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6(1 / 2)
此时的刘彻将跪在温室殿的朝臣撇在一边, 正在召见两位臣子。
插着腊梅的瓷白花瓶放在正殿一边, 正殿的竹简早已经被光滑轻便的白纸代替,装订成册。
青瓷香炉里面冉冉升起了清淡雅致的梅香, 刘彻坐在上首,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瞧着桌面, 听着下面两人说话。
由卫青举荐, 在极短的时间里从郎中, 一路升迁到谒者﹑中郎﹑中大夫, 一年中升迁四次的中大夫主父偃站在一旁。
主父偃是一位不高的中年郎君, 年有四旬, 跟这个年纪的人一般有着富态的身材, 脸上带着和气的笑容, 说出来的话却并没有那么和气, “陛下,古时之诸侯,其封地不过百里。所以商时, 武王伐纣, 大大小小竟有数百诸侯参战。当时文王及武王之西周, 不过稍大稍强一些的诸侯罢了。
诸侯地小人稀,闹出再大的事也不过是小打小闹,疥癣之疾罢了。
“如今汉室之诸侯, 要么是绵连城池数十做, 郡县凡几, 沃野千里。尽管诸侯皆是刘氏子弟, 名义上皆是拱卫汉室,抵抗外敌。可诸侯骨子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唯有他们自己才清楚明白。
“先孝景帝时,七国之乱的前车之鉴就在昨日。吴王刘濞虽死,可是诸多刘氏诸侯王皆窥伺国祚已久。”
主父偃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理了理自己的广袖,“陛下,不可不防啊。”
“景方有何主张?”刘彻的眉头一直皱着,开口问道。
主父偃,字景方。
诸侯王之事从来就是汉室天子的心腹大患,从孝景帝的削藩令,到如今刘彻,就从来没有停下过削弱诸侯的心思。
坐在左边的东方朔也笑着问道,“主父大人博学多识,莫非有了定国□□的良策?”
刘彻在私下里对待朝臣,尤其是跟他关系亲近的臣子,一向不拘礼节,以礼待人,是以东方朔跟主父偃的态度就有了些随意。
天子不跟你讲规矩的时候,做臣子的就要识相一些。
何况现在皇太后就跪在承明殿之前,天子就算面上再不在意,那也是他的生母。
“孝景帝听从晁错之策,颁布削藩令,反叛者甚众,此起彼伏,还说什么清君侧。哪怕是一个常人,你给了他一千亩地,这就是他的了。你若是要从他那里将你赠予他的一千亩地要走百亩,只怕他能跟你拿起斧头,打上一架,非打得头破血流不可。”
主父偃摇头,姿态闲适地坐着,“非是卑臣妄言,削藩令之错,不仅是晁错之误,实乃孝景帝之不是也。”
刘彻心中对此事十分清楚,乃至于天下人也基本都明白,削藩令导致了七国之乱,诸侯反叛,绝不是晁错一人可以挑起的。作为汉室天子,刘彻的父亲当时的孝景帝,要为此事负上最主要的责任。
臣子说得再多,最后决策的仍然是君王。孝景帝活着的时候,当时所有人都知道是晁错是被冤杀的,只不过孝景帝并没有承认过自己的错误罢了。
刘彻不是容不下人指责自己父亲的人,闻言也是一顿,而后赞同道,“景方说的,确实不错。吴王刘濞早有反心,世人皆知他必然要反。阿翁那时削藩,不过是给了吴王一个起兵的幌子。由此可见,削藩一事,决计是不可行的。”
主父偃听见刘彻所言,立时从坐蓐上起身,长拜下去,“陛下圣明烛照,实乃天下之幸,我汉室之幸也!”
东方朔也是行礼,“陛下英明。”
要一个帝王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者承认自己父亲的错,并不是一件小事。哪怕他们只是在私下奏对而已,也不得不说刘彻是一个虚心纳谏,能听得进去别人说话的英明天子了。
能够有幸效命于这样一位天子,他们作为臣子的,可比秦始皇的臣子,要幸运得多了。
要知道,秦皇嬴政统一六国以后,不仅觉得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自称为皇帝,更是极其痛恨任何人来评价自己,尤其憎恨所谓的谥号。
一个皇帝,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忍受别人批评,连死了也不能忍受,这就是帝王的威严。
当时孝景帝诛杀晁错的时候,是袁昂私下会见孝景帝,劝说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封地,不再削藩。孝景帝认同了袁昂的这一建议,派遣袁昂出使吴国。
之后仅仅几日,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晁错待在家里,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押解到东市,直接处以腰斩的酷刑。
腰斩是什么刑罚,是直接把人切成两半,然而人一直是有意识的,腰斩了以后还要一两个时辰才能真得死去,活生生看着自己被切成两半的惨状。
晁错可是获得孝文帝钦点,做过孝景帝的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算是孝景帝的先生。
晁错提出削藩,削藩乃是刘氏皇族的事情,是汉室的大患。晁错身为臣子,为君王分忧,才有此作为。
可是晁错这么做了,孝景帝恩准了。结果削藩令颁布之后,吴王刘濞果然反了,但是汉室的天子孝景帝却将所有事情都推到了晁错身上,单纯地认为只要杀了晁错,吴楚就会退回封地,七国之乱就能平定。
天子要杀晁错,即便当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起冤案,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晁错说话。晁错死后,仍然负担着恶名。
晁错之死,固然有他自己的过失。但是在后人,尤其是主父偃跟东方朔这样的汉室臣子来看,晁错一直为孝景帝尽心竭力,不仅没有得到君王的庇护,反倒最后在为难时候,被孝景帝天真地推出去挡过。
可笑的是,即便孝景帝杀了晁错,七国之乱也没有平定,吴楚也没有退回封地。
刘彻可是孝景帝的亲生儿子,其抱负绝不亚于其父,必然是要料理这一帮诸侯王的。
可是孝景帝做出的榜样太过恶劣,寒了无数人的心。
谁敢保证,再帮帝王谋划铲除诸侯王的事情,会不会步上晁错的后尘?要知道,这些诸侯王有兵有钱有人,随时都可以造反。
所有人都知道诸侯王尾大不掉,也知道削弱诸侯王必然可以立功,但根本无人敢来触碰此事。
焉知你替帝王谋事,帝王会不会像孝景帝杀了晁错一般,在背后捅你一刀?
他们想做官,求的是荣华富贵,求的是衣锦还乡,求的是封侯拜相,可不是腰斩于闹市的结局。
刘彻自然明白主父偃跟东方朔二人为何跪拜,抬手示意二人起身,“起来吧,景方接着说。”
他的视线在二人身上转了一圈,含着锐意的眼光从二人身上移开,“朕还盼着汉室江山社稷能够千秋万代,不会做什么蠢事的。”
刘彻可不是他的父亲孝景帝。
若他遇见当时的七国之乱,不仅不会莫名地杀了晁错,就幻想着吴楚就会退兵,反而会直接点兵派将,直接真刀真枪地打上一场。
当时孝景帝杀了晁错,哪怕七国就此罢手,汉室天子的威严何在?日后天子的旨意,还能够让诸人不错一个字地接旨?此番向诸侯王让步,那么日后诸侯王必然得寸进尺,视汉室朝廷于无物。
吴楚既然已经叛乱,如果退兵,就相当于汉室在养虎为患。在吴楚还不够跟汉室朝廷抗衡的时候,在其他诸侯国并未群起响应的时候,一举将之歼灭方是上策。
阿翁当时之举,不仅昏聩,而且优柔寡断,对外懦弱,对内凶狠,只会寒了天下人对汉室天子的心。
主父偃跟东方朔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了然。
“陛下雄心,臣等敢不竭诚尽忠,以效犬马之力”主父偃开怀地扯开笑容,颇有一番让人如沐春风之态,“晁错大人当时对先孝景帝有言,吴王削藩定反,不削藩亦反。可是既然无论如何,吴王皆会反,孝景帝跟晁错皆明白此事的必然结果,为何不预先防范,做出应对之后,再徐徐图之?”
东方朔也接过话头,“卑臣以为,当初颁布削藩令,本身就是不智之举。诸侯王吃到嘴里的东西,除非杀了他们,他们是绝不会吐出来的。而晁错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莫非他以为,诸侯王会看在高祖的面子上,看在同是刘氏皇族的份上,而任由人宰割?
“退一万步说,即便杀了晁错,撤了削藩令,七王当真退兵,先帝会否放过七王?七王可是谋反了,再心胸宽广的君王都不会对谋反之人心慈手软。如若先帝当时真得不再追究,汉室的颜面,只怕已然在地上,被踩得干干净净,一点也不剩了。天子跟诸侯王都各有谋算,下一个七国之乱,已然可期。”
今日但凡换一个人,不是主父偃跟东方朔来跟刘彻说这番话,只怕下场都着实难料。
可是主父偃是刘彻说“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一年提升四次之人。东方朔是再三触怒违逆刘彻,而刘彻仍然厚待之的奇人。
从他们口中说出任何话,刘彻都能够听进去,也并不奇怪。
“周室时候,鲁公晚年宠爱年轻貌美的妃子跟所生庶子,欲立庶子为嗣子。鲁国王后得知后,与所生嫡长子合谋,将鲁公毒杀,处死妃子跟庶子,遂得了鲁公之位。”
主父偃另起了话头,回到自己的坐蓐上,展袖端坐,侃侃而谈道,“此虽然是嫡庶之争,未尝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之故。我中原地方,自三代以来,皆是崇尚由嫡长作为嗣子继位。其余无论嫡次子,嫡幼子,或是庶子,皆是不得承嗣。即便如此,千余年间,嫡庶之争仍然纷争不止,后患不穷。”
要根除嫡庶,诸子关于承嗣之争,唯一的办法就是当代只有一个嫡妻,只有一个嫡子。没有了妾室,就没有了庶子,就没有了嫡庶之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