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2)
护士奇怪:“怎么啦?他丈夫身体也不好?”
余秋又不好细说,只能苦笑着摆摆手,自己先下去看病人了。
走到妇产科病区门口的时候,她下意识地回过头看这个男人。
瞧见男人高大却微微弓着腰的身形,余秋突然间对他充满了同情。
人类的感情是最不可琢磨的,强扭的瓜不甜。
也许这位退伍军人当初眼界不是那么的高,非要相中了娇美秀气的女干部当妻子,还让政委去做对方的思想工作,也许他还有机会收获一份平凡简单的感情。
他在挑妻子的时候,妻子也在挑他啊。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臭宝他胖妈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篮子里、半小小、张东子 10瓶;odile 2瓶;琴、雨革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怕你害相思
余秋抱着产包冲到急诊诊疗室时, 一见躺在床上的病人, 立刻掉头就走。
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公鸡生蛋,男男生子,这年头男病人也找妇产科会诊了。
王医生满头大汗地抬起头, 赶紧喊住余秋:“快,你过来帮个忙。”
他手一挪开, 余秋才注意到, 躺在床上的老爷子正在往外吐血。
也是诊疗室里头的机会实在太过于复杂,刚才余秋居然没有留心到那浓郁的血腥味。
王大夫焦头烂额。
这老爷子有胃溃疡病史,今天中午多喝了两杯酒,没多久就开始吐血, 血越吐越多。
家里人把他送到卫生院来之后, 王医生连油渣都没来得及吃, 就跑过来想办法止血。
卫生院的止血药有限,他采取的是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治疗思路很清晰,策略没问题, 尴尬的是管子怎么也下不去。只要一碰到病人的喉咙,老爷子就恶心的不行, 本能地往外头吐。
王医生实在没办法了, 只得向余秋求救。
余秋默默地看了一眼王医生, 暗地里磨牙, 认命地接过了三腔二囊管。
她的内心在咆哮,凭什么这活儿也找妇产科大夫干?
小王医生委屈兮兮,居然有狗胆嘟囔着:“我还跟你上台开剖腹产去了呢。”
大家都是革命战友,怎么能随便分彼此呢?
余秋柳眉倒竖,杏眼圆睁,狠狠的一记眼刀直接飞过去,吓得王大夫再也不敢吱声。
谢天谢地,老爷子虽然吐血,但神智尚还清醒,能够配合她的行动。
余秋招呼老爷子喝了口冰冻过的冷盐水帮助止血,然后让原本平躺在床上的人侧过身子,保持左侧卧位。
王大夫有些惊讶,干嘛要侧着身子呀?书上说的和他在学校里头学的,都是让病人平躺在床上。
余秋没看他,不仅是现在的教科书,就是在2019年的医师技能考核当中,三腔二囊管放置也是让病人采取平卧位。
但他们实际临床工作当中发现,左侧卧位插管其实更加实用。
人的胃不是直筒筒的圆柱体,有袋状弯曲,分胃大弯与胃小弯。
当病人发生胃底大量出血的时候,采取左侧卧位,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让出血集聚在胃大弯处,这样可以减少呕血。
况且病人左侧卧位,即使在插管的过程当中还有呕血,血液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左侧嘴角流淌出,避免误吸进入气管。
其实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几乎所有的急救当中都会强调让病人的脑袋侧向一边,防止口腔分泌物以及呕吐物误吸。
只是所有规则的制定总存在滞后性,常常是临床上已经发现很久的方法,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在教科书以及相关指南上进行修正。
余秋有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因为她有机会改写这段进程。医学上任何小小的进步都可能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比方说她应用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化疗绒癌脑转移的病人,在她离开县医院的时候,省工人医院就对另一位差不多情况的病人采取了相同的治疗方案。
只要连续几例病人都有好转趋势,后面这个方案就会被更多的专业人士接受,从而慢慢变成绒癌脑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
管子刚下去没多久,老爷子就又觉得恶心,忍不住想要呕吐。
余秋赶紧停止插管,招呼他张口轻轻呼吸,等到症状缓解之后,她才再度操作,一鼓作气插好了管子。
王大夫真是忍不住要给余秋鼓掌,瞧这干净利落的,他就该一开始就把人叫下来。
余秋朝他瞪眼:“我的饭还没吃完呢。”
王医生委屈:“大师傅刚炸好了油渣,我都没来得及吃。”
</div>
</di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