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 / 2)

加入书签

火车坐了一天一夜,才抵达首都火车站。

现在的火车站不像后世的火车站,人头涌动,到处是人头。

不过比起小小的山村县城,大首都车站人还是不少的,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外头拖,有些是大人带着年轻的孩子一起,看着就像是前来学校报道的。

这两天正是学校报道的高峰期,所以基本都是年轻的学生居多。

已经在首都一年的李建慧,对首都要熟悉的多,能一眼看出哪些是学生,哪些还是刚来的新生。

两人出了车站,李建慧一边给沈子夏说着许多这边的事情,风俗习惯,甚至是街头的大妈大爷的生活习性,以增加沈子夏对这里的了解。

正是报道的高峰期,所以车站外面,已经有老生站在边上举着牌子接待了。

到达北大西门前路口,远远就能看到北大标志的古香古色大门。

门口已经有学校组织的学生在接待,新生拖着各种大包前来,满脸风尘仆仆。

当然,沈子夏和表姐也不例外。

看见有人来,接待的学生就会上前询问是不是北大的新生?然后凑够人数,热情的接过包袱,将人往里面带去两人上前,有男生看见,顿时眼前一亮。

特别是目光落在已经亭亭玉立,浑身少女明媚气息的李建慧的时候,对方微黑的脸颊登时有些红。

连忙上前,嘴里不忘说道,“我是大三三班管理系的林远,请问同学是来北大报道的新生吗?”

李建慧人长的好看,这一年在学校学习,很少干活晒太阳,皮肤白皙,穿上一沈碎花裙子,整个人就像一朵芙蓉花,安静清香,怪不得男生见了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沈子夏还听说,她这位表姐在学校可是出了名的人缘好,很多男生偷偷写情书想追她,不过都被她这位表姐拒绝了。

听到询问,李建慧突然一笑,“我不是来报道的。”

“那……”

说着,她指了指旁边的沈子夏,“我妹妹才是来报道的,她是你们北大的新生。”

闻声,沈子夏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拿了出来。

“沈同学是吧?”

沈子夏点点头,“你好,学长。”

对方显然没有想到自己误会了,尴尬的看着沈子夏,“抱歉,我刚才还以为,你是妹妹,来送你姐姐报道的。”

李建慧却笑道:“没办法,谁让我妹妹看着小呢。”

沈子夏无奈,她也不想的,她身高已经有一米六了,人看着不矮,但是那张脸说到底之后十四岁,在一群十七八岁甚至是二十多岁的人眼里,完全看不到半点大人的影子。

林远挠挠头,连说了几句,“对不起。”

沈子夏表示没关系,她小是事实,不用对不起的。

这是林远第一次见到那么小的新生,刚才之所以会把目光落在眼前的少女身上,是因为他从没有想过,这么小的姑娘,会读大学,这最多是在上初中吧?

脸色为自己刚才的乌龙尴尬,同时林远也忍不住惊诧,居然有那么小的新生。

这高考刚恢复的第三年,只有见过很老的大学生,却没有见过那么年轻的大学生,他成绩算是优异的,所以恢复高考那年,他是第一批应届生考上北大的。

挠着头,他看着青春美丽的李建慧,忍不住问道:“那……这位同学,你怎么称呼?”

“我叫李建慧,电影学院的,上大二。”李建慧答道,落落大方。

得到答案,林远笑容满脸,好半晌反应过来自己的职责。

林远连忙接过他们的行李,“走,沈同学,我带你们去报道吧。”

“那就谢谢林师兄了。”

甜糯的声音从小姑娘口中说出,林远也是一愣,回头看了对方一眼,发现这小姑娘长的也很好看,和她的姐姐,一样好看,只是因为她年纪小,看着比较稚嫩,他刚才所有的目光都放在她姐姐身上,一时也没注意对方。

林远很腼腆,被两姐妹道谢着,倒有些不自在,只说着,“走,我带你们去报道吧!”

林远领着人走过来的时候,不少迎接新生的老生也眼前一亮,连忙问道:“林同学,这是……”

“这是医学系的大一新生沈子夏同学。”说着,他又看向李建慧。

还没等林远介绍,反倒是李建慧落落大方,没有半点胆怯的说道:“我是夏夏的表姐,李建慧,是电影学院那边的学生。”

“电影学院?怪不得长那么好看,我听那个说那边的学生个个都很漂亮。”

被夸了一通,李建慧笑着应道:“你们过奖了,就两个眼睛一个鼻子,和你们都是一样的。”

李建慧谦虚的话,一下子让接待口这边气氛活跃了起来,个个在美女面前,瞬间拉开了话闸,就连有几个有媳妇的男生,也忍不住开口说上两句,活跃了气氛。

林远怕耽搁的时间,见说的差不多了,赶紧领着人去报道。

两人倒也累了一路,也没耽搁。

一路上,林远打开了话匣子,说个不停,这里是红湖,那边是未名湖,这里是办公楼,那边是花神庙博雅塔。

听着林远的介绍,看着古香古色的古建筑,两人如沉浸在历史当中,重见了当年的风采,到处透着雍容华贵,不容侵犯。

等到两人在林远的帮助下报道之后,林远带着他们去了学生宿舍。

医学系女学生不多,所以宿舍是和其他系共用的。

沈子夏抵达的时候,其他人还没有到,她算是第一个到的。

林远对学校的事情知道的比较清楚,加上刚才报道的时候,也大概了解了一下沈子夏宿舍的其他几人的情况。

说到:“你们宿舍的几个同学还没到,我刚才了解了一下,有两个是咱们本地的,还有一个是湖南那边,以及一个是上海那边,估计已经在路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