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2)
陆时秋学着别人的样子喊,“蛤蜊,新鲜蛤蜊,三文钱两斤。”八斤蛤蜊可以晒出一斤蛤蜊干。蛤蜊干卖六文钱,新鲜蛤蜊大老远运过来,光包牛车的费用都要六十文,怎么也得三文钱两斤才划算。
新鲜的蛤蜊运到城里,已经过去六个时辰,必须在两天内卖完,要不然蛤蜊陆陆续续就会死。
所以二道贩子到渔村只收蛤蜊干。
新鲜蛤蜊多数都是渔□□进城卖的。
今天也有两个渔民在卖,价格跟陆时秋的一样。只是两人桶里的并不多,似乎一点也不愁卖,悠闲的很。
陆时秋带来的不少,自然不能像他们那样。他学着别人的样子开始叫卖。
你还别说,叫卖之后,过来看的人很多。
陆时秋笑眯眯介绍,“这是昨晚刚捕上来的,你看舌头都吐出来的,还活着呢。”
“你给便宜一点。”
陆时秋心急第一笔生意,“你要是要十斤,我送你半斤。”
他刚才看旁边卖菜都是这样讨价还价的,那小贩并不直接给人家便宜,而是说送。这样到手的钱比直接便宜要多。
这客人似乎不差钱,点点头,“成!就给我来十斤。”
客人拿着捞鱼网往陆时秋弄好的鱼网袋里放,秤重的时候,陆时秋动作有些生涩。
客人打趣他,“一看你就知道是生手。瞧瞧秤杆都拿不稳。”
陆时秋笑眯眯道,“头回进城卖东西。这还是头一笔生意,老哥让我开门红,我再送您一把。”说着又从桶里抓了一把放进对方的麻袋里。
没有人不喜欢赠品,客人笑呵呵道,“小兄弟为人实在,不错。”
“吃着好,下回再来买。”陆时秋接过铜板,心里压制不住的兴奋。
客人点头离去。
有了这一单生意,接下来就顺畅多了。
陆时秋也渐渐学会一些小窍门,比如秤重的时候,你一定要给对方看称,哪怕他看不懂,你给他看了,也能代表你的秤没有问题。对方心里也会舒服。
陆时秋很快将两桶卖完,又马不停蹄去城门再拎两桶。
赶牛的三堂叔看到他这么快就回来,微微有些惊讶,试探着问,“卖的挺好吧?多少钱一斤?”
陆时秋从福管事身上学会的一点,就是内敛,哪怕你真的很有钱,你也要学会低调。这样别人才不会把你当冤大头。他哭丧着脸,“里面也有两个渔民卖蛤蜊。他们来的比我早,有许多熟客,我只能比他们卖得便宜。还有城里卖东西还得交税。难着呢。”
三堂叔听后,安慰他几句。
陆时秋拎着两桶蛤蜊飞快走了。
陆时秋没想到自己还是乌鸦嘴,刚刚说要交税,还真的就来收税了。
“这是牙行的地方,你占的地方少,交十文钱吧。”牙行的人见陆时秋满脸惊讶,就猜到这小伙子是个新手,语气还算和善的解释一句。
陆时秋见别人都交了,自己也乖乖掏了。
等人走了,他跟旁边人咬耳朵,“一天十文,我才占这么丁点的地方,也太贵了吧?”
“这还贵?那是你不知道去年。”旁边卖菜的大叔见他这么说,当即就给他科谱,“咱们新县令是个清官,家里开着大酒楼,不缺钱,也不让衙役乱收好处费。咱们今年交的摊位费比去年少了一半。”
陆时秋有些汗颜,也顺着夸了几句。
卖菜大叔絮絮叨叨跟他说了一点,“晚上还有夜市,各种小吃都有,许多有钱人都会出来逛夜市。”
陆时秋懂了,早上买菜的都是做惯菜的,一点东西都跟你计较。
可晚上有钱人多,肯定是不下厨的,手里也能宽松一点。
接下来的两桶,陆时秋卖的不如之前。速度慢上许多。
一直到下午人陆陆续续都走快完了,最后两桶,才以一文钱一斤的价格卖掉。当然里面也有一部分死蛤蜊。
陆时秋原本想在这边逛夜市,但想想自己包一次车就得花掉六十文钱,心疼得一抽一抽的。
陆时秋拎着水桶,蔫头耷脑回到牛车。
三堂叔见他这样,猜到这次过来不划算,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能闷声赶车走了。
到了家,天已经擦黑,陆时秋数了铜板给三堂叔。
三堂叔不好意思收钱,但陆时秋还是给他了,以后还得常合作,这个小便宜不能占。
三堂叔客套一翻,还是收下了,瓮声瓮气道,“时秋啊,做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头一回,能卖出去已经很好了。”
陆时秋抿抿嘴,低头说,“我不敢出海,只能做这个。”
这话说的那叫一个可怜,三堂叔也知道这孩子是被十年前那场暴风雨吓怕了。
当时谁都以为这个孩子没救了,谁成想,竟活了过来。只是后来,也被海吓怕了,不敢轻意出海。
想想他,要不是因为瘸了一条腿,他也不可能靠赶牛车为生。
都不容易啊。
</div>
</di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