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大神重生在1927 第68节(2 / 2)

加入书签

妹妹啊, 咱争点气,做外交官本人不更好。

唯有张氏若有所思的说道:“如果更多的女孩子都能上大学,去工作,也许……也许真的有朝一日, 会有女人做外交官的吧。”

少庭听了这话,心中暗暗肯定,这是自然的,教育普及可是重中之重, 有一句话就广为流传——为华夏之崛起读书。

都说科技发展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解放也意味着女性加入社会生产劳动必然成为历史趋势,当女性也占据了社会生产资料,平权就成为了必然发生的事情。而想要发展科技,首先就要全民普及基础教育。

周声这篇结合小说发表的文章,比少庭想象的传播要广。

作为沪市的社交领头羊人地位的周声,她赞扬了《我们的世界》这篇小说,于是沪市各位夫人小姐也都开始去阅读这篇小说:以免参加周声举办的沙龙参与不进去讨论,那就很尴尬了。

于是报纸在短时间内,销量飞速的上涨了一波,不仅如此,周声关于小说的感慨还只是一个片面的角度。

比如千秋万古此人也写文章了,他便是从政治角度出发谈论《我们的世界》。

这位在沪市文学圈大受赞誉的人物,在少庭上本小说《大道仙途》连载没多久,就写文章大加赞扬过。后期也没少各种长评,对千风明月更是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赞扬。

众人就都知道千秋万古很欣赏千风明月,所以在《我们的世界》连载这么久后,千秋万古都没出过声,就也有人拿这件事嘲笑过千风明月。

你看,连千秋万古都没为千风明月新作出声,看来千风明月真是江郎才尽咯!

现在小说已经连载到四月末,二百一十五章,除去周声为代表的部分文人,他们的点评和感慨是从人性出发,其余各种评论的集中爆发则是在争论夜、岚、阳国的制度。

无疑夜国的制度是最好的,但也有很多评论表示这未免过于理想。

更有完全不能理解的,给女性那么大的权利,和男性可以说除了生孩子没有区别,那谁来照顾家庭啊?这简直就是阴阳失调,牝鸡司晨吗!

鉴于如今的思想争鸣,很快这类评论就被赞同周声的文人们骂的不敢吭声了。

更多文人结合政治,认为夜国的制度很有参考价值,无疑全民不分男女教育普及,全民人口素质提升是提高国力的最好的办法。

在众多对于战争与政治的讨论中,千秋万古洋洋洒洒写了篇两千多字的文章,足足占了将近整个版面。

老实讲,少庭都惊呆了,他也怀着郑重的心情,差点焚香沐浴一番再去品鉴这篇长评。

长评开头,千秋万古先说自己一直在默默看《我们的世界》,他从开始就认为这篇小说偏向志怪杂谈。而且情节上一改《大道仙途》的瑰丽浪漫,意外的十分质朴。

主角不是在修路种田就是造房子造人,阅读起来顺畅是顺畅,但并无什么情节令人心潮起伏。

他写道:看到一百章主角还在修路,天知道我有多失望,这还是写出那个《大道仙途》的千风明月吗?您这是在写小说,还是在写《齐民要术》?

我看您的小说,是学习怎么造房子、分辨野菜、种田、教人读书吗?

况且具体怎么做,您写的也不详尽,而且我看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虽说您写的是通俗小说,但文人以写明志,当下举国艰难之际,《大道仙途》就写的很好,主人公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意气鼓励了多少华夏儿女。

但您现在写的这篇小说,是教育读者怎么做个农民吗?

少庭看到千秋万古的吐槽,他心想,农民怎么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这个思想可是千错万错,没有农民哪有你吃的饭。

然后就看到千秋万古笔锋一转,他写道:神奇的是,我不知不觉的每天都在看连载。不得不说,纵然情节起伏不大,可千风明月确实极具有写作小说的天赋,平淡的情节他也能写出让人不知不觉读下去的魅力。

少庭心道:“那是自然,基础建设文本质是另一种爽文,看着主人公从无到有,看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建立,还有比这更令人感到满足的事情吗。”

但接下来千秋万古写的东西,少庭面色逐渐严肃。

这位被沪市各界异常推崇的文人,将《我们的世界》抽丝剥茧的理顺了一番。在文章中指出一国的建立并非是一人所能及,正如《我们的世界》中主角轩辕夜,夜国诞生之前,是先从最基础的村落开始,他与两个小泥人建成了个房子,这是一个家。

许多的房子和小泥人诞生,这是一个村落。

更多的村落建成,他开始规划粮田、居住地、商业集市、工厂集中、下水道规划,当所有的功能健全和人口数量的上升,城市诞生了。

而更多的城市接连诞生,一个国家也就诞生了。

“轩辕夜一个人可以做到建成一个国家吗?在千风明月的小说中,他已经借系统借主角告诉我们,他是靠着许许多多的每一个人,靠着有人去建造房子,有人去种田生产粮食,有人去蓄养家畜,有人去制造工具建立工厂……靠着每个或许卑微的个体,最后成就了国家这个庞然大物。”

千秋万古写道:“至此方才明白小说名字的含义。”

“没错,这是我们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个人的,这个国家是由每一个或许平凡,或许卑微的人建造而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主人,是这个国家的建造者。”

--

千秋万古的文章写的很好,他对于《我们的世界》分析的也很好,少庭看完是心潮澎湃和忐忑不安并存。

他来到这个时代后,遇见的最黑暗的事情也无非是许怀清几年不回家,回来就要和自己封建背景下成婚的发妻离婚。

后续有没有他写的《春风的故事》,少庭也了解到,许怀清没出轨也没打算再婚,准备余生都把自己贡献给华夏,并且即使离婚了也会继续赡养张氏。

这件事也就没那么黑暗了。

但拜前生的知识,他始终保持着对于这个时代的戒备与慎重,毕竟在21世纪他可没见过带枪巡逻的宪兵队。在这个时代,穿着各路不同国家制服的人腰上可是实打实的别着枪。

包括他最熟悉的,被他称作师兄的沈灵均,这位在张求仁课上与他嬉笑闲聊的师兄,某日他曾见过,沈灵均身着黑色制服,与同样制服但白肤金发的同僚,腰间带枪走在回工部局的马路上。

周遭华夏人无不略带敬畏与好奇的神色看向他,那时少庭远远的看着,也就明白为何许嫣然曾说过,沈灵均就算是套了个华夏人的壳子,但在旁人看来他也不像华夏人。

因为华夏人在这个时代,是仓惶无措,是弱小可欺,是看不见明日的未来与希望的。

不怪少庭想得多,把这个时代想的太坏,千秋万古这篇文章问世后,许多推崇他的人也都慕名去看了。

这里面不乏对政治很有见解的人才,指出了少庭在《我的世界》中,关于各国所采取的体系和可行性进行了点评。

有作者认为,千风明月对于每个国家的体系可实现性过于理想。但说理想化,却又几乎每个国家的体系都是有迹可循,可见千风明月涉猎之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