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振聋发聩(1 / 2)

加入书签

话语石破天惊,姜红芍回头,看向这番熟悉声音的来源。四周围都是黑压压的人头,却诡异到落针可闻。

记者瞠目结舌,前排的学校领导有点懵,突然觉得,这好像要即将演变成一场事故……

孙萧仿若座山雕,虽然阶梯教室是逐级往上递高,但他委实给人一种鹰视俯瞰那一男一女两个学生的观感。

姜红芍看到了彤红光照中的程燃,意外又不意外,眼眸子颤动着,但这个时候,她心底浮上一层阴霾。

程燃的话,非常严重,轻一点,都是目无尊长,往重了说,孙萧都可以告他侮辱和诽谤,即便不付诸法律,往报纸上一发,也就越描越黑。

程燃骂得痛快是痛快……但这个孙萧名气之大,你可以质疑,那还算是学术内容,但如果一开骂,骂对方沽名钓誉,满口谎言,也变相置身于孙萧的网中,程燃越是挣扎的厉害,接下来的束缚和反噬也就更猛烈。

一个学生,如此目无尊卑,毫无敬畏之心,这不是灵魂没有信仰是什么,这不是无法无天的一代人是什么?

姜红芍脑海电光火石闪过这些东西,但聪颖如她,此时也是毫无办法,攥紧的手指指甲掐进了掌心的肉里。

就连前面愕然的记者,这个时候也不由得摇摇头,为那个学生惋惜。他们肯定是要付诸笔端的,也几乎能想象到,后续后果对他们而言是什么。

短暂的停顿后,不等校领导和老师反应过来可能发生把自己隔离出去的情况,程燃道,“我说你在骗人,请问中澳那个糖果实验,是刊登在哪则报道上面的?是哪个机构或者哪些人做的实验,从哪里可以查证?”

孙萧气笑,“这些自有文献记载,在相关的刊物上面,难不成我现在还要当场给你找出来?年轻人,多读点书,就不会这么肤浅了。”

“真正的糖果实验,被称之为‘棉花糖实验’,是1966年沃尔特米歇尔博士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进行,研究人员将 1 颗棉花糖放在儿童面前,并且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前忍住不吃这颗棉花糖,就能得到第2 颗棉花糖。如果他们吃了这颗棉花糖,就只能得到这 1 颗棉花糖了。这个实验跨度是十几年,跟踪了十几年后的这批学生,实验告诉你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们能够教会儿童更有耐心、进行更好的自我控制,他们之后就很有可能取得成功。但实验没有说的是,那些面对棉花糖诱惑的小家伙们都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儿童,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也没告诉你为了弥补棉花糖实验的局限性,后来纽约大学选取了1000名四岁儿童,分为母亲有大学学位和没有大学学位两组,分别测试。结果证明,延迟满足并不能影响儿童其之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影响儿童未来的,可能是更宏观、更难改变的因素,例如儿童的智力和家庭是否优越?”

程燃的语调平静,但却引得全场鸦雀无声。阶梯教室那黑压压的人头,人们扭动身体座椅吱嘎作响声音中,轰隆隆的转过来,一个个侧头看着他,对他这番理据详实的回应,愣是有点吃惊。

“所以所谓的糖果实验,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且先不说糖果实验的本质是研究延迟效应对儿童未来的影响,结果在你这里,却变成了中国学生和澳洲学生的较量……孙专家这种偷换概念的方式,倒也是炉火纯青了。不,这种移花接木的手法,本也是你的天赋。”

“实际上你的那篇夏令营中的较量,在1994年,中国青年报就以第一版整版篇幅刊登过对你失实报道的披露。但你彼时的言论正大行其道,没有任何人在意过那篇报道,而你自己也没有回应,因为你知道,那篇报道,说的都是真的!”

“报道上澄清,负重步行距离,是日本根据儿童体能科学制定,即负重10公斤,步行20余公里,你编撰20公斤50公里匪夷所思的数据,是因为从一开始,你根本就枉顾事实,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你说那些中国的孩子把书包扔在车上偷懒,而日本的孩子一直自己背着。事实是国产书包质量的确太差,80%的学生书包因为不能负重断裂,而日本学生都是专业野营背包,当中国孩子把书包扔进车里之后,中国老师只说了一句:‘这马车是拉公用东西的。’孩子们立即把书包重新拿起,有的扛,有的抱,有的用铁丝把带子勒上继续前进,产品质量差使中国孩子承受了比日本孩子更多的困难。”

“你所说的那个躲在席梦思上品着奶茶的漂亮女孩,是在行军中病倒,一个人躺在硬纸板上,医生看过后送回大本营,第二天一早,这个女孩尚未痊愈就归队加入,并直至走到目的地。”

“日本的孩子不会在野外解手,中国的孩子没搭过帐篷,双方都在真诚的发现对方的优点,对照自己的缺点,甚至日本孩子还说过,没想到中国孩子没有日本独生子女的缺点。”

……

“报道上还披露,中国孩子其实当时承受着比日本孩子更大的困难,因为各班班长都是日本大学生,中国孩子有语言障碍,饭食全按照日本口味设计,中国孩子想吃也吃不好,日本方面为了做一次儿童饮食实验,饭量控制得很少,日本孩子抢着吃,中国孩子却因为讲‘传统美德’谦让而经常挨饿,即使如此,就算知道附近供销社能买到吃的,但他们仍然忍住饥饿不去买。请问这样的中国学生,当年看到你的报道,他们该怎么想?他们明明很努力,却被你就这样钉在耻辱柱上。因为他们没有话语权,就可以蒙着他们的嘴,把一个个标签往他们头上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