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 选秀之日(1 / 2)
2011年,四月二十八日,NFL新赛季的选秀正式在纽约无线电城音乐厅举行!
整个选秀将持续三天,二十八日到三十日,一共七轮选秀。第一天将进行首轮选秀,这也是整个选秀之中最受关注、最为重要的一天,据统计,这一天选秀直播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美国职业棒球联盟世界大赛的收视率!
橄榄球被誉为美国第一大运动,当之无愧。
在这一天,全美的视线都朝着纽约汇聚而去,来自大大小小报社的记者们纷纷都抵达这座媒体之都,为掌握第一手资料而奔波;各大电视台之外,有线电视台、网络视频节目、地方电视台也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座喧嚣繁华的城市,各式各样的直播和录播节目让人眼花缭乱,但,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来自美国各地的橄榄球狂热球迷们,数以十万计地涌入纽约曼哈顿,小小的一部分球迷早早地抢购到了选秀大会的门票,期待着能够第一时间在现场见证自己球队的选秀情况——也许,他们就将迎来构建王朝的核心灵魂人物;而其他大部分球迷则希望着能够站在曼哈顿这片土地之上,近距离地感受选秀的盛况,甚至做好了上街狂欢庆祝的准备。
这就是一场全民狂欢的盛会,在北美土地上,除了感恩节之外,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与橄榄球相媲美。奥斯卡不行,NBA总决赛不行,就连总统发言都不行。
一夜之间,似乎所有目光都聚集在了曼哈顿那巴掌大的地方,而纽约之外的其他土地之上也不例外,人们讨论的话题,只有“选秀!选秀!选秀!”
坐落在北美大陆另一端西海岸的旧金山,也是如此。尽管今天是周四,正常工作日,但不少人还是早早请假在家,举办了派对,实时关注着选秀进程,甚至还有公司主动宣布,今天放假一天,让员工们可以尽情地享受超级碗之后的又一盛会。
海特-阿什伯里区坐落在旧金山的城市东北区域,远离旧金山湾区那动人曼妙的海岸线,整个区域坐落在起起伏伏的山丘之上,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来说,在这里开车也需要小心、再小心。
上世纪六十年代,这片区域孕育了嬉皮士文化,随后轰轰烈烈地在整个北美蔓延了开来。经过半个世纪的沉淀和发展,这里的居民渐渐行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
街区之间依旧洋溢着浓郁的嬉皮士文化,但流浪汉们、墨西哥移民们、意大利移民们却渐渐离开了这里,在城市的其他区域里构建了自己的小社区,硅谷的青年才俊们、怀抱着梦想的自由职业者们、还有拥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这里落脚。
这里不是旧金山最昂贵、最高档的小区,却也不是旧金山治安最混乱、环境条件最糟糕的小区,同样也不是移民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小区,更像是一个文化大融合、拥有旧金山自己特色的小区,年轻而充满活力,朝气而蒸蒸日上。
1997年,陆正则携家带口移民前来旧金山时,他们曾经想过居住在唐人街——现在的旧金山已经发展出了三个不同的华裔移民生活社区,这里是全美拥有华人最多的城市之一,但彼时的唐人街依旧是最古老的那个,现在被人们戏称为“街市”的社区,意思就是,整条街道就是传统菜市场,具有中国特色的街景。
但,居住在唐人街的话,陆正则上班不方便,江攸宁上班也不方便。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们选择了海特-阿什伯里区,当年这里依旧是百废待兴的一片区域,治安说不上好,却也比贫民窟要好多了,价格也十分公道,更重要的是,居住在这里,两个人上班都十分方便。
于是,他们一家人就在这里安顿了下来。后来,陆恪就读于乔治-华盛顿高中,学校里华人并不多,而是彻头彻尾的一所混合高中,这也成为陆恪快速适应移民生活的重要原因。
在这片区域里,可以遇到各式各样的邻居和朋友。
比如说,陆恪家隔壁是一户意大利移民,不是黑/手/党的那种,而是开意大利餐厅的那种,一个超级大家庭,两夫妻拥有五个孩子,每天吃饭时间都是无比热闹。
再比如说,街对面则是一户美国人家,传统的白领家庭,中产阶级,男主人是一名医生,女主人则是一名园艺师,他们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大儿子就是洛根-纽曼。
至于街角那一户吉普赛人,始终坚持过着“原始”的生活,自己开垦菜园、自己纺织衣服、自己进行家庭教育。刚开始大家都惊奇不已,但久而久之,也就见怪不怪了。
选秀日,海特-阿什伯里区也迎来了狂欢之日,起起伏伏的街道之上,居民们纷纷挂起了旧金山49人的队旗,又或者是美国国旗,以这样的方式加入到选秀之中;不少居民还在门口挂上了彩灯和气球,点缀着花圈,派对已经正在酝酿之中了,现在就等待着选秀结果的出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