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太原围解(1 / 1)
江一尘和李松青都从书中看到过这个经典的战例,经胡婉心一言提醒,两人越想越觉得可能性很大。李光弼个性坚定中略带自负,很多事情自己拿的定主意的,不会和下属多说,只要求下面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执行。李光弼此时被肃宗任命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节度使如故,又特命他为北都太原留守,权位远在江一尘之上。江一尘和胡婉心不是李光弼属下,李光弼遇事也喜欢找两人商议,尤其是胡婉心,常常有奇谋,让李光弼深受启发。
这个火牛阵也是李光弼从古战例中得到启发,反复推敲下,开始实施,下面对此一无所知,只有胡婉心看出了李光弼的计划。
胡婉心道:“你俩去做准备吧,今晚必定会发动进攻,太原解围就在今天。”江一尘有点不信,道:“我军区区10000人不到,燕军还有6万人,一下子击溃不可能吧。”胡婉心道:“兵贵精不贵多,蔡希德消极避战,燕军士气低落,此战必胜无疑。”李松青大喜,道:“一尘,别多问了,听婉心姑娘没有错,下去准备吧,今晚杀个痛快,只可惜是蔡希德,不是崔乾佑。”拉着江一尘就往城下走。
黄昏时分,李光弼突然传令,犒赏三军,并且升帐开会。李松青冲着胡婉心一竖大拇指,笑道:“婉心姑娘料事如神!”和江一尘一路小跑,赶到帅府。李光弼端坐中间,目光炯炯的扫视两边手下的将领,沉声说道:“太原城已经被围一个多月了,破敌解围,就在今晚,诸将一定要依令行事,否则军法论处!”众将齐声答应。
李光弼满意的点点头,转头问胡婉心:“婉心姑娘可有好的意见?”胡婉心笑道:“将军运筹帷幄,虽古之名将亦不能相比。”李光弼难得露出笑容,道:“婉心姑娘过誉了!”
二更时分,守军分四路出城,每路精兵一千,以猛将率领,携带带黄牛五十头。依照李光弼的吩咐,唐军将浸过油的破布绑在了牛尾巴上,牛角上都绑好了尖刀。三更时,城头上火起为号,四路官军一起点燃牛尾。那些黄牛被烧得哞哞叫,如发疯般向敌营冲去。唐军随后发动攻击。
睡眼惺忪的燕军士兵只看见一团团火焰快速地冲来,其中还夹杂着野兽的叫声,情急之下,也分不清是什么东西,四处乱窜。那些跑得慢的,不是被火牛头上的尖刀刺死,就是被牛蹄子踩死,要不就是被官军斩杀。
蔡希德火光中眼见江一尘一马当先,挥剑砍开寨门,紧接着几头蛮牛冲入,帐篷被牛尾上的火把点燃,燕军士兵大乱,兵无斗志,只想着逃命。蔡希德心知大势已去,带着亲信往后狂奔,只求尽快和官军脱离。江一尘和李松青他们也懒得追击蔡希德,往四边杀去。
天色大明,李光弼率领所有士兵出城清点战果,燕军死伤被俘达六万之众,元气大伤,蔡希德只带残军千余人,逃窜井陉。
太原保卫战至此胜利结束,这场战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城邑保卫战当中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一个典型战例,首开先例使用了地道战,在以后的城市攻防战得到广泛使用。
太原之战是平乱战争第一次重大胜利和重要转折点,李光弼充分发挥了军事才能,攻守戒备,大量歼灭了燕军有生力量,此战为后来胜利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胜利消息传到灵武,肃宗大悦,下诏奖赏李光弼,加司空、兼兵部尚书,仍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魏国公。
李光弼大宴将士,城内载歌载舞,充满了喜庆的气氛。自安禄山谋反,官军一直处于防御的态势,郭子仪和李光弼叛乱之始在河北取得的胜利被灵宝西原的大败所抵消,现在太原之战取得胜利,为官军的战略反攻赢得了时间。
李光弼亲自向江一尘和胡婉心敬酒,道:“一尘和婉心姑娘是此战胜利的最大功臣,来来来,为我们的胜利干上一杯!”江一尘忙道:“我是将军麾下一小兵,功劳属于全体将士!”胡婉心笑道:“将军的指挥有方才是胜利最重要的保证!”李光弼大笑,众人举杯痛饮。
李光弼治军极严,虽然是庆功宴,诸将也不敢喝的酩酊大醉,喉咙稍稍还没完全湿润,李光弼已经下令庆功宴结束,该上城头巡逻的还得去城头,诸将不敢有丝毫异议,当然,今晚的巡逻也就是摆设了。
李松青喝的不尽兴,拉着江一尘和胡婉心,带着自己手下,到酒店里继续喝。饭店老板认识这几人,忙道:“诸位军爷,今天免费,酒肉管够。”李松青笑道:“老板,你不怕我再叫些人来,把你的店给吃垮了?”老板也笑道:“吃垮了不怕,还能东山再起,只怕叛军进城,我的小店就完蛋了,说不定性命也不在了。”胡婉心道:“老板,你放心做生意吧,叛军再也不会来了。”
老板喜道:“当真如此?”胡婉心点头,道:“当真,永远不会来了。”李松青道:“老板,你不知道这个姑娘是谁吧?她可是大名鼎鼎的军中女诸葛,李将军的很多决策都是出自她手,说料事如神一点不为过。”老板虽然有点狐疑,这时候也只能信了,吩咐大厨和小儿赶快上酒上菜。
江一尘道:“松青,我们明天就要离开太原了,你多保重。”李松青道:“难得有时间相聚,何不多待几天?”江一尘道:“不了,睢阳城被围很久了,面临的困难比太原更大,我已经答应张帅,要尽早返回睢阳。”李松青道:“我看李将军的意思是想留下你俩。”胡婉心道:“留下我俩也没有用,保住太原已经不易,区区10000人,加上这些降卒,根本没有力量对燕军发起进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