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就很愁人。
“让方氏拿几个铜板去买些干菌菇来,明个儿做个鸡汤菌菇面。”杨冬燕随口道。
小杨氏特别高兴,脆生生的应着,手脚麻利的将碗筷洗干净沥干放到碗柜里后,就颠颠儿的奔去找方氏了。
不多会儿,方氏就走出来,小声的问道:“娘你想好了,明个儿要面条啊?”
“对。”杨冬燕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指了指灶屋,“你再去烧点儿热水,我要烫个脚再睡觉。”
虽然不是很明白为啥大夏天的还要烫脚,不过方氏却不敢问,只老老实实的进了灶屋,趁着灶台还热乎着,赶紧烧了水。她边干活还边琢磨着,要不索性明个儿拎一桶水搁在院子里,晒一天的话,到晚间肯定是热的,那不就可以省下一点儿柴禾了?
方氏都抠习惯了,她觉得过日子就应该这般斤斤计较才对。
这不,第二天她都没拿上铜板,而是提了个竹篮子,里头装了几枚鸡蛋,就出门去了。
她直接回了娘家,说要拿鸡蛋换一些干菌菇。
礁磬村背靠大山,真想要找菌菇也就是费些工夫,又因为秃头山上的菌菇都是最普通的那种,卖不上价的,方氏觉得拿鸡蛋来换已经很不错了。
她娘想了想就同意,收了鸡蛋,回头就看到方氏熟门熟路的去了家里放干菌菇的地儿,大把大把的装了半篮子。
“你回娘家打劫呢?”
话是这么说的,不过方家人口多,半大小子也多,等哪天下了雨,再跑一趟山上,一天下来准能采不少。因此,方氏老娘也就说了这么一句,回头就开始叮嘱方氏,不要再在婆家作幺了。
“就因为你在婆家当家做主,你兄弟媳妇的心都野了!你可得记着,别拿客气当福气,就算你婆婆脾气软了点儿窝囊了点儿,那你也不能欺到人家头上去!”
方氏:……
行叭,她就当她娘说得是对的。
她娘叨叨的说了一通,中心思想就是让方氏当一个孝顺的儿媳妇。末了,她娘才奇怪的问道:“好端端的,你咋拿鸡蛋来换菌菇了?你又不爱这一口。”
因为她婆婆想吃菌菇鸡汤面。
方氏露出了一个特别假的笑容:“我弟媳想吃。”
“你倒是能耐!欺负你婆婆,回头又被你弟媳欺负……走走,我看到你就烦!”
走就走呗,方氏大步流星的往回走,结果走到半道上,就被她娘家嫂子拦住了。
“妹子你如今可享福了……”
“大嫂你快别这么说,魏家可不如方家。”方氏刚才听她娘叨逼了那么多,虽说多数都在教训她要好生对待婆婆,但也有几句提到了家里的情况。
其实情况特别简单,无非就是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存粮剩下不多了,地里的庄稼又还不能收,所以家家户户都到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候。
方家不穷的,相反还是村里比较富裕的几家之一。但方家人口多,想也知道,方氏老娘肯定是先紧着家里的壮劳力,再然后是半大小子和几个年岁小的孩子,最后才是外来的媳妇。
吃不饱又要干活,怨气大是正常的。
可跟她说有什么用?她娘才不会听她的,只会让她趁早滚蛋。
趁着她大嫂没反应过来,方氏加快脚步往家里赶。
这两年,他们这一带的粮食收成都不怎么好,是不至于饿死,但难免时常挨饿,人一饿就容易暴躁,看到别人有吃的喝的更是容易心生怨气。
方氏理解她嫂子,因为她以前也是这样的。
幸好啊,老天爷保佑!
“娘,我回来了,你看看这菌菇,成不?”方氏高高兴兴的走进堂屋,就看到她婆婆和她弟媳都一脸呆滞的望着饭桌上的……
面条。
小山一堆的面条啊!
看着还特别白,白到放光的那种白面条。
“我的娘呀!”方氏丢开篮子就扑了过来,抓起一把面条,掐掉一小段后直接往嘴里塞,“这面条真好!比镇上粮店里,卖二十文一斤的面条还要好!”
杨冬燕这会儿缓过来了,扭头问:“为啥这个面条跟我前次吃的不一样?我记得,大牛给我下的那碗清水面条,面条要黄一些,也更宽一些,打眼看着就不一样。”
“管它呢,反正这个看起来更好!”
这话倒也没错,可杨冬燕想的却是另外一个事儿,她记得自家还欠隔壁大嫂一两面条。她不喜欢欠人东西,要知道东西好欠人情难还,还想着今个儿面条到手了,称一些还回去。可眼下看来,差距略有些大。
当然,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但杨冬燕想到了另外一桩事儿。
以后啊,看来她要东西时得多提醒一句,不要那么好的,要普通的,甚至得要略差一些的。
嘱咐方氏赶紧将面条收起来,杨冬燕避了出去,嘴上更是念念有词:“刘老大我告诉你!你娘我不配吃那么好的面条!你别给我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就不能直接供些普通的高粱面?要那么好的面条干啥?还有刘老二!你也给我把皮绷紧点儿!”
“祖宗基业那是我跟你爹拿命挣来的,你俩要是敢当败家子,老娘做鬼都不会放过你们的!好好上进!不准搞事!”
“听到没?老娘在底下看着你们呢!”
杨冬燕还是很惦记原先那个家的,生怕没她镇着,永平王府让俩倒霉儿子给玩完了。真要是这样的话,那谁来养她?
作者有话要说:
杨冬燕:老娘在底下看着你们呢!
刘家兄弟:……就很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