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1 / 2)

加入书签

甬道正走来两个人,男的玉树临风、彬彬有礼,女的弱柳扶风、风姿绰约,如同一对璧人。

看上去,两人就像碰巧在花园里遇到,彼此客气问候,行了个礼而已。

可在呼延锦看来,这两人绝没那么简单。

因为,他们一个是都察院左侍郎易呈锦,一个,却是水月楼的明珠姑娘!

第266章 俊公子激起千层波

呼延锦没有急着坐,他是皇太孙的詹士。

虽说七夕是常宴中的小宴,由鸿胪寺造名册、定宴品,光禄寺采买设宴,詹士府没什么责任。

但他要和鸿胪寺一起,帮着皇太孙,接待这些不常进宫的贵公子们。

太孙东宫宴比宫宴要轻松很多,尤其是今天皇上、太子都不来,只有个性格豪爽的中年贵妃,多数人私下认为,这才是宴会的样子。

“见过你父亲了?你失踪了,你父亲快要急疯了,自己跑到官台山找了一圈,只不过,也没有找到。”

易呈锦得了呼延锦的口信,知道他已经回来了,只不过,这还是第一次见面。

“我不管你是被迫执行谁的命令,若是再有下一回……”易呈锦脸上笑着,手遮着嘴,贴近呼延锦的耳朵,仿佛是很亲密的两人,在讲体己话一样:

“我不会放过你……和你父亲。”

呼延锦到南都的时候,去了一趟度春山画舫,在那里,他得知父亲已经到了南都,这两个月来,他们都在联络建文朝的旧人。

而且放出风去,说建文帝宫外留有一子名为朱文至,被建文帝封为成王,他手上拿着的,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

吾辰良闻讯也到了度春山,他看上去老了很多,见到儿子什么也没问,自己的事也不愿多说。

还是兰溪悄悄告诉他,易呈锦给了吾将军很大压力,不但要他亲自去联络旧臣,还下令让他亲手杀了不愿意归顺的人。

吾辰良已经无法抽身,他呼延锦又如何能例外?

易呈锦一边让吾辰良在南都大张旗鼓,一边亲自在京师为“朱文至”招兵买马。

程济意外找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明珠姑娘身边的嬷嬷,顾月娥。

“林夫人……林大人他在云南得了热病,我们当时躲在山里,缺医少药,最后林大人没顶住……”程济得见故人,亦是百感交集:

“好在龙枫一直跟着我们好好长大,这次安排他跟着永乐帝北伐去了。”

顾月娥多年来的寻找与等待,终于有了答案,想到丈夫已经先他而去,不由得伤感涕零:

“我就知道,只要守着京师,就一定能找到你们……当年与他们父子在南都走散,我便留在了南都,看到朱棣大杀忠良,恨不得对他抽筋剥皮。

只可惜,我也大病一场,断续拖了半年才好。机缘巧合,收养了两个大臣家里逃出来的孩子,于是,便开始收养孤女,盼着有朝一日能手刃朱棣,报仇雪恨。

明珠姑娘本家姓齐,当年只有两岁,跟我龙枫年纪一般,被奶娘抱走,幸免于难……”

“难道是齐泰齐大人的遗孤!”程济感慨不已。

易呈锦得了齐明珠这个太孙外室,又有顾月娥在旁相助,呼延锦更是无关紧要了。

只不过,吾辰良还有用,拿住呼延锦,就等于是拿住吾辰良。

关于齐明珠,呼延锦是一点不知道,不过上次春马场的事,他猜到明珠姑娘定与皇室有仇。可她对朱瞻基的情又不像有假,要下手,早就可以下手了,何必辛苦进宫?

那就一定是世仇。

这也是他迟迟没有对皇太孙说明这件事的原因。

他自己就是个逃亡二代,对与永乐帝有屠门之仇的人,有一种天然认同。

易呈锦从明珠姑娘口中得知,呼延锦已经对她有所怀疑,却又没有任何动静,就猜到了呼延锦心中所想,他安慰明珠道:

“他是个好人,他不会去告发你,因为告发你,就等于背叛了他的历史。”

看着易呈锦离开的背影,呼延锦心中苦涩,自己就像棵墙头草,易呈锦让他不能忘记过去,朱瞻基又让他看到未来,所幸吴先生、方仕政、徐九公他们让他清醒:

谁能给大明百姓安定富裕,谁就是他的现在。

鸿胪寺的人有节奏的拍起手来,负责各桌的内侍也跟着拍起手。旁边站着轻声聊天的人,也都找到自己的座位入席。

虽是晚宴,没有正餐,但甜点不会少。

只见一对宫女捧着茶盘上来,上桌有小点心一碟、甜汤三品,糕一碟,酒五钟。加上各色瓜果,摆了一桌子。

圆桌另多了一钟酒。

呼延锦特意看了一下,明珠姑娘和教坊司的乐手坐在一桌,教坊司那桌,只有瓜果和一钟酒。

光禄寺的人给每桌布了菜,退到一边,由宫女们给各位倒酒。

太孙妃胡氏给了教坊司的左司乐一个示意,只见她将手中一个精致的乐铃摇了摇,两旁的乐女便奏起乐来。

丝竹声中,贵妃娘娘端起一杯酒,与太孙、太孙妃、虚碰了一下,掩面饮了。下面的各圆桌才纷纷动了起来。

花荞吃饱了,往四周看了看,正好遇上呼延锦的目光,不禁莞尔一笑。

呼延锦个子高,长得又周正,完全不是官宦子弟的那种阴柔美,加上他这次死里逃生,一月炼狱,更让他的眉眼间多了几分隐忍,那是坦荡阳光的包容。

过了一会,花荞看见有宦官把呼延锦叫到主桌上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