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昭昭重生 第11节(2 / 2)

加入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欲书阁]https://yushuge.vip最快更新!

“那我说我的女儿也是为了课业,你信么?”

罗芷兰自然不信:“你家女儿就在云阳侯府念的书,有什么课业需要突然离京?”

“她拿着我们家老侯爷的拜帖,去苍南山了。”

“什么?”

罗芷兰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没听错,去苍南山了。”

苏苒之又强调了一遍。

“现下估计已经跟你的儿子见上面了。”

“……”

本是来兴师问罪的罗芷兰,一下变得不知该问罪谁。

“她,她去苍南山做什么?”

“去亲自找你家儿子说理。”

理直气壮的突然就变成了苏苒之。

“我们家昭昭究竟哪里配不上他?都议亲到这份上了,凭什么他说不见就不见?还说到时候成了,叫两个孩子一道去万昌长公主面前见个礼,谢个恩呢,眼瞅着七夕中秋都要过了,你们一拖二,二拖三,万昌长公主都要去平遥别院住了,他人居然还回不来,可笑。”

苏苒之这波的反客为主,罗芷兰实在是没想到。

主要是她更想不到,程昭昭逃婚逃去哪里不好,怎么逃到苍南山去了?

如今她是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讪讪坐在程家的厅堂里,脸色难看。

苏苒之知道自己其实也不占理,等罗芷兰反应过来,她便没了占据上风的优势。

遂趁热打铁,道:“我一直觉得,两个孩子在一起,心意相通,互相喜欢是最重要的,所以才一定要在定亲前,叫两个孩子见上一面,可如今这般情形,我瞧着,既是郎无情,也是妾无意,索性咱们两家便……”

“那怎么行?”罗芷兰急忙道,“我不过因为昭昭的事气两下,可从未说过要取消这门婚事!”

苏苒之无奈道:“可是现如今昭昭不在,你家儿子也不在。”

“那便想办法把他们都叫回来!”

苏苒之定定瞧着她:“那苍南山书院是什么地方,你同我都是再清楚不过的,民间威望堪比国子监,孩子们如今在那里,哪里是任由我们呼唤,想叫他们回来就叫他们回来的?”

“那咱们这婚事怎么办?”

“既然两个人如今都在苍南山,便叫他们先待着吧。”

苏苒之早有了主意,就等着她问。

“索性把他们叫回来,目的也就是互相见见,在哪里见不是见,就叫他们在山上见吧。”

“留在山上?”

罗芷兰总觉这法子不是很好,万一付清台发现程昭昭上了山,又连夜跑回家来了怎么办?

“他敢?!”

苏苒之一拍边上的桌子——

“既然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份上,我不妨直接挑明了跟你讲,我女儿好容易跋山涉水到姑苏苍南山,你儿子如果敢在她上山后立刻离开,那咱们两家便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一拍两散,各奔前程吧!”

这话说的委实重了些。

罗芷兰清楚,乾安侯府这一辈虽然子嗣众多,但女儿就程昭昭这么一个,上到年逾古稀的老侯爷,下到将来要袭爵的程尽山夫妇,对这个孩子都是千宠万爱,当眼珠子似的护着;甚至还有皇帝和万昌长公主,对自家这个表侄女也是疼爱有加,平日里各类封赏,从不会少。

程家虽然只是侯府,但世代出能臣,同士族萧家交好,同承平侯府黎家、清流世家沈家、苏家皆是有亲;皇帝仁孝治国,因着先皇后的缘故,至今每每见到老侯爷都要弯腰称一声娘舅,程昭昭在京中过的,素来是堪比郡主县主的生活。

反观他们英国公府,虽说是国公府,世代簪缨,但一直人丁稀薄,子嗣稀少,亲缘也十分寡淡。

程昭昭是罗芷兰精挑细选看中的儿媳妇,她身后带着的整个乾安侯府铺天盖地的人脉,是她最想要的东西。

所以她怎可能轻易同程家一拍两散。

她静下心来,细细想了一番,道:“是我们清台有错在先,我们家认,但是昭昭此去苍南山,分明是奔着逃婚去的,你们也别想抵赖。咱们两家都有错,两个孩子心思都各有不同,我们在这互相责怪也没什么意思。”

她深思熟虑过后,道:“这样吧,反正你也说了,两人如今都在苍南山,就叫他们先相处着。年节,清台若在年节前,离开姑苏和苍南山半步,不用你们说,我和国公爷直接上门来给你们赔罪,亲自去把昭昭接回来,再亲自向万昌长公主告罪,全是我家的错。”

这说的倒还像话。

苏苒之心满意足,面上却不好太过显露。

毕竟英国公府这门亲事,也是她费劲心思为程昭昭选的。

程昭昭自小在家中娇着宠着养大,生性单纯,过不得太复杂的日子,付家人口简单,如今的英国公府只有他们一家三口,嫁过去没有什么勾心斗角,日子是再清闲不过的;

再说那付清台,那是整个上京的世家公子中最出挑的,没有之一,她早听自家国子监祭酒的哥哥夸过他不下十几回,能力好,样貌好,品行也好,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这样的佳婿,她怎舍得轻易放手。

适才的话不过激一激罗芷兰,现下目的达到了,她点点头:

“那便如你所说,就到年节,待到年节我苏家小外甥带着昭昭一道归京,你家儿子也一并回来,届时再叫两个孩子自己坐下来说说,咱们且看个热闹。”

便这样,两位夫人又恢复到了以往的和气与端庄,捧着茶盏互敬了下。

一桩原本即将告吹的婚事,就这么有惊无险地延续了下来。

最新章节请到yushuge.vip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