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应者云集(1 / 2)

加入书签

如果仅仅是分润香港电影的名气,对于这些公司的老板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天大的好处。但问题是流通港最重要的项目,并不是这个,而是流通。流通对于香港本土的电影来说,难度比较低,因为现在东亚的电影人都知道香港电影的质量是不错的,在先天上就有优势。

即便是雷老板旗下的新艺城,也不是说他们的电影卖不出去,相反,新艺城现在的电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邵氏和嘉禾的电影更受欢迎。这不是因为新艺城的电影质量要比其他两家电影公司的质量要高,而是因为雷老板没有海外院线,在电影卖埠谈判当中,提不起价格来,大头都让海外片商拿走了,雷老板拿到的钱,并不怎么多。

别说三大电影公司,就算是香港小型的电影公司,在卖埠上面,都比国外其他的电影公司容易很多,或许价格上面有很大的问题,但是至少会有人专程来淘电影,而不是像别的地区那些电影公司,就算是电影再好,你要是不主动,外商压根就不怎么在乎你的电影。

而现在,香港要做流通港了,不但要放映香港本土的电影,还会放映别的地区的电影,并且份额还相当的不小,据比较可靠的小道消息说,外片在香港联合院线的放映规模,不会小于联合院线百分之四十的排片量。

要知道,现在的香港电影院线,或者说是联合院线的屏幕,可是有三百二十块的。虽然这些屏幕比起日本市场来,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仅仅是作为试映地区,这些电影屏幕,其实已经够了。无论是香港电影的金字招牌,还是联合院线的硬件实力,都足够让这个流通港的计划承受下来。

到时候,获得好处的可不仅仅只有香港电影,还会有别的地区电影公司直接受益。和香港电影在本土较量,虽然依旧有些不平衡,毕竟香港本土的电影观众,对于外国电影的接受能力,并不是那么有优势。

但这样的问题,其实并不算大。来香港放映的电影,本就准备着卖埠,香港观众的品位,其实和整个东亚人群的品位,都是很接近的,只要是香港观众觉得好的电影,其他地区卖埠也都很不错,基本上大多数电影都是这样,所以这个劣势,其实也算是优势,毕竟现在整个东亚观众的品位,大多都是香港观众来判定的。如果自己的电影在某些时候,比香港本土的电影都还要赚钱,那卖埠的价格,就会相当不错,到时候就不是电影公司去找外商了,而是外商来找电影公司了。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就相当于外片在香港,获得了相同的起跑线,只要规则稳定,并且不搞太大的黑幕,那这个平等交流的平台,是相当可贵的。而现在这年月,其实也就只有香港才能扛旗这样的大旗。

明白了香港流通港的好处以后,外商无论是单纯的购片公司,还是拍电影的公司,抑或者是其他的公司,都知道香港这样搞,对大家都是好机会。所以原本那些和香港关系良好,并且准备吃独食的联合院线股东们,立马就知道这样的大好处,是自己吃不下的。于是流通港的计划,就开始在整个东亚的大型电影公司内部流传开来。

虽然有些很有实力的公司有很大的自尊心,觉得香港这样搞,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同样也可以这样搞,但这些有着民族主义想法的人,在任何公司里面,都不会占据主流地位,所以大公司都很明智的选择了接受香港电影界的善意。只要是想要让自己公司电影卖埠的那些老板们,都支持香港这个庞大的计划。如果说香港本身硬件条件不达标,他们还可以唧唧歪歪,可问题是香港电影界在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就已经把硬件工作给完善了,这样让别的大公司们,都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或许有人会说联合院线三百多块屏幕撑不起这样的市场,屏幕不够,也就是硬件不行。但是所有的大公司们都明白,香港的联合院线屏幕,其实已经够了,因为在这些屏幕上面,香港电影界也做足了手脚。

三百多块屏幕,外在因数是香港地方狭小,承担三百多块屏幕就已经市场饱和了。而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想要在香港上映自己公司的电影,那也是需要争取的,别以为什么电影送到香港来,香港的联合院线都会接,所以你要是有想法,你就得主动出击,要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你们可怨不得我们香港电影人。

这样做,用古语来说,就是二桃杀三士。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饥饿营销。在这方面,几十年后的小米公司,做得是相当的有创意。直白点说,那就是你爱来不来,不来还没有你的位子,所谓主动,其实就在这三百多块屏幕的问题上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