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加入书签

老头子瓮声瓮气道:“你问那么多干啥?我们是南省人,看你们弄得好吃特意停下来买的。”

杨晓咧嘴大笑:“南省好啊,那里下雪不冷,有一座著名的梅花山,可好看了。同志别生气,不得不说,你们眼光是真的好啊,我家的点心是附近十里八乡做的最好的,比城里糕点铺子的都不差,咳咳,不满你们,我家祖上出过御厨,那绿豆糕的方子,当年那位也吃过呢。”

杨晓这话说的夸张搞笑,老夫妇谁也没信,火车站里买点心鸡蛋的,十个有九个都是宫廷配方,老头子随意敷衍:“那边天气比这边好多了,至于你们送去哪里?”老夫妇对视一眼,他们都是临时下车,一时也找不到招待所。

杨晓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们临时下车没有票,可以在我们村临时住一宿。”

老夫妇皱眉,杨晓连忙补充一句:“不要钱,就换多些粮票。”

这年头大家都艰难,想多换点粮票,遇到老太太这种手握很多粮票又愿意换的人不容易,李老头理解她的这种小心思,再加上他们夫妇是故意下车想进村,推脱两下就同意了。

韩建斌全程一头雾水,趁着去供销社的路上拽着她走到末尾,压低嗓子问:“我怎么不知道你去过南省,还看什么梅花山?”

杨晓:“我没去过,都是我胡诌的。”

韩建斌一言难尽,杨晓瞪他一眼:“你没听出来,韩建斌,南省不下雪,那地方一年到头热得慌。”

韩建斌抬眸看了眼和小桃一起聊天的老夫妇:“你是说他们是骗子?”

“比骗子更可恶。”杨晓捏了捏手中的粮票,“待会我们去供销社,你去公安局找同志。”

韩建斌内心一凛,无声问:“会不会有危险?”

杨晓笑了笑:“供销社里那么多同志,还对付不来两个老人?”

韩建斌仍旧沉着脸,不放心。

供销社很快就到了,杨晓给韩建斌一个眼色,他绕过布匹,从另一边出去,老夫妇察觉到他的消失,好奇问:“他不和我们一起?”

杨晓笑笑:“供销社里卖手表的许同志是婷婷的对象,他今天调班,我们难得来一趟县里,让我爱人给他送些点心。”

“姐姐。”小桃感动地羞红了脸。

老夫妇看她害羞的模样,信了大半。小桃性子单纯不会说谎,老夫妇一眼就瞧出来了,一行人安安心心地去了卖面粉的柜台,杨晓买了两斤面粉,在小桃惊讶的目光中淡定道:“小桃,我们赶时间,你去另一边称些油来。”

小桃乖巧答应,老夫妇觉得小桃性子单纯,比和杨晓待在一起舒服,也跟着去另一边,杨晓称了面粉,给粮票时突然挨着身子严肃道:“同志,我举报有人伪造粮票。”

捏着粮票的营业员吓得抖了抖身子,粮票飘到了白花花的面粉上,慌忙捡起:“同志,你说啥?”

“嘘,小声点,我举报那对老夫妇伪造粮票,带我去找你们领导。”

营业员脸色闪过一些为难:“同志,我没有这个权利。”

“莹儿姐姐,那是许向贵对象的亲戚。”卖小皮鞋的营业员恰好看到杨晓,“也是那天,杨同志会英文,有文化有见识,应该不会无故放矢,你相信她,主任不会怪你的。”

营业员脸色好看了点,马上去禀报主任,杨晓弯起唇角:“没想到营业员同志还记得我。”

“那是,宁城没有少有会洋文的同志,更何况你那天让许向贵丢了个大脸,同志,你有没有兴趣来供销社工作?主任那天对你很满意呢,在地里上工挣工分哪有供销社舒服。”

杨晓笑笑:“不了,我家有孩子走不开。”

营业员很遗憾,她觉得杨晓一来,卖手表铁定就没许向贵什么事儿了。

没一会儿,供销社主任就来了,看到杨晓眼睛一亮,和蔼又严肃道:“杨同志,你说的是真的?”

杨晓点头:“我给的那两张粮票就是假的。”

营业员连忙取出两张粮票,俩人看了半天也没瞧出不对。

杨晓指了指上面的印章和字:“这些粮票是画的,画的和印刷的有些区别,画容易手抖,而且油墨颜色深浅不一,过浓或淡。”

杨晓再取过来,手指沾了些水,油墨模糊了,这下连营业员也看出来了:“主任,粮票褪色了。”

证据确凿,供销社主任严肃道:“同志,感谢你的举报,我们现在报警。”

“我已经报警,现在我希望大家能再拖延时间,支撑到警察的到来。”杨晓回头看了一下,发现小桃已经买好了油,东张西望找她,而那对老夫妇却不见了。

杨晓内心一惊,立刻跑到小桃身边问:“老太太们呢?”

小桃微愣:“姐姐你从哪儿冒出来的?那两位老同志说要去买糖果。”

杨晓笑了笑,拍拍她的肩:“你去卖小皮鞋的营业员等我,我去找他们。”

小桃注意到她笑容勉强,内心涌起一阵不安:“姐,没事吧?”

“供销社里能出什么事儿。”杨晓拍拍她的肩,小声道:“那位营业员就和许向贵面对面,趁这个机会,你去打听打听许向贵在供销社的工作为人。”

小桃红了脸,嘴唇嗫喏:“这,不好吧,阿姨以前一定打听过了。”

杨晓恨铁不成钢:“你不想知道得更多?”

小桃想起许向贵最近对她的冷淡,鼓起勇气点点头。

杨晓打发她出去,自己看了一圈,没一会儿,供销社主任给她做了个手势,那对老夫妇在点心区买点心。

杨晓愈发稀奇,这对老夫妇已经在她那儿定了许多绿豆糕和红枣糕,还要点心?

杨晓慢悠悠凑过去,忽然听到一句陌生又熟悉的语调,她脸色瞬间一变。

因为那是她上辈子工作中接触过的话。

杨晓在现代是个翻译,看着体面实则贫穷的职业,尤其是她英专出生,二外还选修了热门的日语,一毕业就淹没在了其他翻译学生的浪潮里。

专业太普通,考的证书也太普通没亮眼。

英语翻译在小地方看着牛逼,但是在大城市里这是必备的职业技能,而且新人的翻译价格极低,还不如她兼职赚钱,她同班同学大多数人毕业就投奔培训机构,不然就出国、考研,真正当翻译的极少。

后来她找了个不大不小的公司作证券翻译,总算能一人吃饱全家不愁,而要想有钱,就要熬,有拼命在业内积累人脉,幸运的是,杨晓的老师对她不错,提携她入门,而杨晓也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自学了两门外语,其中一门,就在刚刚,杨晓从李老头嘴里听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