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真的易主了(1 / 2)

加入书签

朱红色的大门,寒风呼呼地吹入大殿。

早朝的官员们抖了抖身上的寒冷。

例行的早朝。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皇帝神色平和看着众臣,只等无人说话就回去和皇后一起用早膳。

谁知,于御史上前一步,

“臣有本要奏!”

“哦?爱卿有什么事?”皇帝悄悄的摸了摸肚子。

应该听皇后的话,多吃几块糕点的。

也不知哪位大臣又要倒霉了!

于御史,出了名的软硬不吃,弹劾谁,不弄死对方,就在对方身上咬下一块血肉。

好在,于御史不是很时常弹劾人,毕竟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官员嘛,也算兢兢业业。

“臣弹劾靖安侯……”于御史虽然是个软硬不吃的,人却是极胖。

说话间,身上的肉颤巍巍的,把个朝服绷的紧紧的。

让人觉得,下一刻,那朝服就要裂开一条缝了。

他说了一半,停了下来。

“靖安侯?靖安侯早就不在人世,有什么值得你弹劾的?你这是要把人的棺材板也给掀了吗?”

皇帝没好气的呵斥。

于御史也不着急,缓了口气,反正弹劾人,对他来说那是轻车熟路。

接着,就是三言两语的把事情给说清楚了。

哦,他弹劾的是靖安侯之女,雅和郡主。

“哦?你说阿琅……雅和郡主大庭广众之下就敢杀人?”

“怎么朕没听刑部和大理寺提起?刑部和大理寺官员可在?”

昨日,不仅阿珩那小子,就是他,也是下了旨意,让各家不要呵斥自家姑娘。

更是赏赐了许多的东西给阿琅。

皇帝觉得,这已经是很明了的表明了他的态度。

这些人,忽然间都变成三岁半了?

看不懂他的行事?

皇帝没了趣味。

于御史被皇帝说的脸色一黑。

皇上到底会不会抓重点了?

这是问题的关键吗?

刑部和大理寺没有提起,那是因为没有真的出人命呀。

“到底死人没死人?死的是哪家的人?”皇帝耐着性子问刑部和大理寺的顶头官员。

“陛下,确实是没有死人,可雅和郡主也确确实实是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意图行凶……”

于御史没好气道。

“这样啊……”

皇帝就不明白有什么好弹劾的了?

众臣:“……”

为何皇帝的态度如何的敷衍?

于御史充分展现了他的牛性,瞪着皇帝,只差撸起袖子对着皇帝开喷了。

皇帝摆摆手,

“于爱卿,朕知道,昨日你的女儿吓晕了过去。”

“不过,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想必你也很清楚。朕觉得这事没什么可议的。”

“爱卿退下吧,朕稍后会让皇后召雅和郡主,以及燕王家的那个姑娘进宫。”

“该训斥的训斥,该批评的批评,该奖赏的奖赏。”

还是快些退朝,让他回去陪皇后用膳吧。

听说今日皇后亲自下厨,还有早就腌制好的,流油的鸭蛋配粥,他想吃了许久了。

于御史丝毫不惧怕皇帝的冷脸,不为所动,

“陛下,只是训斥不足以震慑世人!陛下有没有想过,倘若世人都效仿雅和郡主……“

“大庭广众之下,意图行凶,那不是闹得人心惶惶?岂不是乱了套?”

“到时,大周哪里还有净土可言……”

于御史一番长篇大论,皇帝听得脑仁疼。

若是往常,他大概要安抚安抚的,说一些于爱卿所言有理,雅和郡主行为不当的话。

或者再重一点,给点惩罚什么的。

只是今日,皇帝陛下想到皇后亲手做的咸鸭蛋就在那里,偏偏他吃不得。

心里不舒坦!

皇帝心里不舒坦,别人也别想舒坦。

他当即道,

“这事,爱卿以为该如何的处置呢?”

于御史以为是自己的长篇大论终于说动了皇帝,立刻哗啦啦的展开手中握着的奏章。

一脸通透的聪明样,

“陛下,臣弹劾雅和郡主,不仅仅是因为她大庭广众之下,意图行凶。”

“更是因为雅和郡主自从回到侯府,竟不顾人伦亲情,竟然对亲生祖母忤逆不孝。”

“更是在祖母死后,将顾家人连同亲祖母的棺木一同轰出了侯府!”

“在祖母去世之后,竟不守孝悌,到处参加酒宴,穿红着绿……”

“这样的女子,如何堪配郡主爵位,更别说享用食邑……”

站在队伍最末的韩长风双手在袖子底下攥了攥。

这个于御史可真是钝刀子一刀刀割在人身上,让人不疼不痒,过后却痛入骨髓。

谁也不能否认,他说的这些事情,桩桩件件,那都是真实的。

坐在紫檀七屏宝座上的皇帝慢吞吞的皱了皱眉头。

“哦?爱卿的意思仅仅是将雅和郡主的封号剥夺了?还有食邑也收回是吗?”

“那要不要朕再下个旨意申斥靖安侯夫妇?”

“一切可都是因为他们的教导不力,才养出这么个女儿来……”

于御史听皇帝开始两句,还以为皇帝是觉着剥夺封号和收回食邑这样的处罚太轻了。

听到后两句,又觉得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毕竟,谁不知道,雅和郡主是因为刚出生时,被自家的祖母狠心地调换了。

这才流落在外十几年,今年才被找回来……

要申斥靖安侯夫妇教导不力,好像也不对。

更何况,靖安侯夫妇都已经死了多少年了。

难道真要和皇帝说的那样,棺材板都给掀了吗?

于御史只能迂回的,

“虽说雅和郡主的身世有些可怜,正因如此,才越发不能掩盖其低劣的人品。”

“天下百善孝为先,此女不敬重亲祖母,对侍奉了亲祖母十多年的养妹肆意欺凌。”

“陛下英名,请陛下责罚,以正天下视听……”

皇帝撩起耷拉着的眼皮儿,眼中陡现厉光,正欲张口,却有个人比他更要早一些。

只见最末尾将将有上朝资格,翰林院侍讲韩长风一个跨步,朝皇帝行礼后,淡淡地扫了一眼于御史。

冷声道,

“御史确实可以闻风而奏,却不是红口白牙的胡诌。怎么也要有些真凭实据才是。”

“众所周知,靖安侯夫妇找了雅和郡主十几年,为何?因为乃是于大人口中的亲祖母造成的。”

“雅和郡主受的罪,吃得苦,于大人作为御史,你会没有风闻过吗?”

“她能活下来,能够活着回到上京,不是因为她的祖母抚育了她,是因为她碰到了一个好的养父。”

“这个道理,于大人难道不知道吗?”

韩长风走到于御史面前,微微弯腰,看着他,一字一句地问道。

于御史汗出如浆,却不敢拿出帕子擦脸。

这一句句,虽然不是出自于陛下之口,却是句句戳到了他的心窝里。

韩丞相看了眼韩长风,朝一个心腹递了一个眼色。

那人立刻上前一步禀奏道,

“……臣礼部给事中祝疑生,这雅和郡主确实是遭受了一些不公的待遇。”

“但陛下因为靖安侯之缘故,对她乃是大大的赏赐,金钱就不说了。还有爵位,和食邑。”

“生恩和养恩,难道不是同样重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哪怕老太太当年糊涂了些。”

“不是依然接了她回府?给与她应有的待遇?雅和郡主实在不应该太过忘本。”

轰……有如水滴落入油锅。

生恩和仰恩,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延伸开来,若是没有这个不是的父母,就不会有靖安侯,没有靖安侯又哪里来的阿琅?

环环相扣。

谁也离不开谁?

谁也没办法说谁。

韩长风微微一侧头,就看见他的父亲韩丞相等一干人正在捋须微笑颔首。

似乎已经看到了阿琅被剥夺爵位收了食邑,从此失宠与帝后面前。

阿琅,一个小小女儿尔,这些人有多少是针对阿琅自身的?

有多少是针对明家这种武将的?

甚至,这是父亲在敲打自己。

不可对阿琅有任何的妄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