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 / 2)
余秋穿越之前,有位去海城工作的师姐被医院派往当地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援工作。
服务中心是那座国际化大都市流动人口分娩点,每年有上万个大肚子在医院生孩子。
这些前往就诊的孕妇共同特点是经济条件普遍不佳而且整个孕期也处于流动状态,产前检查基本上只有2~3次最基本的检查,什么唐氏筛查,什么三维彩超以及大排畸,想都不要想。
整个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产前诊断中心支持产科工作,连基层卫生院都普遍开展的torch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都查不了。
要查的话,就要抽了血样送去妇幼保健院检查,可是医疗费用要怎么算?这些大肚子基本上没有医保,政府给予服务中心的补贴也是有数的,她们能够享受到的产前服务自然也要打折扣。
没有足够的产检跟产前诊断支持,接诊的产科医生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产后大出血司空见惯,压根不算事;羊水栓塞不稀罕,每年总能出现两三个;就连肺栓塞这种叫接诊医生恨不得自己死一死的病例都让师姐碰到过两回。
在省人医成长起来的师姐刚面临这样的状况时,整个人都处于我是谁我在哪里的状况。
可更让她崩溃的事情还在后头,技术上的困难她可以想方设法的克服,糟糕的卫生环境真让她一分钟都不能忍。
来生孩子的大肚子实在太多了,他们甚至怀疑整个海城流动人口中的孕妇都跑来分娩了。
因为在这里,她们可以用低廉的医药费用支出获得高水平医务人员的分娩帮助。人总是会用脚投票的。
但也是这个原因造成了服务中心长期高负荷运作。
病房就跟菜市场一样,到处都是加床,病区两个工勤阿姨从早忙到晚都没办法消除病房里头的怪味道,也赶不跑里头的绿头苍蝇。
即使21世纪已经走过近1/5,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在全世界都排得上名号的国际化大都市,也不是所有的大肚子都能每天洗上澡。
她们的汗臭味以及分娩后的血腥味交织在一起,吸引了蚊虫苍蝇的青睐,就连产房都难以幸免。
师姐给人接生,做了侧切,孩子下来后,她忙着处理宝宝的脐带。结果再回过头,苍蝇已经叮到了产妇的会荫侧切伤口上。
当时师姐就抓狂了,她完全想象不能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负责卫生服务中心的产科主任居然还挺幽默:“哟,很有老山前线卫生所的感觉。”
产科主任是军医出身,退休后谢绝了各大医院的返聘,主动请缨来这儿发挥余光余热。
师姐跟他们这帮师弟师妹们说起自己的工作环境时,大家都瑟瑟发抖,集体表达对那位老主任的敬佩,同时也坚定自己绝对不会去填窟窿。
就连余秋的导师都想办法给师姐工作医院的产科领导打招呼,千万别把这丫头一直就丢在服务中心。
结果待到后来舍不得走的人反而是师姐自己。因为她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这座被他们戏称为菜市场的卫生服务中心,即使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医院也将新生儿的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而且开业7年的时间,他们孕产妇死亡人数只有5位。
这几个简简单单的数据后面,是无数医务人员辛勤奋斗的日夜与汗水。师姐奉献了十八个月的青春,还顺带着收获了好几篇sci论文。
她跟师弟师妹们闲聊的时候,建议大家有机会往下沉一沉。因为不到谷底,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究竟能挖掘出多大的潜能。人生就是要上的去也下的来。
余秋侧过头去看自己的同伴,笑眯眯的:“其实环境越差,能做的事情反而越多,白纸才能绘画更美的蓝图啊。”
基础实在太薄弱了,任何一点儿小小的进步,都是整个卫生事业巨大的飞跃。
陈敏先到了地方,自己下了船,跟大家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
余秋看着小姑娘瘦弱单薄的背影,忍不住心疼。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拼尽全力为自己撑起一片天。
然而生活要继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行船再度发动,往前行驶。
一直到了太阳要跑到天空的正中央时,航船才抵达杨树湾。
何东胜站在杨柳树底下,正跟大队书记说话。
他听到行船的声音回过头,见着余秋就露出两个酒窝:“哟,我们小秋大夫可算是回来了。”
侯向群在船头哈哈大笑:“你这是怕谁拐了小秋大夫不成?”
他们走的时候,卫校的赵主任可是惆怅不已,一个劲儿惋惜卫校少了位好老师。
大队书记伸手接余秋的行李箱,毫不客气地强调:“你是没希望咯,都有老婆有娃的人了。”
侯向群发出一叠声地“哎哎哎”,不得了喽,杨树湾的大队书记这是要相女婿?
李伟民在边上凑热闹:“大爹,我还没媳妇呢,你看能报个名不?”
大队书记直接大手一挥:“不行,我们杨树湾缺棒小伙子了?什么时候轮到你啦!”
说着,他还回头瞪了眼何东胜,“就是你不争气,你要争气的话,我要愁这心。”
可怜生产队长躺着也中枪,他无奈地苦笑,这又怪他喽。
余秋囧囧有神,她感觉这个时代的人真是一言难尽啊。
好歹现在姐还顶着15岁大姑娘的面具,怎么一个个都打着主意想让姐姐嫁人呢。
多可怕呀,社会主义新中国,绝对不能搞童婚这一套。
日头已经升高了,众人都赶着回家吃饭。侯向群几个同大队书记耍了通花腔之后,航船继续往前走。
何东胜帮余秋拎行李箱,笑着招呼她看:“瞧瞧这医院外头的天地,是不是大不一样?”
秋高气爽,河流两岸铺展开大片金黄的稻田。
风吹麦浪稀疏平常,想要吹动稻海却不大容易,因为结了穗子沉甸甸的,连稻杆都被压弯了腰。衬得那天极高极蓝,大朵大朵的白云也是那么的悠闲舒展。
整个乡间似乎都在享受大忙前最后的悠闲惬意。
余秋不得不承认自己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乡间的美是流淌的话,一眨眼就是一帧好风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