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灰意冷(1 / 2)

加入书签

李牧本在前敌,因公事回国也旁听了这次答辩,散会后,被乐乘邀到家中吃饭。

李牧曾在战场上救过乐乘儿子的命,乐乘很感激他,所以二人关系不错,可以无话不谈。

连专家们对赵括的论文都很赞赏,李牧更是衷心地敬佩:

“看起来赵括并非浪得虚名,还真能挑得起前敌大帅的重任,赵国后继有人了。”

乐乘却淡淡一笑:

“文章写得较好,只不知秦军是不是也听从他的指挥。”

暗含贬意。

李牧在会上听到的是乐乘满口的夸赞,背地却又如此评价,不禁愕然:

“您这是什么意思?”

乐乘却不解释:

“别谈他了,明天我想办法把你们调到代郡去当边防军,西线这一仗就别参加了。”

李牧本把能在赵括的指挥下参加对秦大战视为光荣,乐乘却要他去伐北,心里有点不愿意。

但乐乘也是他很敬重的老前辈。

虽然跟别人总是阴阳怪气,对他却一直是真诚相待。

这么安排虽不肯解释,也一定有理由,自然不能建拗,饭后只得怏怏告别。

除了乐乘外,还有一些人也持不同意见。

与乐乘一样,也不愿公开出来,于是赵括考试顺利通过。

赵括的声誉直上冲九霄,郭开更是得意洋洋。

为了炫耀他一手捧起的这颗“军林巨星”的才华,竟设法搞到一份“论文”的副本,送给楼缓。

以便能在世界上广泛传播。

赵括终于可以当上“讨秦大元帅”了。

论情理,谁不愿意自己的儿子飞黄腾达、前程万里,荣宗耀祖、九族沾光?

偏偏他母亲却怕儿子“有出息”,在任命下达后,再次上书赵王,请求收回成命。

赵王很不高兴,把信扔到地上,派郭开去告诉老太太:

“你老只要替儿子管好家门以内的事情就可以啦,门外的都不必操心。

何况还是由大王定的军国大事?”

赵母仍不肯罢休,竟亲自上朝面见赵王:

“门以外的军国大事老妾不能管,但王不听妾言,赵括打了败仗须不得连累家属。”

赵王和平原君的鼻子都气歪了。

新拜的大将还没出征,倒先讲起战败后的条件来了,好不丧气!

无奈,她是马服君的夫人,赵括的亲妈,不能处分,换了别人早就砍头了!

只得连连挥手:

“行!行!好歹没你的责任!快走吧!”

赵括对母亲当然更不满,回家责问她:

“儿今为将正可一展平生之志,为国立功,扬名天下,您为什么却一再阻挠,甚至诅咒我?”

老太太放声大哭:

“我诅咒你?我是为你好啊!

你不遵父训,贪功逞能,只怕死无葬身之地。

我只叹拦不住你,所以才去祈求大王留下这条老命等着给你收尸啊!”

赵括气得浑身乱抖,二话没说,摔门而去。

就在赵括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下令:“出发!”时,蔺相如则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咽下最后一口气。

他曾写下过那么辉煌地篇章,但晚景却是如此凄凉,君、相众臣都去给新上任的大将军捧场饯行;

送他走的却只有妻子一人。

死后他的眼睛还是睁着,有人说他想看到赵括的败;

有人说他还是希望看到赵括的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