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5章(2 / 2)
此外,喝酒微醉之后出现佳作的故事比比皆是。白居易那首脍炙人口的长诗《琵琶行》,就是在微醉之后听了歌伎裴兴奴演奏琵琶,诉说她的身世后,连夜写成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也是在醉后一气呵成的。
至于酒后传佳句,醉后出奇文的典故那就更多了。据说,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千古绝句,就是酒意正浓时的产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就是醉意中发自肺腑、自然流露忧国忧民的情思;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神韵清秀的诗句,就是酒后抒发的高雅情怀;杜甫的酒中八仙的传神佳品,也是酒后的真言,李白《醉意》中的绝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排云帆济沧海’,更是酒后的千古名句。
总之,三千年来的文学著作中,几乎都离不开酒。
不仅文学创作,写字也是如此。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他的《兰亭集序》就是酒意醺然、激情满怀时提笔挥毫,真个是势如破竹、气贯长虹、一气呵成的,被后人称为千古书法极品。不但旁人叫绝不迭,就连他自己在酒意过后都大吃一惊,几乎怀疑不是自己写的,事后他曾多次再写《兰亭集序》,竟一次也没能达到醉兴正浓时所写的那种文采纷呈、意跃传神的境界。
《饮中八仙歌》中所说的著名书法家张旭,史称他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诗、词、书法如此,绘画也不例外。三国时被孙权誉为画中圣手的画家曹不兴,曾为孙权画过一张屏风。画面上有一篮杨梅,篮子旁有一只小苍蝇,似乎在爬动,孙权用手去赶,动也不动。原来便是酒后画上去的。清代画家傅山作画时,往往先有三分醉意,然后才在纸上纵笔驰骋,达到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境界。
所以,古往今来,不仅文人墨客、书法家、国画家与酒为伴,社会各阶层中喜欢饮酒者也占有很大比例。
唐代诗人岑参在《戏问花门酒家瓮》一诗中写道: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万瓮花门口,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清代武威籍史学家张澍在一首诗中说: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不愿封侯县斗印,聊拼一醉卧亭皋。
为了求得一醉,倾囊之后,连宝刀也作了抵押,甚至连当官的事都不屑理会了。唐代边塞诗中大部分与酒有关。‘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等诗句,就抒写了守卫边塞的军士对酒的情愫。
因此我们中国人对酒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特别是现代,朋友相聚、商家庆典、结婚喜事、政府接待等等都需要酒,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群体,竞争压力固然很大,但是这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却是现实存在着的。
这就要求我们有信心、想办法去获取其中的一部分市场份额。靠等待市委、市政府完全替你们想办法解决一切的困难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作用的。而等着酒厂倒闭的想法更是不应该,这是对国家的企业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做也对不起我们的工人们
。你们想想,我们这么多的干部工人,厂子倒闭了他们怎么办?每人发点钱然后让他们去自谋职业?我相信有一部分人是可以的,但是其他的呢?如果今后他们自谋职业不成的话岂不是就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同志们啊,这些问题大家都要好好想一想才是呢。”
这是我到了上江市后的第一次长篇发言,我相信自己的话可以触动大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