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都是粮食闹的(2 / 2)

加入书签

倘若所运皆为粮食……

韩琦知道太子殿下南征时,在两广撒下了一大片的渊源,从新币铸造时,就知道了太子殿下有另外的运送渠道。

也就是说,太子殿下又在储备,就等着某一刻能对那些囤积粮食的人,给予当头一棒。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韩琦,也并不是所有都了解太子殿下。

“常平仓开放了……”

“朝廷储备粮食能支撑几时?无非是三五月而已。如今三地皆为大旱,即便是天降甘霖,今年的收成已经是绝收了。”

“那些苦哈哈能有多少存粮?莫慌乱!如今常平仓平价粜米,就是有点存粮的人家,也会考虑到常平仓籴米……”

“吾等是否也可到常平仓籴米?”

“朝廷诏令乃是以丁口为准,吾等也乃大宋之子民,自然可得!”

确实,这不是杀无赦的范围,即便是皇城司探知了,朝廷也无法降罪。

不论是开封府京畿道,还是京西路的京兆府,还是河北道,不同的人在做着不同的事。

都在围绕着粮价而动。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举起屠刀的,会是开封府的吴奎吴子方。

而斩杀的是常平仓的吏员,还是个有文官职衔的吏员。

吴奎并不了解太子殿下的谋划,但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着平价粜粮的事宜。

常平仓平价粜粮,已经一个多月了。虽然粮商的米价没落多少,好歹也没涨,基本稳定在每斗百文以下。

甚至有些粮商,在常平仓出粮的时日,也会调低米价。

形势似乎是在向好。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众志成城,整个汴梁的粮商,全部平价,完全可以度过这次大旱之年,还是平稳的度过。

可是不成啊!朝廷不能肆意干扰粮商……关键是朝廷根本不可能通过干预粮价的议题。

吴奎以为,朝廷诏令的目的,是以常平仓平价为引,将粮价稳定在一个可以接受的价钱上。

而开封府常平仓的吏员,是最了解常平仓粮食储备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平价出粮,常平仓存粮虽然还有,可他知道,绝对抗不过这个灾年了。

所以,他居然对常平仓存粮添加沙土,同时将用此法多出来的余粮,私下贩卖与粮商!

常平仓的粮食,本就不是精粮,多点或者少点沙土,对于能平价买到粮食的百姓,真的无所谓。

好像这事应该就这么过去了。殊不知他所有的行为,都在探事司的眼里。

如今粮食一事,就是朝廷最大的事。

当奏报传递到开封府时,权知开封府的吴奎,毫不犹豫的将此吏员问斩了。

斩杀了吏员,似乎可以杀鸡儆猴了。

可惜,事与愿违,在斩杀了这吏员之后,整个汴梁都传开了……常平仓粮食已经不足以支撑如此平价粜粮,这也是吏员中饱私囊的原因。

然后……整个汴梁的粮价,应声而涨!

在斩杀吏员的第二天,汴梁的米价直接涨到了每斗一百五十文。

有传言称:因为该吏员因为暴露了常平仓储备粮食数量而被问罪。

也有传言说:该吏员伙同粮商,将常平仓粮食出卖于粮商,致常平仓已无粮可供朝廷平价粜粮。

不管什么,都一个意思,那就是:常平仓已经没多少余粮了,而朝廷只不过是欲盖弥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