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波涛暗涌(2 / 2)

加入书签

要知道,大炎这个时候的戏文和故事,大多数篇幅不长,框架简单,内容不外乎宣扬忠孝节义。这是因为世人以八股和诗词为重,写戏本子和小说的大多数是街头艺人或者低等文人,整体水平不高。而且这些戏本子和话本,都是男文人写的,街上看戏和听说书的也多是男人,并不符合女性观众的口味。

而《傲慢与偏见》是世界级的文学瑰宝,在二十一世纪是被改变成影视剧次数最多的一部名著,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个故事里有很多生动的细节,张惟昭口才又好,把这个故事讲得张弛有度,一会儿功夫就把太后和一屋子的宫女都变成奥斯丁的粉丝了。

只除了牡丹。

看太后被张惟昭的故事完全吸引住了,根本就对她手里拿捧着的话本再提不起兴趣,牡丹悄悄退出了殿外,气冲冲到茶房去。

芍药正带着一个小宫女茶房准备茶点,见牡丹面带严霜地进来,就把小宫女支走,过来低声问道:

“姐姐这是怎么了?”

“哼!还不是那个什么道医,刚进宫的时候,时时不忘标榜自己是方外之人,一副清高的我与你们这些伺候人的奴婢都不一样的嘴脸,现在还不是抢着做奴婢的活儿,要赏赐比谁都贪心。”牡丹积怨很深。

在长乐宫的四个掌事宫女之中,牡丹和芍药要好,香玉和水仙亲近,四名大宫女形成两派。因此牡丹有什么想法,并不会瞒着芍药。

“她也不过是仗着自己有几分医术,走得地方多,野路子知道的多些。我看她这些小伎俩也支撑不了多久。她这么不知收敛,一旦太后和太子厌弃了她。有她的好日子过!”芍药言语中也有很多怨毒之意。

“年纪小,眼皮子浅,又没见过世面,把这长乐宫当成她的道观了。紫禁城是个什么地方,我打量她根本没弄明白。走着瞧吧。”牡丹冷笑数声,端了茶点去了。

其实牡丹、芍药本来和张惟昭并没有什么冲突。只是张惟昭一来,无论见识和行动,处处显出与她们的不同来,让她们很是看不惯。更重要的是,张惟昭与香玉和水仙走得更近,因为张惟昭近来在长乐宫很出风头,连带着香玉和水仙也在太后面前更加得脸,压了牡丹和芍药一头,让她们更加妒恨。

为什么牡丹、芍药与香玉、水仙总是明争暗抢?这里面有个缘故。

刘太后当年在先帝陈怀慎远征瓦剌之前,因生子有功,晋升为妃,身边自然有得用的嬷嬷和宫女服侍。但在先帝兵败被瓦剌所俘,新帝陈怀珏登基之时,这些旧人就被遣送走了大半。等到先帝还朝,刘氏跟随先帝一起被送往南宫囚禁,身边的亲信死的死,放逐的放逐,一个也没剩下。

之后先帝重登大宝,刘氏被封为贵妃,身边召用的都是新人。等到先帝驾崩,陈见浚继位,刘氏被尊为太后,身边服侍的人就更多了。

只是这些人都不是从小使唤出来的,太后总不是那么如意,来来回回,换了好些。

牡丹、芍药、香玉和水仙这几个,都是最近几年才选入长乐宫,因各有长处,才从一帮小宫女中脱颖而出,留在太后身边伺候的。

这几个虽然各有职司,却没有哪一个特别得太后的器重。只最近一年,牡丹因在四个大宫女中年纪最长,性格稳重,而且幼时曾经读过好几年书,善书写,会算账,隐隐有越众而出,成为长乐宫管事大宫女的势头。

芍药走的也是温柔、稳重的路线,却样样比不过牡丹,就放弃了与牡丹相争的念头,反过来事事跟从牡丹。

香玉和水仙却是活泼轻俏的风格,年纪也更轻一些,早就看不惯牡丹表面上识大体、顾大局,暗地里掐尖要强的做派,与她明里暗里相争。

无奈牡丹站着年长稳重的优势,总是要压她们一头。

但张惟昭进宫不久,这个格局便有了变化。张惟昭行事处处出人意表,和牡丹老成持重那一套格格不入,很让牡丹看不惯。

香玉和水仙却趁机向张惟昭示好,处处照顾。

随着张惟昭越来越得太后和太子青眼,香玉和水仙也跟着得意起来,私下里没少向牡丹示威炫耀,弄得牡丹气恼不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