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番外_分章阅读(2 / 2)

加入书签

但是从他每次外出聚会都要把夏安然带出去,然后给人介绍这是我徒儿,12岁才开蒙,15岁的就考了秀才,16岁的举人老爷,然后在一片惊叹中摸着美髭,再谦虚几句,顺便再极为不经意的提上一句,之前姑苏的“那个”就是这小孩弄出来的,我已经批评他了,都不专心在学习上。

然后别的客人自然会反驳他,林公这么说就错了,农为国本,读书做官为的不就是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令徒小小年纪就懂民生,未来可期啊。

当然他们的话没有这么直白,这是夏安然归纳总结的。

一开始他还觉得羞耻,后来夏安然就明白了,林如海这般高调自然不是因为他当真得意忘形。

不说别人,林如海自己也是少年天才,他二十有二便取探花之位,之间更是因为守孝耽搁了几年,否则定会更早。

一个少年天才夸我徒儿是少年天才,这自然是没有道理的。

林如海夸的是策论制。

按照他的思路,其实是这样:我徒弟,从小干实事,积累了大量经验。

我将他收为弟子后,文化知识也补上了。

最后,因为今上英明神武改八股为策论,我这不肖徒儿才靠着从小干实事、生活在市井中获得的经验,写出了贴近生活的有可实行性的策论。

结论:不是我徒弟聪明也不是我教的好,是因缘际会啊!是陛下圣明啊!

然后诸多文人一起眼眶含着热泪朝北拜曰:陛下圣明啊!

对此,跟着一起拜的夏安然只能说:师父父,不是很懂你们文人的思维啊,你开心就好。

==

虽早已说好出行,但是等林家备齐笼箱出行,已经是半月以后,独女要远行,贾敏自然是放心不下的,她每一日都能想起要林黛玉带着走的东西,出行之日一推再推,直到最后林如海都看不下去了制止这位关心则大乱的妇人。

“若再不走,便要转凉啦。”他的理由十分充分。

自扬州至上京需要一月有余,其中大部分都在船上度过。

若是到了天凉再乘船,不便且不说,水上潮湿,林黛玉身子骨又不好,万一受凉反而不美。

于是林家的队伍才能顺利出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