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2)

加入书签

李勣也是凌霄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一名在文治武功上都很有造诣,但性格比较稳中求胜的这么一位阁臣。

所以当他看到李方明前文那段吹嘘征伐高句丽之功的彩虹屁时,心里是不怎么赞同的,不过这马屁拍得实在可歌可泣,甚至叫人看着有些热血沸腾的味道,可见写这篇文章的,应是一名极擅长用文字煽动情绪的学子。

而再往后看,看到李方明分析列举的当下大唐不适合出兵高句丽的原因,每一条都说的鞭辟入里,李勣不由得点头,嗯,还是有点东西的,不是只会拍马屁。

而等他看到最后,李方明出的那两个损主意后,就不由得油然而生了一种惊为天人之感,甚至还有些惺惺相惜,他甚至都想扒开糊名看一看,这是哪里冒出来的老油子,心够脏的啊!不过他喜欢!

这篇文章的内容水准,无论是马屁还是比较硬核的分析策略,都能称得上是上上之选了,起码李勣觉得,占个三甲之位是不虚的。

于是他向李二陛下举荐了这篇文章,举荐的内涵当然是觉得此文堪当三甲,或者陛下快来看看这篇好文的意思,通常这样的文章,若是被皇帝看好了,也会交给皇帝身边其他的臣子看一看,大家一起品评一下。

至于其他甄选出来的文章,阅卷官也是会交给李二陛下阅览的,至于皇帝看不看,什么时候看完,那就要看皇帝自己的安排了,所以,殿试的前三甲,多还是从被举荐的文章中选出。

李二陛下看这篇文章的前半段,看得也是身心愉悦啊!没错,朕就是高瞻远瞩,心怀黎民。后面的那两句大爱,更是看得李二陛下都有些被这文字给激到了热血点,脑子里当即便有了自己跨马张弓,保卫身后大唐黎民的画面感。

有了个好的、把李二的兴趣给引进来的开头,虽然后面的‘但是’很是扎心,但李二还是逐条的看下来了,讲得很实际,没给他搞什么圣人之言啊、仁义礼智信啊之类的虚的,虽然因此而越发的扎心了。

但这种玩策略游戏之前,复盘己方基本盘的理性分析,对于同阵营玩家来说,显然是极具说服力的。

李二已经在阅读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了此时不宜战的这个观点,再看最后的两个损招儿,那就是失落中的惊艳一瞥了——妙啊!“良相、克明速来一观此卷。”克明是杜如晦的字。

房杜二人当即上前,从李二陛下手中,接过了李方明的试卷共同阅览。

房玄龄一看这字,当即便有了预感,所以他的阅读体验最终便尽数汇聚成了带着那么点师长骄傲的‘臭小子’三字。并且在之后对此卷的投选中,房玄龄也以避嫌为由选择了弃票。

而杜如晦看了这篇文章的感觉就是,这是个人才啊,而且还是个难得的会拍马屁的人才,就是这行文风格,以及出的主意,看着怎么这么像个流氓呢?!

这一段君臣看李方明文章反应的描写,看得胤祥是乐在其中啊,甚至期待起了揭开糊名后,这些书中人会有的反应了。

毫无意外,李方明因着这份试卷被钦点成了本科状元,这甚至是毫无争议的,毕竟写作水平可以超越,但思想维度的先进性是受时代限制的,没有足够的见识或天分,是很难突破这种桎梏的。

单就拿李方明提出的两条对外策略来说,在如今的胤祥看来,都是十分新颖且有价值的,自然不会觉得李方明这个状元得来的不合理。

其实在房玄龄以避嫌为由,放弃投票的时候,在场的阅卷君臣,对于这份考卷出自谁人之手,便已经有了各自的猜测,毕竟能站在这里的,可各个都是人精,几乎人人都是玩脑子的高精尖选手,所以当糊名被解开,看到李方明这三个字的时候,他们大多是处于一种惊讶但又没有出乎意料之外的这么一个状态。

在认可了李方明的才智后,比较让他们有感触的,还是李方明李靖之孙的身份,和他当下只年方十二才少年的这么一个年龄。

年龄小,才智还如此的出众,这不就是大唐未来的栋梁么?!且其还是卫国公之孙,身为李二陛下潜邸的家臣,李靖与在朝的诸位重臣可都是有着或多或少的香火情的,所以他们看李方明的角度,难免就带上了些看世交后辈的感情色彩,就拿李二陛下来讲,当得知这文章出自李靖新认回来的小孙子之手时,他再看这文章,便又多出了一些的亲切感,少了一层君对臣的审视的隔阂。

且李靖出身军武,李方明背后天然便站着武将阵营,再结合前一阵,这小子着实惊了他们一把的捞钱姿势,以及近段时日,他们偶尔在自家兔崽子的口中,听到的一些赞颂之言,要知道,他们养起来的这些个小祖宗,可不是那么容易服人的,可这李方明才被认回来多久啊!就和这帮兔崽子混到了一块,甚至还隐隐有些领头羊的趋势。

可以说,这个李方明,背景、能力和手腕可谓是样样出彩,如今还要加上一样才智,若能讨得了陛下的欢心,恐其将来必是朝中能搅弄风云之人。

第282章

而这一点, 但凡是看过那片文章的,都不会觉得这对李方明而言,会是一个问题, 毕竟能在未提陛下一句的前提下, 还精准无比的拍对了马屁, 且把马屁拍得如此的高大上,也不是随便哪个人的脸皮和文采都足够支撑这种能力的。

手稿中,对于李方明拍马屁方面的描写, 看得一直觉得拍马屁不怎么入流的胤祥, 都有了一种, 这也是个优点, 且需要智慧的感觉。

而且, 这不多的内容中,对贞观君臣的描写,也大大的勾起了胤祥追番的兴趣,因为他们每一个都是那么的出彩又有个性。

在林仙仙的笔下,他们不仅有历史带给他们的光环, 更有生而为人的各种接地气的趣味感, 这就让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有意思,叫人忍不住期待他们与主人公会产生怎样的碰撞了, 甚至主人公不出现,光是看这些人对在一起的群戏, 老狐狸对上老狼灭, 也是精彩的叫人忍不住要连连拍案叫绝了。

而后面, 李方明被点为状元后, 跨马游街, 以及亲人得到的各种荣誉, 也是看得胤祥畅快非常。

过了这段春风得意的喜登科情节,贞观君臣带着种审视与培养参半的心情,商量着给李方明安排了个有资格上朝的末等五品官,虽然这个五品官,是许多人熬一辈子都未必能熬得到的。

但在朝会上,他几乎就是那个站在队伍最末尾的官儿了。

李方明第一天上朝,其祖父李靖,本无需参加此次常朝,此番特意按品将朝服穿了个齐整,位列朝班,就是为了在朝会上,给自己这个新认回来的争气小孙孙保驾护航。

手稿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至于李方明第一天上朝会遇见什么事,他会如何表现,卫国公李靖又会怎样护崽,就又成了新的吊着胤祥的钩子。

这后面怎么就没有了呢!胤祥面对着最后一页手稿,手指还下意识的在页边搓了搓,希望能再搓出一页来,可惜他注定是要失望了。

有了之前那几天的沉淀,现在的胤祥已经不是刚刚掉坑的那个胤祥了,在坑底呆了几天,他已经掌握了如何将抓心挠肝的躁动心态,迅速切换到躺平认坑的平和姿势的方法了。

所以,这一次虽然也被坑得不轻,但胤祥也只是发出了一声过来人的叹息,便坚强的接受了这个存稿已清空了的现实。

胤祥重新打起精神,与苏培盛要来了纸笔,便在小几上誊抄起了手稿上的内容。

时间点滴流逝,待胤祥将手稿全部誊抄完毕,也差不多到了该用晚膳的时候了。

早先胤禛已经做完了手头上的事情,但见胤祥抄得专注,便也没有打扰他,只拿了本书在手上随意的翻阅,脑子里则是想着九十之事,明日该如何与皇阿玛呈禀。

毕竟这四九城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九十是跟着老八混的,与他素来是不怎么合得来的,他若贸然与皇阿玛提及此事,难保皇阿玛不会多想啊!

可若是不与皇阿玛直言此事,又恐多生事端,这事儿难的不是与皇阿玛张这个口,而是要用何种方式去说这个事儿,反正胤禛自己怎么琢磨,都觉得他为九十求差事这个事儿挺别扭的,若是让他站在爱护弟弟的角度,去跟皇阿玛求这个事儿,对象若是换成十三还行,换上十四他都觉得假,就跟更提九十了。

胤禛为这事儿纠结的时候,就不免有了一种近似‘当时脑袋怎么就进水了’的感慨心情。

没等胤禛想出个所以然来,胤祥那边就撂笔了,苏培盛正支棱着一只眼睛盯着那边呢,见十三爷这边完事儿了,立马就过来请示胤禛,“爷,是不是该摆膳了?”

胤禛被苏培盛的声音给唤回了神,他往胤祥的方向看了一眼,见他已经开始收拾手稿了,便对着苏培盛摆了摆手,“去安排吧。”

胤祥将誊抄好的手稿放进了来时装着原本的匣子里,两兄弟很快便移步客室。

净手入座后,二人面前便首先被各自放了一碗汤。

胤禛面上刚刚露出了些许的疑惑之色,苏培盛便在一边溜缝的解释了这道汤的来历,“这道鹌鹑乳鸽汤,是林主子今儿看了书里说,鹌鹑可以补中气、强筋骨,乳鸽健肝益脑,利精血,暖腰膝,且书中有言一鸽胜九鸡,秋季进补最为适宜,今儿午后便特意让采买的奴才去买了几笼鹌鹑和乳鸽回来,这盅汤啊,下午的时候林主子就叫膳房给炖上了,林主子说了,让主子爷,”苏培盛顿了顿,又对着胤祥笑着躬了躬身,“还有十三爷,进膳之前先用上一碗暖暖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