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1 / 2)

加入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流浪联盟的科学团队通过观测到的数据分析,认为黑洞的超强引力应该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一是由物质质量所形成的引力。

这种引力与密度无关,只和质量有关。

无论是从逃逸速度的计算,还是两个天体之间的引力公式计算都足以表明,因为这其中的引力强度都没有考虑密度的公式。

二则是由质量对空间形成扭曲后产生的倾斜率,这种倾斜率会导致物体顺着倾斜的空间滑向质量更大的物体,这种由空间倾斜形成的引力,科学家们暂称为伪引力。

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所认知的引力,实际上是由真引力与伪引力结合而成的。

这两种“力”可以分开理解,但更多的时候是相互结合在一起出现的,就像电力与磁力一样,可以将之分开,但更多时候将之统称为电磁力。

而科学家之所以如此认为,那是从黑洞身上得到的启发。

众所周知,黑洞是由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发后,遗留下的星核无限向内坍缩形成的一种可以吞噬光的极限天体。

这也就是说,黑洞实际是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后形成的,同时初生黑洞的质量是远不如大质量恒星的,那根据万有引力公式,质量略小的初生黑洞的引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比大质量恒星要大才对。

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是违背这一点的。

黑洞的引力实际上比大质量恒星要大,但黑洞的质量却比大质量恒星要小,两者唯一的区别只有密度。

由此可以得出,引力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和密度有一定的关联。

但无数的现象与事实却又证明,密度与引力是没有关联的,至少在物质形成黑洞之前没有关联。

因此,科学家们便认为目前他们所观测到的引力,并不是单一的一种力,应该是由两种“力”结合而成,真引力在任何情况下的属性不变,但伪引力会随着物质密度对空间造成的扭曲程度而增加,如此才能解释这种现象。

只不过,在这个假设的理论中,会存在两点误区。

一是,两个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天体相互撕裂时,密度大的会占优,但需要知道的是,这两个天体所发出的引力实际上是相同的,只是物质的密度使得撕裂速度有了差异,所以密度并没有改变引力的大小,只是改变了引力撕裂物质的速度。

这一点需要区分理解,不能将撕裂速度和引力强度直接挂勾。

而科学家们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给大质量恒星和黑洞假设了同一种物质。

那就是光子。

光子在真空中的运动质量是恒定的,也不会被轻易撕裂,当遇到黑洞时,光子直接会被黑洞吞噬,无法逃逸,而大质量恒星的中心区却是每时每刻都在喷发大量的光子,所以两者的引力强度已然高下立判。

二是,以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引力是质量对空间造成的扭曲形成的,根本没有“引力”这种东西,但现在的科学家们却认为,如果没有引力(也就是说引力全是一种空间扭曲的假象),那物质内部的压力是如何来的?

并且,假设空间是一片平坦的,突然出现了两个质量相同的天体,那么根据引力只是空间扭曲形成的假象这种说法,此时的两个天体所造成的空间扭曲肯定是相同的,就算两个天体都不运动,但彼此造成的扭曲曲率应该会相互抵消。

也就是说,这两个天体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互接近才对。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