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丹毒(2 / 2)

加入书签

在他取出银针,还是和前些天一样,给金淑英进行针灸后。

从那个租房小区出来,回到赵老板那家药材铺。

让萧晨更惊讶的是,今天排队的患者更多。

里里外外不少于两百人。

很明显,昨天那些患者在这看完后,他们回去一传十,十传百,都听说这里有一位名医看诊可以免费,而且,效果非常好。

那些人多多少少有些感觉到身体不舒服的,或者之前患病,属于疑难杂症的那种,现在都过来排队了。

萧晨和莫小婉俩人进去的时候,赵老板急忙请萧晨去吃早餐。

“萧医生,今天更多患者,我要不要去限制一下名额?”

“不用了,来了就来了。”

既然都是患者,何必把他们赶跑呢?

他很能够体会到那些患者因为病魔带来的痛苦。

在萧晨简单吃完早餐,出来坐诊的时候,那位崔医生两位老中医已经在等着,昨天跟着萧晨学了一天,俩人觉得受益匪浅。

萧晨也需要他们翻译才行。

在萧晨坐下来,继续从第一个患者开始看起。

让萧晨没想到的是,第一个患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高丽老妇女,但是,她出现的情况,和昨晚看到那位吴小哥的情况一样,都是被鱼刺刺到。

不过,这位老奶奶是在一天前做饭右手被鱼刺扎伤,出了少许的血,她没有在意,现在已经发现了右手背红肿热痛。

萧晨看过去的时候,发现老奶奶右手背以第四指指关节为中心有一个面积约为五厘米乘五厘米的红肿区,疼痛非常明显。

萧晨检查完老奶奶的脉象和舌象后,崔医生问道:“萧医生,这位老妇女的情况,和昨晚那位年轻人情况一样,是不是也用猪胆汁浸泡就行?”

崔医生两位老中医觉得是一个样,而且,对于昨晚的事印象深刻。

但是,萧晨说道:“这位老奶奶的情况,和昨晚那位小哥的情况,其实还是不一样的。昨晚那位小哥是属于蛇眼疮,属于疔疮,而这位老奶奶是属于丹毒。”

丹毒,中医病名,是以患部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阳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傈疮疡……”

《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云:“丹者,人身忽然掀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不急治,则痛不可堪,久乃坏烂。”

本病发无定处,生于胸腹腰胯部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

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蕴结,郁阻肌肤而发;或由于皮肤黏膜破伤,如鼻腔黏膜、耳道皮肤或头皮破伤,皮肤擦伤,脚湿气糜烂,毒虫咬伤,臁疮等,毒邪乘隙侵入而成。

凡发于头面部者,挟有风热;发于胸腹腰胯部者,挟有肝火;发于下肢者,挟有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所致。

多数发生于下肢,其次为头面部。

新生儿丹毒,常为游走性。可有皮肤、黏膜破损等病史。发病急骤,初起往往先有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胃纳不香、便秘溲赤等全身症状。

继则局部见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斑,略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压之皮肤红色稍退,放手后立即恢复,表面紧张光亮,摸之灼手,肿胀、触痛明显。

一般预后良好,经5~6天后消退,皮色由鲜红转暗红或棕黄色,最后脱屑而愈。病情严重者,红肿处可伴发瘀点、紫斑,或大小不等的水疱,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亦有一边消退,一边发展,连续不断,缠绵数周者。患处附近可发生肿痛。

发于小腿者,愈后容易复发,常因反复发作,皮肤粗糙增厚,下肢肿胀而形成象皮腿。

新生儿丹毒常游走不定,多有皮肤坏死,全身症状严重。

本病由四肢或头面走向胸腹者,为逆证。

新生儿及年老体弱者,火毒炽盛,易致毒邪内陷,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