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华龙服饰的管理模式(1 / 2)

加入书签

说实话,企业规模做到华龙服饰公司这样,已经是超级巨型规模的公司,就算是内部员工也很难了解全貌,更何况是外人。

即使作为总裁的紫嫣然,她也只是站在顶层来进行管理,很多具体的管理,她也不可能全部掌握,也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够完全掌握这家员工人数上千万的企业。

那么这家企业又是如何高效运转的呢,答案就是全面的信息化,只有将所有的生产管理环节都信息化后,才能够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管理。

华龙服饰公司每天需要处理的信息量都是以亿为单位的,如果单纯是用人工来处理,不说会不会弄错,就是里面的效率就是非常低的,一个申请或者报告周转就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而且全部是人工处理的话,很少有第三方监督,那么里面就会有很多脱离公司规章的情况发生,慢慢的损耗公司的元气。

只有全面信息化,将公司的所有信息和环节都做到数据化,那么就会摒弃掉很多人工参与的情况,智能系统自动会处理,大幅节约了人工处理的成本。

其次就是所有信息和环节数字化后,即使需要人工参与的环节,这中间也有智能系统来充当监督员的角色,对一些明显错误或者违规的操作给予驳回,并且记录在案。

正是因为这种雁过留痕的特征,让公司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都不敢违规操作,只能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规规矩矩的办事。

而且由于智能管理系统的存在,对每一位员工的表现都记录在案,所以面对员工晋升、薪酬增加等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事情,和管理人员的关系不大。

这也就造成了一种现象,公司里面的每一位员工,都不需要巴结别人来获得好处,只需要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手里的工作就可以,该是他们获得的利益一个都不会少。

除此之外,就是检举制度了,如果是传统管理模式的公司,普通员工想要检举管理层,难度其实是很高的,而且付出的成本还代价也是高昂的。

首先就要可能面临官官相护的情况,也许你越级举报你的直接上司,可能你的直接上司本事就是你写举报信的人的亲信,或者利益攸关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举报人大多数只能是匿名举报,而上千万人的大企业,光是举报信息,每天都可能是成千上万,人工根本就处理不过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因为每个举报想要处理,都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有时候花费这些的成本,已经超出了哪些管理层的贪污腐败的成本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企业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都是能拖则拖,因为企业最终的目的就是利益,这里面就是利益的衡量了。

至于员工个人的利益,有时候牺牲了也就牺牲了,这样的事情多了,企业的人心也就散了,很多企业也就是这样,走着走着就没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的员工,明明觉得自己是为了公司好,将一些贪污腐败的人和现象举报上去了,却没有获得任何回应的原因之一了。

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他们其实心里也知道,下面肯定存在这种现象,但是他们也不可能一一处理,因为下面还需要这些人来管理。

所谓的水至清则无鱼,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因为在管理上面做不到这种程度,采取的自我安慰。

但是华龙服饰公司却不存在这种情况,人工智能帮助掌控全公司的所有环节,而且还不是机械的掌控,而是不输于人的掌控程度。

之前赵一使用的有限状态机编写的智能核心,可能做不到这种程度,毕竟那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没有达到人类的思考高度。

但是当赵一将初级人工智能编写出来后,就开始为自己旗下的企业的智能管理系统编写新的智能核心了,完成之后,就将智能核心给替换了。

现在他旗下的每一家公司里面的核心都是赵一编写的初级人工智能的分身,凭借各个分身就已经可以完成各个公司的日常管理了。

除了让分身进行日常管理之外,每天的凌晨之后,每个公司的智能核心都会和位于北极星公司的初级人工智能连接,让初级人工智能分析当天的数据,找出异常的情况。

以前虽然凭借着半吊子的智能系统,就已经可以撑起华龙服饰公司的整个管理需要,现在更换了智能核心之后,使得公司在管理上面比之前更加轻松,运转也更加顺畅。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紫嫣然是一个女流之辈,但是却并没有显得多么劳累,不似郝思敏那般,将自己整的疲惫不堪。

当然郝思敏感觉吃力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百味食品公司的业务还没有走上正轨,管理方面也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等这些都理顺了,配合智能系统,将来也会越管理越轻松。

所以华龙服饰公司安排的视察流程就是,一是视察公司员工的精神面貌,二是讲解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三是了解公司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虽然企业是赵一的,但是由于他不负责具体的管理,所以这次的资政一行人对华龙服饰公司的视察主要讲解人,就有紫嫣然担任了,他也就跟在队伍旁边帮个腔而已。

由于华龙服饰公司的生产工厂几乎遍布沿海各大特区,真正留在深圳的生产工厂并不是特别多,按照规划,以后这边的生产工厂还会慢慢的撤离深圳,只保留总部驻地了。

这么做的目的,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圳的用工成本会越来越高,未来将这些生产工厂向内地撤离是必然的的趋势。

其次就是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国内的销量也会越来越高,沿海的地理优势也会越来越弱,为了合理配置产地和销售地的关系,向内地倾斜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至于担心供应链的问题,那是小企业着重考虑的,像华龙服饰公司这么大的体量,不说自身上下游就相对齐全,就是其他供应链,也是随着它走的。

这就是行业龙头的影响力,就目前的情况,绝大部分的供应商都是指望着华龙服饰公司生存,只能跟着华龙服饰公司的规划来,也会随同前往。

这次紫嫣然安排视察的就是一个只有一万员工的生产工厂,算不上多大,但是也不算小了。

华龙服饰公司都是以独立生产工厂为一个基本管理单位,每个工厂的人员数量基本上都是一万人左右。

这么管理的原因,就是华龙服饰公司的体量太大,管理单位不可能下到班组,只能是以生产工厂为基本单位了,而工厂内部的管理,基本上就是靠智能系统来监督和管理了。

在每个生产工厂里面,生产组长也和传统的服装厂不一样,这里的生产组长其实就是技术师傅,负责教授新员工,他们并没有权利安排生产任务,这些都是通过智能系统来下达的。

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将生产任务下到到每一位员工手里,并且不是盲目的下达任务,而是会根据已有的工作表现来进行的。

当然每一位员工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保持精力充沛,总有那么几天不在状态,所以员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量,但是相应的奖励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这些生产组长领取的补贴是技术补贴,这个补贴是占据补贴大头的,同时也有占比较小的管理补贴,主要是他们平时也会组织员工开展一些活动。

其实他们的权利非常小,小到都不能称为管理层,和其他员工一样,都是需要进行生产线劳动的,只是他们的工作量会根据新进员工数量多少适当减少安排而已。

生产组长上面就直接是工厂管理层了,这个才是基层管理人员,他们就统筹整个生产工厂的生产活动,他们也只有生产管理权,没有其他权利。

在生产工厂管理层之上的,就是调度中心了,负责整个公司的生产任务调度,这一层听上去应该非常繁忙,其实不然。

因为所有的订单详细信息都是进入系统的,而所有的工厂生产安排也是系统里面就有的,在正常情况下,系统会根据订单情况和生产空余情况,以及以往生产服装类别,自动安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