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兵不血刃破防线(2 / 2)
依照高句丽的防守战术,长城辽水怀远镇是他们的防守堡垒,而盖牟城则是支援防守堡垒的后防线,能够源源不断的给予前线各种支持。也正是因为有盖牟城的支持,长城辽水这一条防线才会显得坚不可摧。
唐军如今已经渡过辽水,长城辽水的防线算是告破,没有固守的意义。盖牟城的价值也瞬间下落,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
但是盖牟城的真正价值在于储蓄在城中的战略物资,高句丽之所以能够多次战胜隋朝,无视隋朝碾压性的人数。这归根究底还是一个字耗,隋朝不是打不赢高句丽而是自己耗不过自己。面对狭长的战线,面对高句丽对粮道的截击。时间一长,这数万里的远征,粮草不济各种情况都会接连而来,然后高句丽趁势趁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此次大唐十万杀来,高句丽不管是他们的国王还是将校都没有一举将唐军杀败的心思,百试不爽的以守代攻是他们一致信服的战术。
他们玩的就是一个耗,如果他们的粮草物资让唐军劫了去,支助了他们的大军。这对于高句丽的士气,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渊斌之、斛斜谷眼神对视,各自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恐惧。
一员没有反应过来的高句丽将军道:“这怎么可能?盖牟城有我们五千兵马驻守,唐军就算横穿了沼泽,从我们预料不到的地方渡过辽水。他们的兵力也应该不足以攻打盖牟,应该在辽水河畔赶建营垒,以辅助后续大军渡江。”
“五千兵马,如何抵挡数万大军?”渊松气急败坏的道:“狡诈的中原人他们一开始就没有安排水师,一直在蛊惑我们让认为水师是存在的,他们的水师将会与步卒兵力夹攻怀远镇。实际上他们水师走的是陆路,冒充者步卒,搅浑我们的视线。实际上真正的精锐步卒早已脱离了我们的视线,消失的不是他们的水师,他们的水师一直都存在我们的视线,只是我们不知道。真正消失的是他们的精锐步卒。”
“冷静!”渊斌之怒喝而起,带着几分欣喜又带着几分气恼的看着自己的孙子,他镇守的辽东半辈子,最大的希望便是希望他的后人能够继承他的遗志,一直镇守着辽东,成为辽东一代传奇神话。只可惜他的几个儿子都是庸才,不堪大用。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最小的孙子渊松自小在军略上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有独挡一面的潜力。
渊斌之对此欣喜若狂,不溃余力的栽培他,他也算不负众望的,年纪轻轻在军事上已经有着一定的见地。但是因为太过年轻,收到的期望太过,以至于太过轻浮,太爱表现,一点儿城府也没有。
渊松而今的表现也足以证明这点,他比谁都先一步察觉唐军用的鬼谋,但是这般轻浮气躁的态度,实在是难当大任。
渊斌之一喝,镇住了渊松,目光往四周一扫而过,镇定自若的道:“天塌不下来,就算没有辽水没有长城,我们还有辽东。当年杨广六十万大军,打不下上万的辽东。何况唐军不过十万?正如渊松说的,他们失策了,中了唐军的诡计。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将所有兵力错误的集结在了怀远镇,以至于忽视了北方的沼泽参路。这个命令是我下的,错在我,与你们无关。中原人有一句话,叫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在不是没有弥补的机会,高长勇,你领一万五千兵卒出城迎战唐军,就算是死,也要将他们拖在怀远镇,防止他们干扰我们撤军。”
魁梧壮硕的一员高句丽猛将战了出来,说着厚重的扶余语,领了此次任命。
渊斌之目光在斛斜谷与渊松身上略作停留,道:“斜谷,你领我麾下所有骑兵,以最快的速度渡河,以最快的速度支援盖牟城,尽一切办法救援。能救则救,不能救便撤回辽东,先一步会辽东稳定军心。”
斛斜谷果敢的站了出来,接了命令。
渊斌之续道:“其他人收拾准备,立刻放弃长城、辽水防线,将怀远镇给我烧了,撤回辽东。”
这危急之刻,渊斌之这位老将没有半点的慌张,稳重有序而且果敢的该放则放,该弃着弃,不带半点的拖泥带水。
镇守了四十五年,渊斌之在军中有着无人能及的威信,他这命令下达,可谓令行禁止,帐下诸将在短时间内领命而走,有序的执行着撤退事宜。
看着空空的大帐,渊斌之整个人就如虚脱了一样,疲惫的坐在扎马上,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囔囔道:“兵不血刃,兵不血刃,老夫精心打造的辽水长城防线,竟然兵不血刃的就给破了……真是讽刺!”
作为一个防守名将,他镇守辽东长达四十五年,对阵过名将高颖,对阵过隋朝的百万雄狮,从未让敌人越过雷池一步。而今他凭借对辽东的了解,精心布下自诩天衣无缝的防线,竟然让唐军轻易的破解,对于渊斌之这员老将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打击。(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