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习惯性地破纪录(2 / 2)
不过想一想,地球上人社部颁布的老年人标准……延迟退休都来了,六十岁的人可别轻易说自己是老人了。
你是壮年,还得努力工作呢!
把许清雅送走后,杜采歌就出门,买了束鲜花去接段晓晨。
段晓晨这次回老家是静悄悄没有通知媒体,粉丝也不知情,所以并没有遭到围堵。
杜采歌轻松接到她,等她上车,鲜花送上,便收获了一串热吻的回报。
“恭喜啊,哥!你的电影看来又要创下不少新记录呢!”唇分后,段晓晨的目光熠熠,秋波频送,由衷地为杜采歌感到高兴。
杜采歌自己也有些小得意。
虽然他对自己作品的质量有把握,但并不确定《老男孩》就一定能大卖。
还是那句话,内容创作者和受众之间,其实是有隔阂的。
哪怕是一门心思拍商业化影视、写商业化小说的人,也不见得能把握好其中种种微妙的平衡。
比如,某个导演,拍的一部电影被批评为“说教太多,太过严肃”,观众说“我们是来娱乐的,不是来听说教的”。
于是票房惨败。
他是一个有票房追求的导演,那么他下一部电影,就多拍些搞笑的东西。
可是上映之后,“难道导演以为他那些低俗的笑话可以取悦观众?”
而观众则评价:“看了觉得恶心。”“很无聊的东西,导演或许是想逗笑我们?但是我一点也不想笑。”“很怀疑这个导演的幽默细胞是不是因为一场疾病被夺走了。”
于是票房又一次惨败。
这是地球上某个好莱坞导演身上发生过的真实事例。
而这种窘境,其实大部分导演、作者都经历过。
他们还觉得很委屈:我明明按照你们的要求去拍写作了啊,为什么你们还是不满意?
观众读者这么难伺候?
这届观众读者不行。
杜采歌虽然年轻,但是在电影方面也是有自己见解的。
他一直提防自己陷入这样的怪圈。
电影是光与影的艺术,是叙事的艺术,更是在自我表达、人文思考和故事性商业性之间取得平衡的艺术。
同时,也是在导演与观众之间,形成神秘化学反应的艺术。
有的导演,他拍出来的电影,其实专业人士很认可,也觉得票房该爆。
但就是不爆。
怎么分析都找不出原因。
或许,就是他与观众之间,没有形成这种神秘的化学反应吧。
杜采歌很高兴,从这两部微电影来看,自己的审美,与蔚蓝星观众的审美之间,是没有太大隔阂的。
自己是有希望获得成功的。
其实《老男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甚至都不用去舒宜欢的剧组当副导演了。
以他现在取得的成绩,足可以去招兵买马,会有不少圈内一流的电影人愿意尝试和他合作。
而以田瑛等人为核心的班底,也足够撑起一部优质电影,何况田瑛还在不断地向他推荐英才。
这让他有底气自己去开一部新戏了。
不过仔细考虑后,杜采歌决定还是缓一缓。
因为舒宜欢是这个世界最顶级的武侠片导演,在武侠电影方面,堪比地球上的徐老怪。
甚至犹有过之。
至少在票房成绩方面,舒宜欢比徐老怪厉害得多。
杜采歌是想拍国术流宇宙的,所以考虑再三,觉得自己应该先去给舒宜欢当一次副导演,学习舒宜欢的精髓。
顺便了解一下这个世界动作戏的编排设计,拍摄方式,也不算浪费时间。
如果还能结识几个不错的武术指导,那就更是谢天谢地了。
不过目前,还是要先应付好演唱会。
是的,《老男孩》如此大爆,演唱会是肯定得开了。
众筹?
短短7小时内,众筹页面被几次挤得瘫痪。
而众筹名额,也已经被抢购一空。
因为众筹名额是可以用来买票的,每个众筹名额,都可以用对应的id,去购买一张演唱会的门票。
所以,这个众筹名额只能有限额地发放。
始料不及的是,因为众筹名额很快被抢光,很多期待去看演唱会的同学,开始加价求购。
但因为参与众筹的id是绑定了微信的,而微信又是实名认证的,并不适合交易。
有逐梦互娱的工作人员请示杜采歌,是否允许众筹名额进行交易。
杜采歌想了想,拒绝了这个提议。
但是却让工作人员把演唱会的事情尽快落实,提前开售门票。
到时候观众们要自己去交易门票,那就随他们了。
截至到初六中午12点,《老男孩》在全网售出67万次,总票房超过了260万,正在急速向300万迈进。
第一个24小的票房纪录,之前是41万元,然后被《那些年》拔高到了78万元,现在又被《老男孩》硬生生地提到了260元万……
因为是过年的原因,所以影评什么的,都比平时反应更慢一点。
而且《老男孩》的票房数据等,太离谱了,太可怕了,许多人打心眼里认为这不太可能是真的,猜测逐梦互娱是不是刷了数据。
所以宁愿缓一缓,先看形势。
但是贴吧、论坛、微博等地方,却已经火热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