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9)(2 / 2)

加入书签

大人,其实杨某对您一直

杨休羡此生从未感觉过如此得紧张。

不过他马上就想到了浔州城的那两位王姑娘。

那两个妹子,年纪比他还小些,又都是女孩,都能有那样的勇气,他堂堂一个锦衣卫千户,怕的什么呢?

杨某一直心悦你。

万达捂住胸口,长长地吸了口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里听见的是什么。

你,你再说一遍。

这一切都太不真实了,那么优秀能干的杨休羡居然喜欢他!

不行,他要再听一次,他要确定刚才不是他的幻觉。

杨某,心悦于大人。

杨休羡捧起万达的下巴,深情款款地看着他,

我喜欢你。我想要和大人此生结为连理,不离不弃,白头偕老。

他一口一个成语,几乎都要把万达砸晕了。

不知道大人,是否也心悦于在下呢?

万达紧张地张开嘴,刚要回答。

喵!

喵呜,喵呜!

几声凄厉的猫叫从前头传来,接着是什么东西落地的声音,顿时破坏了杨休羡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浪漫气氛。

夫人,您不能进去!

是刚才那个老仆人的声音。

夫人,您不能踩满地锦,满地锦肚子里有小猫了!

门童边哭边说。

夫人?什么夫人?

万达大惊失色,心想我这还没接受表白呢,就已经被渣了不成。

杨休羡面色一沉,拉着万达的手腕往外头走去。

滚开!臭猫!

一个脑袋和肩膀上挂着猫咪,还用力地想要往一只玳瑁猫身上踹的妇人出现在两人面前。

女人的衣服也被抓破了,脸也被抓花了,头饰纷纷跌落一地。

杨休羡一把捞起大着肚子行动不便的满地锦,一脸厌恶地看着眼前的女人。

嫡母大人。

他说道,北镇抚司上官在此,您这个样子,实在是过于失态了。

第53章 小万下聘

这边刚被杨休羡告白还未回应,那边就突然见到了对方的嫡母大人,让万达很是尴尬。

更加尴尬的是,此刻他正坐在正堂上首,接受杨冯氏的跪拜大礼。

先不说他和杨休羡之后的关系将会如何。

按照六百年后的眼光看,这完全就是你周末到同事家里串门子,她妈看到了你,啥都不说,库查一下,先跪下来磕个头。

杨大人,这,这位毕竟是长辈。是不是不太好?

万达如坐针毡,看着在随身丫头的服侍下,整理好衣服头面的杨冯氏对自己行跪拜大礼。

我爹不是官身,冯氏连个孺人都不算,只是一介民妇。当然应该跪您。

杨休羡抬着下巴,冷眼看着杨冯氏虽然满脸不甘心,却又不得不对眼前这个年轻的锦衣卫高管行礼。

万达无奈,坐着插了插手,算是执了个晚辈礼。

万大人,虽然唐突了些,不过民妇有话同儿子讲,不知道大人是否可以回避一下?

杨冯氏年纪不到五十岁,虽然不是正经官家太太,但也是养尊处优,面容保养得宜,看上去甚至比万达的嫂子赵氏更加年轻些。

只是她可能向来威严跋扈惯了,说话的时候动辄竖眉抬眼,就万达看来,这个阿婆真是一脸凶相。

我和万大人携手办案,情同手足。从来都是共同进退,无事需要对他隐瞒。嫡母大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杨休羡将兄弟二字咬的特别重,在讽刺什么不言而喻。

他平日一贯沉稳,只是面对人犯时候才会用尽手段,锦衣卫上下也因此都感佩他。

没想到面对嫡母,居然是这样的姿态,倒让万达吃了一惊。

万达哪里知道,这位杨冯氏在杨休羡回京的半年后,不知道来杨家闹了多少回,每回不弄得鸡飞狗跳绝不罢休。

要不是她碍于北镇抚司的威严,简直想要来锦衣卫衙门闹一闹了。

杨休羡忍她已经足足忍了半年有余,最近两个月,已经到了连休沐都不想回家的地步。

这事情,说来话长,就是他们一行人从广西回来后,朝廷按例就要论功行赏了。

虽然我们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这位万大人,一回京城就捅了一个天大的篓子,还没进家门就把自己搞牢里去了。

但是参加此次平叛情报收集活动的其他人,还是得到了正常的封赏。

邱子晋这次因为引兵有功,加上他的那封建议盐引制度改革的折子,在朝中引发了巨大反响。

据说吏部,户部的大人们,在参照了这份折子后,对照辽东,漠北以及河套边境的开中法实施情况,发现北面的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经过调查,曾经有商人押运粮草到建州等地,结果等了七八年,都迟迟等不到守支,竟有人因此客死他乡的恶劣情况。

这些商人多是徽州、两淮的南方盐商,在北面陪得血本无归,家人回去后痛诉乡里。结果造成南人无意继续北上开中,浙江两淮盐场配额不敷,但是朝廷却依然在滥发盐引的恶劣景象。

除了部分皇亲贵戚和私盐贩子,竟然无人得利,朝廷反倒还背上了骂名。

要知道比起西南,北面才是大明的真正心腹之患,从北方草场骑马之下京师,不过数日即可到达。

朱见深因为西南大捷而兴奋不已的心情,在看到这个折子后,一点点地熄灭了下去。

这几日朝臣们都在讨论《开中法》。

保守派提出了温和的建议,只是提议将押送到边境的粮草改为银两和铜钱,这样就可以杜绝出现商屯的问题。

激进派则认为此法还是彻底取消了比较好,本来历代盐务都是由官府控制,《开中法》却让只会逐利的商人加入了进来。商人逐利乃是天性,他们才是一切败坏的根本。强烈要求禁止此法,永绝后患。

两派人物为了各自的观点每天在朝堂上吵吵嚷嚷,朱见深批阅奏折的心情一落千丈。

虽然至今吵了半年多,还没有吵出一个结果,不过邱子晋的功劳,小皇帝还是看得见的。

小皇帝认为小邱的巡检工作干的很不错,可以再接再厉。

不过皇帝暂时还想不到下个让他巡检的地方。就暂时先授予他从侍郎的官职,还是在刑部上值。

一下子从九品升到了从七品。目前看来虽然还不是很高,但是考虑到这位高中探花郎还只是今年年初时候的事情,短短一年之内就两升两级,已经算是深得圣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