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2)

加入书签

梁九功和素心、樱儿见康熙和蜜菀有说有笑,吃得十分开心,心里也跟着高兴。

康熙见蜜菀吃的最多的便是这道腊肉糯米锅巴饭,当即便重赏了今日做这道菜的四位御厨。

第二天清晨,康熙前往慈宁宫向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便将蜜菀身体的恢复情况告诉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听闻蜜菀的身体恢复的很快,如今不仅孕吐的症状减轻了许多,而且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当即便笑的合不拢嘴。

太皇太后笑道:“哀家早就看出来了,菀菀是个有福气的好孩子!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太皇太后又叮嘱康熙道:“现在菀菀的身子虽然恢复了一些,但菀菀一天尚未平安产子,便不能掉以轻心。皇帝一定要照顾好菀菀,切不可在菀菀产子之前命菀菀侍寝,以免再伤着菀菀和她腹中的两个龙胎。”

康熙连忙向太皇太后保证道:“皇祖母请放心,孙儿一定会好好照顾密嫔,不会再让她受到伤害。”

苏麻喇姑对蜜菀这个爱笑的小姑娘印象也极好,之前苏麻喇姑见蜜菀动了胎气、险些小产滑胎,而且孕吐又严重到只能吃下少数几样水果的地步,心里也不免跟着着急。

苏麻喇姑听到蜜菀的身子已经恢复了许多,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苏麻喇姑对太皇太后笑道:“太皇太后这些天一直惦记着密嫔娘娘,如今听到皇上说密嫔娘娘的身子恢复了许多,太皇太后也终于可以放心一些了!”

苏麻喇姑对康熙道:“太皇太后这段日子见密嫔娘娘受孕吐影响胃口不佳,每天只能吃一些水果,太皇太后由于担心密嫔娘娘,胃口也变差了一些,最近几天一直说御膳房和慈宁宫小厨房做的东西没有滋味呢!

如今密嫔娘娘的胃口已经逐渐恢复了,希望太皇太后的胃口也能尽快好起来呢。”

太皇太后瞪了苏麻喇姑一眼,“苏麻越来越多事了,这点子小事告诉皇帝做什么?”

康熙却道:“请皇祖母不要责怪苏麻姑姑。多亏了苏麻姑姑告诉孙儿,否则孙儿还被蒙在鼓里呢!在孙儿这里,只要是事关皇祖母的事情,根本没有小事,都是极为重要的大事。”

康熙听闻太皇太后近来胃口一直不大好,不禁皱了皱眉头,“皇祖母胃口不佳,孙儿直到今天才知道,实在是孙儿的过错。

周平越来越不会办差了,亏的他每日都来慈宁宫为太皇太后请平安脉,如此重要的事却不向朕禀报!每天都和朕说太皇太后一切安好。

安好?胃口不佳也算安好?回头朕一定要治周平的罪!”

太皇太后向康熙解释道:“此事不关周御医的事。是哀家不许他告诉皇帝的。哀家的身子哀家自己心里有数,并无大碍。

或许哀家是吃腻了御膳房和慈宁宫小厨房做的那些菜肴了,因而才会觉得没有什么胃口。

之前菀菀为哀家做的那些民间的家常菜肴便很好吃,等菀菀平安生下孩子、养好身子以后,哀家还想要再尝尝菀菀的手艺呢!”

康熙忽然想到昨日御厨们按照蜜菀讲述的方法做出的民间菜肴腊肉糯米锅巴饭也很好吃,便暗自打算回头让蜜菀将她做给太后吃的几样菜肴的做法与技巧写下来,他再命慈宁宫小厨房的御厨们照着做,就算御厨们做不出和蜜菀的手艺一模一样的菜肴,味道也应该八*九不离十,想来皇祖母该会喜欢的。

康熙笑道:“既然皇祖母喜欢密嫔的手艺,也不必等到密嫔产子之后。等过几日密嫔的身子再养好些,孙儿让她来慈宁宫向皇祖母请安,将皇祖母爱吃的菜肴一一做给皇祖母吃。”

太皇太后立即双目一瞪,阻止道:“皇帝可别胡来!菀菀的身子才刚刚恢复了一些,好不容易才止住了孕吐,倘若让她为哀家下厨,慈宁宫小厨房里的油烟味菀菀怎么受得住?

倘若再将菀菀的孕吐重新又勾起来,到时候,皇帝后悔都来不及了!还是让菀菀好好养着吧!皇宫里可没有让怀有龙胎的妃嫔亲自下厨的道理。尤其菀菀腹中怀的又是双胎,更要精心照顾才是。”

康熙却面露疑惑之色,“密嫔的孕吐不是已经止住了吗?难道还会再犯吗?”

“那是当然!”太皇太后皱着眉头,严肃的提醒康熙道:“从前皇帝极少与怀有身孕的妃嫔相处,因此并不知道,怀有身孕的妇人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孕吐的症状有所好转,但若是闻到她们不喜欢的味道,非常容易再次引起孕吐。

因此,皇帝再不要动让怀有身孕的菀菀为哀家下厨的念头了。即使皇帝命菀菀为哀家下厨做了菜,哀家也一口都不吃!”

康熙见太皇太后为了此事急的连脸色都变了,几乎将他严肃的教训了一顿,连忙答应道:“皇祖母不要着急,皇祖母的教诲,孙儿都记着呢,一定不让密嫔操劳辛苦便是。”

当天下午,康熙便将太皇太后近来胃口不佳的事情告诉了蜜菀。蜜菀听到太皇太后想念她的厨艺以后,当即便向康熙提议由她亲自下厨为太皇太后做菜。

康熙见蜜菀如此反应,更加觉得蜜菀是个实心眼儿的小姑娘,心里对蜜菀更多了几分怜惜。

康熙笑着告诉蜜菀道:“皇祖母严厉的叮嘱朕,不允许朕命你在怀孕期间亲自下厨为她做菜,还特意向朕强调:即使朕命你为她下厨做了菜,她也一口都不吃!

朕看得出来,皇祖母的确是真心疼爱菀菀的。皇祖母还特意嘱咐朕要好好的照顾你呢。”

蜜菀这段日子心里也十分想念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

蜜菀琢磨了一会儿,忽然眼前一亮,急急的从床上下来,踩着软底绣鞋走到柜子旁边仔细翻找了一会儿,从柜子里找出了一本蓝色封皮的书,而后便乐颠颠的捧着书到康熙面前献宝:“皇上,你看看这本书好不好?”

康熙见蜜菀笑眯眯的拿给他一本没有名字的书,心里也不免有些好奇。康熙翻开这本书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只见这本书里蜜菀不止用娟秀的簪花小楷详细的写明了各种菜肴的烹饪方法与技巧,而且还细心的在下面配了彩色的插图,使整个菜谱更加简明易懂,而且又十分赏心悦目。令人只看着这本菜谱,都会忍不住对菜谱里描述的美味佳肴垂涎三尺。

蜜菀看到这本菜谱,便又想起了母亲黄氏,感慨的对康熙解释道:“这本菜谱还是当年我的娘亲让我写的,说是有了这样一本菜谱,可以让家里的厨子们都学学,也能将菜做的更好吃一些。

我原本以为我此番远嫁入宫,娘亲会将我写的这本菜谱留下的,却没想到娘亲却将这本菜谱夹在我要的其他东西里,也一起送到了曦园。

我知道,娘亲是见我嫁得太远了,因此对我格外惦念。娘亲之所以会将这本菜谱送到我的手上,必定是想着以后我或许会用到它,才将这本菜谱给我当了嫁妆。”

康熙见蜜菀用那样思念的语气提到黄氏,心里不免想起了黄氏那不容乐观的病情,康熙实在不愿蜜菀的身子才刚刚恢复了一些,便又要为黄氏的病情而伤心难过,日夜担心忧虑,因此并未将黄氏患病之事对蜜菀提及半句。

如今他派往苏州府的两位御医已经带着皇宫里珍稀名贵的药材到了王国正的府上,正在全力以赴的救治黄氏,他已经尽他所能救治蜜菀的养母黄氏了。至于能不能将黄氏救回来,就要看黄氏自己的造化了。

康熙不愿看到蜜菀思念母亲心情低落的模样,便故意问了菜谱里写的几道菜的具体做法和技巧。

蜜菀向来对亲自下厨做菜便很感兴趣,顿时兴致勃勃的回答了康熙的问题,果然从逐渐低落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康熙脸上带着柔和的笑容,认真的听着蜜菀讲解这些菜肴的做法与技巧。虽然康熙对烹饪之事完全没有任何兴趣,但这些话从蜜菀口中讲出来,康熙竟然也听得津津有味。

康熙仔细翻阅了蜜菀写的这本菜谱,由衷的夸赞道:“菀菀撰写的这本菜谱果然极好。依朕之见,如果有人得了菀菀撰写的这本菜谱,只要他们照着做,都可以开一家有名的酒楼了。”

蜜菀笑道:“菀菀这本菜谱里记录的菜肴大多都是一些家常菜,用它开一间小有特色的食肆还可以,若是开酒楼便不大适合了。”

蜜菀向康熙建议道:“既然太皇太后喜欢菀菀做的菜肴,皇上便代菀菀将这本菜谱送给太皇太后吧。

太皇太后若是想吃菜谱里的哪道菜肴,只需吩咐慈宁宫小厨房的御厨们照着做便是了。

御厨们个个厨艺精湛,照着菜谱做出的菜肴,味道应该与菀菀亲自动手做的味道差不多,一定能让太皇太后满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