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错过的美景(1 / 2)

加入书签

第三章

不可错过的美景

城市站立出国家的姿态,而建筑铭刻着城市的记忆。古老的莫斯科红场在战火中举行盛大阅兵式,雄伟的克里姆林宫成为整个俄罗斯的政治中心,瓦西里升天教堂的惊艳之姿令全世界侧目,冬宫转变为巨大的艺术宝库,夏宫则堪比俄罗斯的凡尔赛……见证一个城市的嬗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亲临此地。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面前,你会调动全身的感官去亲近那座城市吗?俄罗斯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国度,乐意将全部美景展示给每一位友善的客人。

古老的莫斯科红场

能被视为国家的象征,必然具有非凡意义,当它承载一段关乎国家存亡的厚重历史,更有可能被赋予一场极高礼遇——红场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为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它亲历过那场伟大的卫国战争,它是莫斯科历史的见证,也是俄罗斯人的骄傲。

◎广场与经典建筑

红场位于莫斯科的心脏地带,南北长700米,东西宽130米,总面积9.1万平方米,大约是天安门广场面积的1/5。整个广场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地面铺装非常独特,全由一块块长方形的黑红色条石铺筑而成。

在几百年变迁中,红场经历过数次整修与扩建,却一直保持着古朴庄严的格局与风貌,四面俱为经典的地标性建筑,这些建筑的主色调均采用了红色。

红场全景

它的西面紧依克里姆林宫的宫墙;北面是巍峨庄严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南面是宗教建筑瓦西里升天教堂,教堂不远处有一座圆形高台,那是当年沙皇政府宣读诏书、判决书并执行死刑的地方;东面是世界知名十家百货商店之一的古姆商场。列宁墓位于克里姆林宫一侧宫墙的中段,陵墓一半埋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墓前刻有“列宁”字样的重约60吨的石碑。在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之间立有12块苏联时期政治家的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人。广场附近还建有为了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而建造的国家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以及无名烈士墓。

◎炮火中的盛大阅兵

红场原名托尔格,意为“集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5世纪。当时,沙皇伊凡三世在莫斯科的东郊建起一片“城外工商区”。16世纪初期,一场大火席卷而过,废墟上建起了一座“火灾广场”。1662年,火灾广场改名为“红场”。在俄语里,“红色”有“美丽的”意思,故而红场意即“美丽的广场”。此后,这里开始渐渐发展成莫斯科的商业中心,不久又成为沙皇政府宣读重要诏书和举行凯旋检阅的场所。

红场的大规模扩建始于1812年。那一年俄法战争结束后,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领残兵败将灰溜溜退出了东方战场。莫斯科人民开始重建家园,红场得到了首次拓建。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的铁甲猛兽悍然入侵俄罗斯大片领土,这个大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红场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苏联红军们冒着炮火从红场奔赴战场。

如果说有某种标志能够代表那场伟大的战争,那么莫斯科红场肯定名列其中。这座广场面积并不算大,却汇集着苏联全体军民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承载着一段用炮火和血肉筑就的丰功伟绩。即便是在和平年代,它的每一块条石,它所拥有的每一座建筑与雕塑,仍然值得到场的游客们肃然起敬。

雄伟的克里姆林宫

“有什么能与克里姆林宫相比呢?那层叠起伏的高墙,那金碧辉煌的教堂。它矗立在高山之上,仿佛君王头顶代表权力的皇冠。”在作家的笔下,庄严雄浑的克里姆林宫初现王者之姿。在俄罗斯人民的心中,这个权力中心与红场一样,早已成为国家的象征。

◎莫斯科的心脏

“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政权的中心。从建成年代来看,它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从地理版图来看,它是莫斯科的心脏、整个俄罗斯的心脏。

陈列在克里姆林宫前的沙皇钟

这座雄伟的宫殿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冈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面积27.5万平方米。红色的宫墙大致呈三角形,长约2300米,沿墙耸立着20座精美的塔楼。1935年,人们在五座最高的塔楼上各装了一颗直径6米的红宝石五角星,并内置5000瓦功率照明灯,令其闪闪红光昼夜可见。

俄罗斯的历史不算漫长,却为克里姆林宫赋予了多重身份:它曾是俄国东正教的活动中心,曾是历代君王的皇宫,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所在地,现在又是俄罗斯总统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地点。可以说,从公元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关,它见证了当年的莫斯科大公国是如何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全部历史。

复杂的身份与历史的变迁令这座庞大的建筑最终呈现为一组以教堂为主的建筑群。越过那道高大的宫墙,可以看到里面主要有圣母升天大教堂、大克里姆林宫、天使长教堂、报喜教堂、伊凡大帝钟楼、捷列姆诺依宫、武器库、大会堂、兵工厂与塔楼等。这些独立的建筑单元融合拜占庭、俄罗斯、巴洛克、希腊和罗马等不同风格,构成一组雄伟壮丽的艺术建筑群,同时也造就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一组伟大作品。

◎宫中的经典建筑

伊凡大帝钟楼

克里姆林宫中的首要建筑是大克里姆林宫。这是一座面向莫斯科河、拥有700个房间的白色漂亮建筑。它的外部有三层高窗,内部实际上只有两层,第一层陈列着青铜制品、精致瓷器和19世纪的古典家具,第二层辟有格奥尔基耶夫大厅、弗拉基米尔大厅和叶卡捷琳娜大厅,此处曾是皇家举行婚礼和沙皇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

陈列在克里姆林宫的沙皇炮

白色金顶的伊凡大帝钟楼是宫中最高的建筑,钟楼全高81米,两侧分别置有一尊“钟王”和“炮王”,钟楼里面还藏有50多口铜钟。这座建筑本来只有三层,后来增至五层,登上顶端可将莫斯科全景一览无余。

圣母升天大教堂西门

圣母升天大教堂曾经是俄罗斯的国教大教堂,安葬着多位主教,当伊凡雷帝给自己戴上沙皇的头衔以后,它又成了沙皇加冕的教堂。这座教堂的金色圆顶闪闪发光,墙壁和屋顶上绘有许多圣像画和彩色浮雕壁画,教堂里有一个精美的银制大吊灯,据说是为了庆祝夺回被拿破仑军队抢走的300千克黄金和5吨白银而特意建造。

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南面是天使长教堂,这里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的墓地,大名鼎鼎的伊凡雷帝即葬在此处。

武器库位于西边一角,现在改称“武器博物馆”,里面收藏着盾、剑等各种古代武器,还有铠甲、皇冠、袍子、马车、雪橇及珠宝等。旁边是一处珍宝馆,馆内全是数代沙皇与皇后们收藏的各种奢华珠宝,包括王冠、纯金权杖、伊凡雷帝的象牙宝座、银制封皮上镶有3000多颗宝石的《圣经》等。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一枚190克拉的顶级美钻,那是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情人格里戈里·奥尔洛夫送给她的珍贵礼物。

由此可见,克里姆林宫不仅是政治中心、宗教建筑的典范,还是一座艺术珍品的储藏宫。它是俄罗斯人民最珍视的一项文化遗产,值得所有人观瞻与仰望。

瓦西里升天教堂:一个石头的神话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去,这座教堂都是世界上令人惊艳的建筑。从规模和年代来讲,莫斯科的瓦西里升天教堂显然比不上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西班牙的神圣家族大教堂等。但若是比一比谁更美丽,恐怕全世界所有的教堂都要对它礼让三分。

◎现实版的童话城堡

19世纪莫斯科大火前的红场和瓦西里升天教堂

能够逼退强大的竞争者,瓦西里升天教堂的“颜值”指数相当高。它身姿玲珑曼妙,色彩靓丽醒目,安然端坐于红场南端,显得孤傲又美丽,完全是一座现实版的童话城堡。在许多建筑大师的心目中,这座教堂已被列入世界八大奇景之一,更多人还把它视为俄罗斯横跨欧亚两洲的一种象征。

回廊里精美的壁画

瓦西里升天教堂是一座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由九座小教堂组成。排列粗看似如迷宫般错综复杂,其实布局很有规律:中央教堂其实是一座拱顶高耸的中心塔楼,全高47米,塔楼的穹顶“洋葱头”金光灿烂,棱形柱体塔身上层刻有深龛,下层设有一圈精致美丽的风窗。

在中央教堂的周围环绕着四座带有八角形塔的大礼拜堂,各组斜对角线上又有四座小礼拜堂,每座礼拜堂的顶部均有巨大的“洋葱头”穹顶,而且它们的正门全部朝向中央教堂的回廊,教堂外部四周环绕着走廊和楼梯,从任何一个门进去都可遍览教堂内景。

那九个“洋葱头”是整座建筑的精华元素,有的呈现螺旋形,有的呈现菱形,表面花纹凹凸、颜色各异,以金色和绿色为主,杂以黄色和红色,仿佛一簇簇升腾燃烧的火焰,又如一枚枚打磨精细的彩色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耀人眼目。

进入教堂内部,可以看到平顶天花板上绘有16~17世纪的壁画,所有的过道和窗边墙壁上也都绘有大量壁画。整个内部空间辟出了两层陈列室,用来摆放着16世纪俄军使用的各种武器装备,以及进攻喀山的作战计划。

在莫斯科红场上,位于瓦西里升天教堂对面的是国家历史博物馆。由于该教堂本身即为一座精美的古典建筑,故而又被赋予了另外一个身份——国家历史博物馆分馆。

◎那段历史与传说

世间再美好的事物,也可能与黑暗相伴。在瓦西里升天教堂的艳丽外表之下,隐藏着一段血腥历史,其缔造者便是俄罗斯历史上那位残暴沙皇伊凡雷帝。

瓦西里升天教堂的建立标志着莫斯科成为俄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其九个“洋葱头”的色彩在夜幕下最为好看。

16世纪中期,伊凡雷帝率领俄军对喀山汗国发起了一场战争。传说在出征前,曾有位疯疯癫癫的修士瓦西里预言:“喀山之役,大帝将获全胜,但到了晚年,他会杀掉自己唯一的继承人。”

预言很快变成现实,当伊凡雷帝如愿征服了喀山汗国,开始对这位修道士深信不疑。为了纪念喀山之战,他于1553年下令兴建一座大型建筑,此项工程交由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特尼克负责。一年以后,莫斯科中心立起七座木质教堂。1559年,它们被加建成九座石质教堂,主台柱高约57米,为当时莫斯科的最高建筑。由于修士瓦西里在此苦修多年直到逝世,教堂遂被命名为瓦西里升天教堂。

为何教堂会由七座加建为九座?传说在攻打喀山汗国时,俄军遭遇了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后来得到八位圣人的帮助,才最终征服了对手。为了纪念八位圣人,伊凡雷帝决定将教堂加建为九座,周围八座教堂的八个穹顶代表着八位圣人,最高的中央教堂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上帝。加建工程完工以后,这座教堂以丰富艳丽的色彩、精妙绝伦的结构征服了整个莫斯科。伊凡雷帝担心以后会出现更美丽的教堂,竟然下令刺瞎了建筑师的双眼!——这个残暴的君王由此获称“恐怖的伊凡”。

喀山之战中究竟有没有出现八位圣人?伊凡雷帝有没有对建筑师用此酷刑?久远的传说现已无法考证,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有着九个“洋葱头”的圣瓦里升天教堂从此成为莫斯科的象征。

在其后一段战乱年代里,这座美丽的教堂未能逃过炮火的侵袭,一度沦为危旧建筑。进入20世纪以后,经过几次全力修缮,瓦西里升天教堂终于蜕变为今日容颜。据说,当时仅为覆盖九个穹顶就用去了大约30吨一毫米厚的铜板,教堂顶部的十字架和镂花檐板也全部重新镀金。

矗立在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教堂现已经成为莫斯科乃至整个俄罗斯一座无可匹敌的伟大建筑,那九个精美绝伦的“洋葱头”穹顶也令它在世界建筑史上体现出鲜明个性。由于教堂本身是石质结构,而且美得极不现实,故而又被人们誉为“一个石头的神话”。

大剧院:绝佳的视听享受

“没去过大剧院,就等于没来过莫斯科。”——很多莫斯科人都会热情地向外国游客介绍莫斯科大剧院。的确,能在俄罗斯首都最有名的剧院里听一场歌剧,或看一场芭蕾舞表演,对外国游客来说可能是一生的荣幸,因为大剧院将赐予他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

◎全国最古老的剧院

大剧院全称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又可音译为博利绍伊剧院。在俄语里,博利绍伊是“大”的意思。它是莫斯科最负盛名的芭蕾舞与歌剧剧院,也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剧院。

该剧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31年,某个来自意大利的歌剧团在莫斯科演出,全城人首次欣赏到歌剧这种高雅的艺术。十几年过去,莫斯科终于建起了第一个歌剧院。

剧院门前的青铜双轮战车

1856年,人们在重建后的大剧院观赏演出时的盛况。

1775年,时任莫斯科州监察长的乌鲁索夫公爵请求叶卡捷琳娜女皇恩准自己资助筹建一个新剧院,并向女皇承诺:“招一批好演员,建一个好的芭蕾舞团。”第二年,在公爵的全力推动下,俄国第一个音乐剧院——莫斯科俄罗斯剧院建成了,它就是大剧院的前身。当时,剧院的演员都是一些为贵族服务的农奴,或是孤儿院的儿童。

不幸的是,这座木质结构建筑在建成后的半个世纪里,连续遭遇两次火灾,烧毁了大部分建筑。1825年,著名建筑师博韦对它进行重新设计,而后又全力主持修建。1856年,获得再次重生的大剧院顺利落成。1958年,人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改建,最终使其成为世界上一座著名的剧院建筑。

◎宏伟的建筑

作为俄罗斯的文化中心,莫斯科的艺术氛围一直比较浓厚,现已建成了二三十座大中型剧院。其中,最有名气的当然是这座古老的莫斯科大剧院。它拥有世界一流的歌剧团、芭蕾舞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大剧院。

大剧院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剧院广场,距离红场很近,是一座高约40米的乳白色古典主义建筑。它的正门前面竖立着八根高15米的白色古希腊伊奥尼亚式圆柱,门廊上方装饰着艺术之神阿波罗驾驭着马车的青铜雕像,造型非常优美,令人过目难忘。

整座建筑的风格雄奇壮丽,内部设施相当完善。位于中央的演出大厅以金色和红色为主调,富丽堂皇,气势逼人,包厢共有6层,全高21米。舞台上可以容纳1500人同时演出,大厅里设有2150个座位,无论观众处于哪个角落,都可以享受到绝佳的音响效果。大厅上方悬挂着一盏巨大的水晶花篮式大吊灯,造型华丽、光芒四射,为整个空间提供了主要照明。

剧院外部的广场犹如一座花园,随处可见鲜艳的花朵、葱郁的绿草、流动的喷泉、白色的石阶,优美的环境使人们身心舒畅。

◎大剧院的《天鹅湖》

从当年的俄罗斯剧院到今天的大剧院,莫斯科人民已经陪伴着它走过了200多年。除了首场演出,大剧院于其后上演的剧目几乎全是俄罗斯经典歌剧。如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达尔戈梅日斯基的《石客》、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东诺夫》、鲍罗丁的《伊戈尔王子》等。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歌剧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

这200多年以来,大剧院里还陆续走出过一批优秀的歌唱家与舞蹈明星,比如夏利亚宾、涅日丹诺娃、伊凡诺夫、阿尔希波娃与乌瓦洛夫、加林娜·乌兰诺娃等人。

如果要问大剧院的代表作是什么,回答肯定是芭蕾舞剧《天鹅湖》。1877年,《天鹅湖》在大剧院首演时反响平平。20多年后,此剧经过重新编排,再次登上大剧院的舞台,结果一炮打响,名声大噪,《天鹅湖》相继被许多国家搬上了舞台。直到今天,柴可夫斯基的这部代表作已在世界各地出现了上百个版本,但莫斯科大剧院的《天鹅湖》仍然是人们公认的最经典版本。

坎坷与荣耀已成过往,大剧院现在是莫斯科的艺术象征,也是俄罗斯通往世界舞台的一张金质名片。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它的地位等同于克里姆林宫,因为“后者是政治的中心,而前者是艺术的圣殿”。

夜色中肃穆庄严的大剧院

普希金广场:莫斯科的灵魂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被誉为“俄国小说之父”。在俄罗斯的大型城市里,时常可以见到以普希金命名的博物馆、文学馆或纪念碑、纪念广场等。莫斯科就有一座普希金广场,人们说:“如果红场是莫斯科的心脏,那么普希金广场是莫斯科的灵魂。”

◎普希金青铜纪念像

莫斯科早先曾有一座苦行修道院,人们把修道院旁边的广场称作“苦行广场”。1937年,为了纪念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当时的苏联政府扩建了苦行广场,将其改名为普希金广场。

这座广场上矗立着一座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它由19世纪后半期在巨型雕塑领域富有才华的雕刻大师亚·米·奥佩库申设计建造。1860年,纪念像建成于圣彼得堡的皇村,准备在普希金所读中学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上揭幕亮相,但后来被移往莫斯科。1880年,莫斯科人民为纪念像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雕像基座上刻着普希金的诗句:“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的死者,祈求过怜悯和同情。”

普希金广场居于闹市之中,附近辟有一座美丽的街心花园,花园里遍地鲜花,还建有大理石喷泉、花岗石台阶与古朴灯饰,景色优美。平时这里是年轻人青睐的约会场所,也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地方,但一到6月6日普希金生日之时,广场上便会涌现许多手捧鲜花的人们。他们为伟大的诗人献上诚挚的敬意,不少人还会坐在街心公园的长椅上,深情地朗诵诗人的作品。

◎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在文学生涯中,普希金为俄罗斯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代表作品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有人认为:“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不幸的是,令人们如此喜爱的这位诗人却英年早逝,他的离去缘于一场由感情引爆的决斗。

普希金与妻子结婚后度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时光,不久,有位法国宪兵队队长丹特斯开始向他妻子大献殷勤。1837年,两位情敌展开了一场决斗,结果普希金身受重伤,两日后不治而亡,死时年仅38岁。当时的俄罗文学界曾发出一声悲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普希金之死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生前曾下过一道匪夷所思的禁令——“家族后裔不得写诗”。曾经写下无数名诗佳句的诗人为何会出此言?这个秘密至今也无人知晓。

屹立在广场上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

“第一步行街”阿尔巴特街

莫斯科有两条相互毗邻、人气很旺的大街,一条是旧阿尔巴特街,另一条是新阿尔巴特街。前者禁止一切车辆通过,号称全市“第一步行街”,后者商铺遍地、品牌林立,是一条现代商业街道。二者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旧阿尔巴特街,也更习惯于把它直接称作“阿尔巴特街”。

◎莫斯科的精灵

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条富有生机、充满魅力的步行街。它紧邻莫斯科河,长不过八九百米,宽不过十来米,既没有高尔基大街的繁华,也不像列宁大道那般宽阔,却风情浓厚、魅力独具,并被称为“莫斯科的精灵”。

阿尔巴特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那时它是从克里姆林宫通往斯摩棱斯克大道的起点,克里姆林宫的工匠们大多居住在这里,因此周围有好几条街道都以工匠的名字来命名,比如普罗特尼科夫(木匠)大街、塞瑞布亚尼(银匠)大街和科拉什尼(面点师)大街。进入19世纪,阿尔巴特街成为王公贵族们钟爱的地方。到了20世纪,它又变成大众喜爱的一条购物街。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喜欢在这条方砖铺成的购物街上打发时间。街道两侧那些古朴老店、传统工艺品特色店比比皆是,各种有趣的小商品更是种类繁多,比如做工精细的大草鞋、漂亮暖和的皮帽子、稀奇古怪的护身符、年代久远的宣传画,还有仿造的各种小古董、小雕像,以及印有领导人头像的玩偶套娃等。一批现代时尚的酒吧、咖啡店、服装店、礼品店也夹杂其间,为大街增添了不少时尚气息。

◎名人故居与艺术天堂

阿尔巴特街上最富有历史韵味的地方当属那些民居古建。据说俄罗斯有不少名门望族都曾在此落户,比如托尔斯泰、加加林、亚历山大等家族,有心人仍能在门楣上发现他们的家族名号。

阿尔巴特街53号非常有名,因为这里是诗人普希金的故居。1831年,普希金与“俄国第一美女”娜塔丽娅结婚后在此居住数月,度过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如今,这幢房屋已被改建为普希金故居博物馆,内部分为两层,一层展示了诗人的部分作品和常用物件,二层是一个具有19世纪早期装饰风格的房间。在普希金故居的对面,静静矗立着一座诗人与妻子的青铜雕塑。

53号附近还保存着另一些文化名人的故居,比如作家安德烈·别雷故居、小说家莱蒙托夫故居、建筑师梅利尼科夫故居、作曲家斯克里亚宾故居等。阿纳托利·纳乌莫维奇·雷巴科夫写过一部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让这条大街更加声名远扬。

除了名人故居以外,阿尔巴特街还是画家的天堂。街道两边布满了画摊,摆有各种风格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年轻的画家们有的推销油画,有的现场作画,吸引了不少好奇的游人。显然,他们现在还远远不能和列宾、列维坦相提并论,但谁敢说未来的大师不会出自其中呢?

艺术与商业、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在阿尔巴特街上交融,同时展现出莫斯科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

被誉为“莫斯科的精灵”的阿尔巴特街

美丽的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

圣三一是指“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世界上有多个取名“圣三一”的教堂,比如罗马圣三一教堂、伦敦圣三一教堂等。在莫科斯东北处70千米远的谢尔盖耶夫市,也建有一座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在许多俄罗斯人看来,本国历史至少有一半都与东正教相关,而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正是俄罗斯东正教的中心。

◎创建人谢尔盖

这座教堂的创建人名为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谢尔盖23岁时,与哥哥一起在荒郊丛林中建起一座简陋的小教堂,专心侍奉三一上帝,信奉东正教,过起了隐居生活。由于生活过于艰苦,哥哥不久离开此地,谢尔盖独自坚守,潜心修行,即便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也没有中断自己的虔诚之心,再加上他积极帮助那些逃难的人们,很快博得了圣人之名。

建于中世纪的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被政为“莫斯科金环上的美丽明珠”,是俄罗斯东正教虔敬与精神教化的中心,其中最著名的圣三一大教堂是其核心。

追随谢尔盖的修道者越来越多,他们陆续迁来定居此地,并在谢尔盖的教化之下信奉东正教,而后又广播教义。渐渐地,俄罗斯的中心地区及东北地区相继建起了几十座教堂,位于谢尔盖耶夫的这座教堂遂被视为俄罗斯东正教的中心。

若干年过去,当年那座简陋的小教堂已发展成一处占地面积广大、物资丰富的大教堂。在战乱时期,这里储存过大量的武器弹药与食物,成为莫斯科北方的一道防御阵地。1608年,波兰军队欲从谢尔盖耶夫打开一道通往莫斯科的缺口,却没想到遭到顽强抵抗,竟被阻击了16个月!

1988年,谢尔盖圣三一大教堂开始恢复正常的宗教职能。1993年,这座著名的宗教建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东正教建筑精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