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2 / 2)
“主席。”来自发展中国家k国的那个数学家第一个开口,打破场内过于安静的氛围,“我想,我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者说,处理。作为k国人,我以我的祖国为骄傲,无法接受说出这样侮辱言论的选手听我的课又或者在imo继续参赛并获得荣誉。如果您不处置这个选手,我要退出imo,并永远拉黑这个竞赛。”
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即使再不好开口,只要有了一个开头人,接下来就会好处理很多。
一如现在。
在这个k国数学家开口后,其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数学家以及女性数学家都对这件事表示了愤怒,要求主席必须给出公正的处理。
而各国直播间原本只是打算凑热闹的网友们更是愤怒不已。
我们热爱并引以为傲的祖国,就是让你这么瞧不起的吗?
尤其是华国网友们。
且不说白芍芍自身就有了一点粉丝,毕竟是受众颇多的绿江沙雕文作者,再说她是高考省状元且是代表华国参赛,自然也代表了华国的颜面。而现在她从里到外的所有特性都被m国这个参赛选手予以轻视,这在他们看来就是祖国被轻视,自然格外愤怒。
华国人总是喜欢对内自己哔哔哔地吵个不停,但对外都是一致的团结。
几乎当场,就有比较有钱的网友立马将国内外各大社交网站的热搜广告位给买了下来,将直播视频放上去要求imo给公正的处置。
且不说作为新上任的imo主席,john本就急需做出一些能让自己引起他人注意的事,单说以他的性格,也不会让这种事影响了imo在国际的地位。
学习的确重要,但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素养都没有,即使学习好未来也不过是危害社会的人。
“这件事需要和委员会进行商议。”最终,在garfield绝望的眼神中,作为主席的john表态了,“但请各位放心,我们一定会秉公处理,绝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至于电话为什么这么巧地就在华国队用话筒的时候打进来,而为什么白芍芍又那么巧地按了免提键,包括录音到底是怎么录的又为什么当时录没有告诉给他……
这重要吗?
没有人还会在意这些细节,大家只会想要garfield为自己不当的言论负责。
美食联谊作为imo的传统还要继续,但garfield显然不适合继续参加了,主席便让安保人员进来将他带出去,剩下的人继续活动。
门外,garfield哭着喊着想要挣扎开安保的手,想让主席放过自己,拼命说自己错了,愿意向白芍芍和所有被冒犯的人道歉。
但这没有用,没人接受,也没人愿意听。
道歉有用的话,还有谁会遵守既定的道德法规?
安保人员有些不耐烦地将他拧住,逼着他离开活动场地,而门内,方才有些冷场的活动在主席主动暖场下又渐渐活跃起来,数学家们也知道这件事不能太僵着让主席不好做,便没有再多说,只打算等处理结果。
作为和garfield同队的人,m国剩下五个在场的选手都陷入了尴尬境地。
不管他们私底下和garfield的关系到底好不好,起码在外人看来,他们是一体的,那种若有若无的排斥感便出来了。
白芍芍耍了小心眼让garfield自作自受,却也没有让无辜的m国队其他人也被殃及池鱼,见状,便主动拉过alexander的手,塞给他一包螺蛳粉,眉眼弯弯:“给你,希望你能常来华国玩,我们华国还有很多特色小吃,你一定会喜欢的。”
见她这样,旁边同样被事情发展惊呆了的戴泽民、李国鑫他们也都纷纷将未拆包的螺蛳粉递给m国队的其他几个选手,间接表示了态度,意思是这件事和他们几个人无关,都是garfield的错,其他队伍的人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也没有方才那么明显的排斥感了。
但之后他们再提起今年这届美食联谊会,总是忍不住用“臭名远扬”四个字来形容。
只是,这“臭”的到底是华国那极具特色的美食“螺蛳粉”,还是m国那个品行败坏的选手,就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了。
gilbert是《数学年刊》的学术编辑之一,负责在技术编辑审核通过后,对投稿论文进行第二轮也就是学术方面的审核。当然,这只是兼职,他其实是普林大学数学专业的教授,做这个只是因为在数学界足够权威也确实对看论文比较感兴趣。
这两天他来参加了imo,忙着各种交流讨论会,一直没怎么审核,但今天晚上,参加完那简直乱作一团的糟心美食联谊会,回到酒店房间,泡了个热水澡,想着调整一下心情,他便坐到桌子前,打开电脑,决定审核一会儿论文。
一般来说,他是按照顺序审核,但今天心情着实有点烦闷,他没有直接点开最早通过第一轮审核的那篇论文,而是大体将所有论文的题目都浏览了下。
而这么一浏览,他登时便被其中一篇论文题吸引了住。
《周氏猜测的证明》。
第57章 三合一gilbert:玩游戏吗?看……
尽管在审核结果反馈给投稿者时, 无论投稿者还是审核者以及审稿建议都会公开,但在审稿过程中其实是完全匿名的。
投稿者不知道是哪个学术编辑负责审核自己的论文,审核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审核的是谁的论文, 又要不要给那个挂了名的可能认识的“通讯作者”面子,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审稿的公平度。
今晚的审稿本就是临时起意, 又喝了点酒,gilbert便顺着自己的想法点开了那本应过段时间才会被审核的论文。
“周氏猜测”在数学界还是挺受欢迎的, 被称说是非常“具有数学美的式子”,至于影响力则既可以说大也可以说不大。
说它影响力可能大,是因为作为“世界七大难题”的“黎曼假设”同样是与素数有关, 一旦“周氏猜测”被证明也就很可能推动“黎曼假设”研究进度的往前。又说它影响力不大,是因为单论“周氏猜测”本身, 其实倒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性, 尤其研究难度与意义的性价比远低于数学界其他理论。
不过,无论影响力如何,这个猜测确实是被称为了“世纪难题”。式子看起来不难, 简单清爽,但硬生生从上个世纪起, 无数试着证明它的数学家都无功而返, 而即使是不认可这个猜测, 想要找出可以反驳的证据的人也同样没有进展。
作为sci期刊,《数学年刊》的学术编辑有很多个,各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也就能完美应对不同内容的投稿并给出权威的审稿建议。gilbert的研究方向是黎曼假设和梅森数,碰巧既关于素数,同时也是梅森素数的上一级,是更大一点的分类, 自然对华国这个猜测有所了解,甚至曾经也试着证明,只是无奈失败。
他之所以自愿做这个完全可以说是义务劳动的兼职,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论文。但坦白说,现如今投稿来的那些论文,虽然每期sci都有刊登,但其实质量远远不能达到他理想中真正的“sci”水平,即使创新也只是小角度,对于数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并不大。
虽然gilbert也清楚,自己这就是太贪心了,怎么可能每一次审核论文都会看到那样大胆又勇敢的人?
想要写成一篇有质量的论文,查资料、做研究、组织语言……起码要用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投入,而无论读研、读博还是留校任教,“科研成果”数据都很重要,在利益考虑下,又有几个人会坚持于真正的学术钻研又有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和勇气?
想到这里,gilbert轻轻叹了口气,即使对这篇证明论文没有抱丝毫成功的期望,但多多少少也对投稿者的勇气和努力有了一点好感,打算等拒稿时一定要将审稿意见写得温和些,不能打击的年轻人的积极性。
是的,年轻人,他甚至不觉得在数学领域中还有几个年龄上来的人会有这种初生牛犊对于既难又没什么太大意义的问题会有研究的耐心。
鼠标“咔哒”一声,论文被点开了。
肯定又是篇“一步错,步步错”的证明论文吧,不过勇气可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