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佐证的真相(1 / 2)
原本来岗头村是想度假放松一下心情,没想到,因为薛寒博物馆的事情,顾念和边锋却又陷入了忙碌紧张的状态。
他们每天都要和专家们商榷,制定博物馆的架构、式样,还要指派专家对薛寒生平事迹进行收集和整理。
边锋本人对于薛寒知之甚详,所以每每看到专家们拿出和真实薛寒情况不符的史料时,便忍不住要指出其中的不足。
比如说专家搜集的史料说薛寒年少就很聪明,树立了忠君报国的思想,边锋却指出:
薛寒其实年少时十分顽劣,还曾被父亲薛老元帅在城墙上吊过一天一夜,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那时候的人们更信奉这样的教育。
薛寒到十八岁前,一直是这样歪瓜裂枣地,家里人对他失望至极,没人敢想他能扛起一个家。
这样的薛寒却意外地和边锋成了知交好友。
那时候边锋被太子及皇后的娘家人从中作梗。被发落到边疆,名为历练,实为打压。
但好在边锋性情坚韧,积极向上,在边关反而如鱼得水,尤其是和薛寒成为好友之后,两个人更是一起扛过了那段艰难的少年时光。
让薛寒真正成长起来的还是薛老元帅在和辽军的一次激战中,不幸中了毒箭。
虽然当时侥幸保住一条命。但箭毒反反复复发作,捱了三个月,最终还是痛苦地死去。
那时候薛家老小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皇帝却因为皇后娘家人的挑拨,开始对薛家产生了不信任。
薛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时,薛寒终于醒悟到,如果自己再不强大起来就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家人,没有办法成为家里的靠山。
如果家里都没有人撑得起来,那家里弱小的姊妹怎么办,女眷怎么办?
身处边关的她们,如果一旦失去皇上的信任,很可能沦为辽人嘴里的羔羊。
直到那时候,薛寒才发奋努力,卧薪尝胆,鸡鸣而舞,终于成就了一代伟大的薛大元帅。
边锋娓娓道来,当然,其中有些情节,他把自己给摘除了出来,但是他讲得栩栩如生,让人如亲临现场,令这些史学家们也不由得相信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但关键在于,边锋所说的一切没有史料记载佐证,其中有一名史学家笑道:
“边先生。听你说的故事好像是真的一样,但是现在咱们手头现有的文史资料里并没有提到薛大元帅年少十分顽劣之事,这些事有损薛大元帅的光辉形象,我看还是不要写进去吧?
我们照样从伟光正的角度来写,如何?这样才能符合时下的审美主基调,不然,为何要给薛大元帅建一个博物馆呢?”
边锋闻言,却觉得如此甚是不妥。
一个人的成长,总有曲折向上的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高大上,那么完美。
但看着史学家们都纷纷赞同地点头,边锋不由摸了摸鼻子。想起了一句话:
历史是个任人涂脂抹粉的女人……
哎,难怪会有这样的说法!看着眼前这些专家,他总算明白了。
薛寒成为历史人物之后,史学家在写他的资料时,肯定从高大上的角度去写,不会写一些他小时候的黑历史,也难怪,史学家找不到相关的佐证。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他!
他和薛寒一起成长,亲眼见证了薛寒的蜕变,他感觉这样薛寒才更有血有肉。更能够感召人心。
然而,边锋却又不能说出真正的内情,这似乎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味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