下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和中央政治会议又在中央党部召开联席会议,对如何处理西安事变作最后决断。

宋美龄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支持何应钦的人叫嚷不休,力主出兵。而主张谈判的人有了宋美龄撑腰,以蒋介石的安全为由,坚决反对出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