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2)

加入书签

这时候是北宋时期,还没出现反人性的程朱理学。男女同路而行虽然不太常见,但也不算伤风败俗。

顺着汴河一直走,就是进城的路。码头外泊着几艘运货的船,供人休息的竹棚下卧着两只狗。河对岸矗立着一座刚搭好的戏台子。

都是画中曾经出现过的景物。此时一比一原封复原,让人有一种庄周梦蝶的感觉。

到底哪个世界才是真实的?

佟彤走到微微出汗,才走了通往城门的一半距离。放在画中大约也就不到一米。

《清明上河图》的庞大,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感同身受。

但她总觉得,说不上为什么,有一种平白紧张的感觉。

“你觉不觉得,周围气场有点奇怪?”她终于想到了一个形容词,“这些船只、戏台、房屋……就好像……就好像是,里面的人都消失了……”

希孟不动声色地左右看看,,轻轻蹙了眉头。

“不是好像。这些地方确实都没人。”

佟彤恍然。

就是,人呢?

偌大《清明上河图》,走到此刻,遇到的活人屈指可数。

而且越往中心走,越清静!

人都哪去了?

第38章 擅闯民宅

肯定是乾隆捣的鬼。

正常的《清明上河图》里, 绘的是清明时节,东京城内外居民“上河”——也就是出门买买买——的盛况。

北宋末期, 城市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空前辉煌, 《清明上河图》里也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画面里人潮涌动, 市中心地区摩肩继踵, 还因此而产生了不少交通事故,被画得栩栩如生。观画的时候,耳朵里几乎能听到那些喧闹的生活噪音。

想想如今的长假期间, 帝都核心区域的拥挤盛况。

倒退几百年, 古人们也不遑多让。

《清明上河图》里描绘了八百多个人物, 外貌、地位、衣着、动作,无一重复, 这也是它久负盛名的原因之一。

划船的、务农的、赶驴车的、送信的、卖各种小商品的……

佟彤心算了一把。若按照正常的图画架构,他俩到现在应该已经遇到至少五十个人了。

可现在呢, 他俩走到现在,几乎没见到一个npc!

茅屋空着, 戏台晾着,码头没人,田间杂草丛生。

就像走在什么荒凉的末日游戏画面里一样。

她想:要是赵老师的神马也在就好了,起码走得快点……

过了不知多久, 树林后面簌簌有声。她赶紧冲过去看。

一队迎亲的轿子缓缓走过。脚步声杂杂,唢呐吹得有气无力。

佟彤抬起眼皮,松一口气。

原画里好像是有这么一队轿子。

见个活人不容易。她连忙穿过树林跑过去, 拦住两个抬轿子的大哥。

“请问几位大哥,是本地人吗?这村子里的村民都去哪儿了?”

抬轿子的脚步稍缓,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打量了她一下,然后没作声,抬头向前,走了。

佟彤:“……”

希孟从佟彤的脸色里也能知道她吃了瘪,一脸同情地看着她。

她问:“怎么回事啊?”

“你忘了我说的,女孩子不要动不动就跑步,也随便和陌生男人搭话。”他无奈,“他们以为你不是正经人。”

佟彤懊丧:“我这脑子!”

她不打算在北宋的副本里强行平权,还是很努力地扮演古人的角色。

但……

她有点埋怨希孟:“你怎么也不提醒我一下啊?”

看我笑话?

谁知他也有理:“大宋都亡了几百年了,我也得重新适应一下。”

……好吧。

想想也是。在他漫长的文物生命中,他的出生时代——北宋——其实只往后延续了区区几十年。

</div>

</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