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2)

加入书签

“嗯,爸,你今天感觉怎么样,伤口还痒吗?”

叶峻柏的声音温和,“好一些了,你好好复习,不用担心我!”

他轻轻转身,脖颈处的肌肤有一块碗大的疤痕,这就是被火烧伤留下来的痕迹。

这些还只是一小部分,他的胸前和手臂上都是凹凸不平的疤痕。所以即使现在京市的天气已经三十几度,他还是一身长衣长裤。

天气热,出了汗,他的伤口就开始瘙痒,叶白杨前几天专程去医院给爸爸拿了药膏回来用。

不过更让叶白杨更痛心的是爸爸的眼睛看不见了,父子重逢以后,爸爸甚至都没有看到他长大以后的样子。

“爸,等我考完试,就陪你一起出国去治眼睛。孙爷爷说了,他给你联系的那位医生是国际上有名的眼科专家,一定会治好你的。”

叶白杨口中的孙爷爷,就是叶峻柏在农场火灾中救下的人,老爷子对叶峻柏很是感激,一直在想尽各种办法为叶峻柏治伤,可以说比叶家人都要上心。

叶峻柏淡淡一笑,“好,爸爸就等你考试结束。我也想治好眼睛,想看看我儿子现在的样子,一定已经长成了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

叶白杨的嘴角也有了一丝笑意,他知道自己的长相不差,梨宝以前总是看着他这张脸夸个没完,但是因为身高的原因,在梨宝眼里他就是和小树一样的弟弟,曾经让叶白杨很苦恼。

可是现在叶白杨不再纠结这个了,因为他长高了,现在站在梨宝面前,一定会让她惊讶吧!

一想到这些,叶白杨的眼神又黯淡了下来,他已经来到京市一年多了。一年多没见,梨宝肯定会长得更高更漂亮了。他很想回去见见她,可是却没有机会。

“是不是又想起家里的朋友了?要不然,你考完试先回家一趟看看他们。”

叶峻柏很明白儿子的心思,这么多年,他不在儿子身边,陪着他长大的朋友对他的意义是不同的。

叶峻柏摇了摇头,“爸,不用了,给你看病要紧,孙爷爷说了,那位专家很难约的,错过了就不好了。"

叶白杨照顾好爸爸睡下,这才回了自己的房间,洗漱完之后,他继续坐在书桌前看书,可是

翻动了几页却根本看不下去。

叶白杨干脆把书本放下,打开抽屉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少女亭亭玉立,笑靥如花。叶白杨的嘴角也不自觉上扬,原本烦躁的心情平复了下来。

他小声呢喃着,“梨宝,你等着我……"

高考一结束,叶白杨就办理好了手续带着爸爸飞去了国外,苏青梨也开始了悠哉的暑假生活。知道叶白杨没有时间回来了,她心里也有些小小的失望,但是很快就顾不得了。

开学她就要读高中了,她的学习成绩好,还没等毕业,市里的第一中学就提前把她招进学校了。

其实读初中的时候,干妈就曾经提议让她去市里读书,可是苏青梨不想离家那么远就拒绝了。

现在读高中,无论是在县中学,还是市一中,她都是要住校的,所以她也就不纠结了,直接去市一中读书。

麻烦一些的是小树,他坚持要和姐姐在同一所学校,但是市一中只选一个人,还是苏青梨和市一中的老师沟通了,他们才答应等到毕业成绩出来,如果小树的成绩足够优秀就破格录取。

临近毕业考试的那几天,小树牟足了劲头复习,最后总成绩只比苏青梨少了两分。这个成绩当然够优异,于是姐弟两个都被市一中录取了。

苏家人都为他们姐弟两个高兴,市一中可是全市最好的学校了,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师资力量都要比县中要强,去了那里,他们相信这姐弟两个肯定也能考上大学。

苏青林的大学通知书是第一批寄到的,他顺利考上了京市的国防大学。来送通知书的并不是邮递员,而是县里和公社的领导,他们带着人敲锣打鼓前来,公社书记还亲自给苏青林戴上了大红花,不停地给苏家人道喜。

看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苏安生激动地落下泪来,这么多年,他们苏家终于也有大学生了。

生产队里的人更是羡慕不已,这只觉得苏家的风水好,家里的孩子一个个的都足够优秀。

只有薛家人,看着这幅场面,几乎都要急红了眼。更是觉得公社的领导不公平,为什么去年薛家丽考上大学的时候,没有敲锣打鼓的把通知书送到他们薛家来。

他们不懂苏青林考入的大学名气有多响,只以为公社领导是看在苏安生当大队长的面子前来的。薛水生的心里很是不服气,这些原本都应该是属于他们薛家的风光,他一定要夺回来。

第76章

苏青林去大学报道的时候,市一中早就已经开学了,苏青林和秦明宇一起隔着校门和弟弟妹妹做了一个简单的告别就坐上火车赶往了京市。

苏青林去读大学了,苏青梨也开始了自己的高中生活。她和小树都是住校生,放假的时候通常会去干妈家里,半个月才会回家一次。

秦局长又升职了,每天忙着工作,加班出差成了常事。秦明远去读大学了,家里常常只有董秀珍一个人。

她就把精力放在苏青梨姐弟两个身上,三天两头就忙着往学校送饭,放假了也是换着花样给他们做好吃的。

有她盯着,苏青梨姐弟两个的高中生活平静得很。不过这期间,生产队里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最首要的是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山前大队的土地也分配到了各家各户。

队里不少人家都趁机分了家,苏家也是一样,田地分到了各家,但是几家商量后,还是决定要在一起劳动,就连一日三餐也和以前一样,各家各户出粮食和生活费交给王凤春由她掌管。

外人看来很是不理解,家家都恨不得分家单开炉灶,怎么苏家还愿意搅合在一起。

苏家兄弟三个分到的土地都是差不多的,但是青梨三兄妹都不在家里住,现在家里人口最多的反而是苏安民一家,而且他家的孩子小也没法子下地干活。

但是大家伙想到苏安生的为人,又都觉得再正常不过了。因为现在一起干活吃住一起最吃亏的就是苏安生两口子了,既然他不计较别人又有什么好说的。

公社的机耕大队也解散了,苏青梨建议三叔自己买一辆拖拉机搞运输,苏安民和家里人商量后也觉得可行,果断出手,成了山前大队第一个有拖拉机的人家。

苏安富一家也有了自己的生意,供销社在各生产队建立代销点,这样社员买一些急需的日常用品就不用跑到公社那么远了。

苏安富很快就和供销社签好了协议,在山前大队开起了他们公社的第一家代销点。苏安富的账目清晰,刘兰香的交际能力强,掌握着队里不少人家的八卦信息,不用说他们这个代销点生意也是不错的。

生产队里的养殖杨和果园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养殖场和果园不分,队里找专人管理,然后年底的时候扣除掉承办费用给队里人分红。

现在国家已经允许农民自由买卖一些多余的农副产品,市集已经热闹起来。原本的磨房、豆腐坊都已经重新开张。

唐秋英也干脆把生产队养鸭场的工作辞了,专门在家里加工挂面。做好的挂面也不用偷偷摸摸送到黑市去卖,直接就有人上门收购,或者放在苏安富的代销点里去卖。

两三年下来,苏家人的收入都不知道翻了几番。不止是苏家,队里人的日子也是一样越过越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