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大伯家还有个七岁的沈晨,不过他吃过早饭就去沈糯家中跟着沈父读书了。
沈燕正在家里做刺绣,这是个精细活,她也想把刺绣学好以后补贴家用。
瞧见沈糯,沈燕把活儿放在一边,“阿糯姐,你怎么过来了?是不是还要拿医书?”
“不用,那几本医书我还没看完。”沈糯把手中的糕点和香药膏递给沈燕,“这是我做的一些糕点,阿燕尝尝看,还有这小陶瓷罐里面是香药膏,我配置出来抹手的,冻疮也可以用,对红肿和干裂非常有效,阿燕也可以试试。”
沈燕接过两样东西。
她还尝了块糯米红豆糕,入口香甜绵软,非常的细腻。
沈燕眼睛都亮了,“阿糯姐,你做的东西真好吃,比镇上陶芳斋的糕点还好好吃。”
陶芳斋的糕点是附近是很出名的,价格贵味道好,每天都有人去排队买糕点。
沈燕也吃过陶芳斋的糕点,那时候她以为陶芳斋的糕点就是天底下最美味的糕点,现在尝过阿糯做的糕点才知陶芳斋的糕点根本不上什么。
等沈燕吃掉两块糕点,还把阿糯送的香药膏打开挖出一些均匀的涂抹在双手上。
还别说,的确有股子淡淡的药香味,而且抹上后很好化开,非常的滋润,一点都不油腻。
不像油脂膏,涂抹在手上就油腻腻的,做什么都不方便,需要很久这油脂才能被手吸收掉。
而且阿糯给的这个香药膏涂抹在手上非常的舒服。
沈糯交代道:“阿燕记得每天都要涂抹,你做绣品,双手是要好好保养的。”
沈燕点头,她的手上的确不少干裂的口子。
之前教她刺绣的师父还说,“若想绣好一副绣品,不仅跟天赋勤奋有关,一双手也是至关重要的,双手要柔软光滑,否则稍微把绣品勾出丁点丝线,这幅绣品就算毁掉了。”
之前沈燕就知道她的双手用来刺绣肯定不成,天天都用油脂膏涂抹,但根本没用,毕竟是农户家的姑娘,每日都有家务要做,一双手怎么都养不好。
沈糯又跟堂妹聊了会儿,才去三叔家把东西送了过去。
她做的香药膏成本就比外面卖的油脂膏贵,效果不用说,油脂膏跟她的香药膏是没法比的。
她给香药膏定下的价格是两百文钱,比油脂膏贵了整整十倍。
但用上两盒,连冻疮都能断根,所以这个价格真的不算贵。
这样的价格,村里的妇人们肯定舍不得买,除非先让她们看见效果。
沈糯就先给家人们用,若是有了效果,自会有人问起的。
第20章
沈糯配置的香药膏还开了一罐跟沈母许氏一起用。
许氏其实没抱太大的希望。
她们这些做家务做农活的,哪个手上不都是这样干裂红肿的。
除了每次干活时有些疼痛,都还是能够忍受的。
而且用了那么就的油脂膏都没甚效果。
但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她自是愿意接受的。
沈糯双手跟沈燕的没甚差别,同样干裂红肿,所以她也有老老实实每日涂抹香药膏。
最近入了秋,天气干燥,沈糯配出来的香药膏第一批还未卖出,自是不考虑第二批。
她其余时候就是看看医书,或者沈林去山上狩猎时,她也跟着去山上采药。
弥山里面什么都有,各种草药,天材地宝,山珍野味甚的。
沈糯去山中,不管什么药材,只要是药材她就采回来。
还摘了半筐子山中的野梨子。
最近入了秋,沈父整日教书,有些咳嗽,所以沈糯想用这些梨子熬些秋梨膏。
秋梨膏又属于药膳的一种,沈父咳嗽,熬煮秋梨膏的时候加入川贝,蜂蜜,麦冬等药材可以了,这样熬煮出来的秋梨膏润肺止咳特别好。
至于家人们吃的,自然不必加入药材,单用梨子和蜂蜜熬煮就好,这样不加入任何药材的秋梨膏亦能滋阴补肺。
弥山很多这种野梨树,附近的孩子们每年都吃,吃得都不愿意吃了。
沈糯连着两天去弥山采梨子。
沈燕平日若有空,也会陪着堂姐一块去山里面帮忙。
采摘回来的野梨子,沈糯忙了整整两日,做了不少秋梨膏。
有给沈父的川贝秋梨膏,还有她们自己喝的蜂蜜秋梨膏。
这东西做起来简单,就是有些麻烦,需要先把梨子清洗干净剁成梨蓉,小火慢熬,两刻钟后加入川贝继续熬煮,熬煮小半个时辰后捞起过滤渣,最后继续回锅熬煮,就能煮出浓稠的梨浆,待放凉后装入陶罐就好,饮用时两勺梨膏加热水冲开,滋味清甜,喝完一盏,喉咙都舒服不少。
川贝秋梨膏是做给沈父的,蜂蜜秋梨膏则是做给家人的。
蜂蜜秋梨膏做出来还有多的,沈糯又给大伯和三叔家各自送了些。
做完这些还剩不少梨子,都被沈糯做成梨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