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招聘(1 / 2)
林知夏拥有绝佳的记忆力。
在她的脑海里, 她几乎重温了那一夜的情景。江逾白正准备问她要不要再玩一次,她就后退一步,头也不回地跑出了他的卧室。
为什么要跑?
她也不知道。
明明她的胆子已经练得很大了。
林知夏满脑袋胡思乱想。她坐在一张书桌之前, 手机屏幕忽然一亮——原来是韩广给她发了一条微信消息, 他那篇被林知夏审阅过的论文已经成功发表了。
他对林知夏说:“想来想去, 还是要再谢你一次。”
林知夏立马回复他:“不用客气,这是你自己努力的成果。恭喜恭喜,你可以开始申请麻省理工的博士了。”
微信聊天框显示一行字:“对方正在输入中……”
韩广打了很久的字。他打完一行又删掉, 删掉以后又重头开始写,就像在考场上答题一样字斟句酌。过了好几分钟,他才发送出一条信息:“我请你吃顿饭吧。”
林知夏一口回绝:“哈哈哈哈不用了, 别客气,你抓紧时间联系麻省理工的教授,争取今年拿到博士的录取通知书。”
韩广却问:“晚饭吃过了吗?”
林知夏看了一眼挂钟, 现在是下午一点多钟,谁会在这个时候吃晚饭呢?
韩广自顾自地接着说:“《量子计算》结课了,你不是我导师, 我不是你学生, 我情愿请你吃顿饭。学校周围那点地方也没啥去头, hakka seafood chinese restaurant(客家海鲜中餐厅)怎么样?”
林知夏有些警觉。
她不再和他讲话。
韩广捧着手机,反复看了好几遍, 也没等到林知夏的回音。他心知自己出师未捷。他打开笔记本电脑, 又翻出一个文件夹——这里装着林知夏给他写过的所有作业评语, 加在一起, 足有好几万字。
他无法用确切的文字形容那种特殊的感觉——当他基于几篇论文提出一种观点, 林知夏就能引用更多的文献, 进一步拓宽他的视野。她总是可以用非常简单凝炼的语言去描述十分复杂的定理和推论。先看她的总结, 再去阅读相关论文,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她温柔,聪明,又博学。
上学期,李梓睿也是被林知夏的学生之一。李梓睿是韩广的同学,就连李梓睿也说,在林知夏的帮助下,他本学期的均分提高了十多分,真是前所未有的大进步。
韩广握着手机,翻查林知夏的朋友圈。他看到林知夏的一条最新动态:“我正在开发量子算法系统,想请大家帮我一个忙。如果你知道下面这道物理题的答案,又对量子编程感兴趣,可不可以联系我?”
韩广捡起桌上的纸和笔,“刷刷”地打了一页草稿,就把题目解出来了。他拍照发送给林知夏,林知夏终于回应道:“你有时间吗?不要影响到你的正事。”
“有呀。”韩广说。
他撒了个不痛不痒的小谎:“我请你吃饭,就想问一声,量子编程开发的事。”
林知夏没做评价。斟酌片刻之后,她把韩广拉进了微信群,并向大家介绍了他。此时恰好是午后休息时间,大多数群成员都有空,韩广就带起了一轮自我介绍的风潮。
群里清一色的优等生,全部来自于世界一流大学,有的专攻技术,有的擅长理论。最厉害的当属韦若星学姐——她几乎不讲话。但是,通过别人的引荐,韩广得知,韦若星是上海一所985大学的副教授。
这个微信群里,堪称藏龙卧虎。
林知夏又在群内发出一条消息:“谢谢大家相信我,愿意加入这个项目。一直以来,我都想为‘量子计算’社区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能有机会跟大家合作,我觉得很开心。我会把整个项目的组成部分先写出来,再分成若干个小任务。”
段启言忽然发了一个举手的表情。
林知夏被他逗笑,回应道:“你有问题吗?”
段启言说:“你搞那么多小任务,是不是让我们随便选?”
“对,”林知夏解释道,“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你们的任务,我们分工协作,争取能在明年完成所有工作。”
段启言圈出了“江江江江”,又问:“江逾白是学经济的吧?”
江逾白直接应战:“怎么?”
段启言讲出他内心的困惑:“林知夏这个项目和你们经济学没什么关联,你为什么在我们群里?你解出那道物理题了吗?”
那道物理题……
江逾白也看见了。
但他没有尝试解题。
因为他知道,林知夏会让他进群。他已经达到了目的,就不会再计较过程。他不慌不忙地询问段启言:“你解出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