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2)
他回去之后找了好的瓶子装起来,有事登门拜访,领上这么一罐,看上去不起眼,但是谁吃谁知道,根本停不下来。
吃辣的对着香辣的没办法放手,不吃辣的对着杂酱没办法放手。
而且因为用的肉不一样,每一坛的味道都有些差异,经常吃也不会腻。
苏茴还在吴胜海那里看到被兑了水还有掺合了其他东西卖的杂酱。
这种从五毛钱一罐到一块钱一罐不等。
受众更多,虽然香味减了几等,但他们又不知道原先有多好吃,对着这个也很喜欢。
苏茴就听到好几个人说吴胜海的这个酱好吃,价格也不会太贵,里面有肉,算个荤腥之类的话。
苏茴发现的时候还有些好笑,原来她做的酱也为解决知青的生计贡献了小小的一份力量啊。
随着苏茴在首都待的时间流逝,芥子空间里面的作物生长了一茬又一茬,里面的东西也多了不少,而且里面的药材、水果的种类也增加了。
这时候古董这些东西很便宜。
她搜罗了不少,不过现在她是一个挑剔的人啊,不像之前,现在她是看着要入眼的才拿,不然觉得有点占地方。
她这些都是准备以后卖了换钱的。
现在本钱这么低,以后卖出去就是一本万利,这么实惠的事,为什么不干?
谢睿和林荆南很满足,他们在知青点的时候就靠着苏茴做的酱下饭了,回来之后选择多了很多,但是受限于时代,来来回回还是那几样,容易腻味,有了苏姐的酱,吃饭香了很多。
之前他们隔得太远,用包裹寄的话,一次还寄不了太多,还容易磕磕碰碰出问题,现在好了,都在首都,想要请她做酱十分方便,就是考虑到这种情况,苏茴才决定另外做两种酱出来卖的。
她不想让人把两个身份联想在一起。
苏茴在这里闷声发大财,另一头在李村那一边,也慢慢的接受了这个现实。
苏茴她在首都找到工作了,留在那里不回来了,等放寒假了会回来把户口迁走。
这是一个足够让村里人说上一年半载都不会腻的话题。
觉得她实在是太厉害了。
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朝鲤鱼跃龙门。
也有的人会去笑话李满芬,她以前对这个儿媳妇的态度谁不知道啊。
但是现在呢,眼看着她才是过得最好的。
四个孩子都上了大学,自己都跑去首都得了一份正式工,正式工啊,就是在他们镇上都是了不得的,更别说在天子脚下了,以后他们就要跟主席呼吸同一片空气,看同一片天空。
还有的会撺掇李满芬他们:“虽然你们是跟着老大过活,但偶尔你们也可以去跟其他的孩子交流交流感情啊。”
“到时候也去首都溜达溜达,去长城、去天安门。”
“对呀对呀,再过几年等那几个孙子都大学毕业了,就享福了。”
还有的会说:“她享什么福啊?也就逢年过节有点福气,要是当初跟老二一起过活,那才是享福呢。”
“分了家那就是两家人了,虽然是亲爷爷亲奶奶该要孝敬,但是分家跟没分家的能一样吗?”
说到这里就要看看李满芬的脸色,果然变了,劝说话的人:“你别这样,老大家的也可以,现在不也准备下一年高考吗?下一年考中了一样可以享福。”
李满芬被说的心痛。
张锦华上次又落榜了,他决定再复读一年,他只差一点点了。
他这么努力,他们哪里会不同意?
所以下一年张锦华要跟张凤华一起参加高考。
周小晴已经放弃了,她不参加了,她对高考已经失去了信心。
她在苏茴没有出发之前成了小学的代班老师,苏茴在首都留下来之后,她就是一直代了下来,显然,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她会一直代班下去,这份工作其实不错。
这样的生活按理来说她应满足的,对比她下地干活一整天还挣不到十个工分的时候,老师这份活计很轻松,她可以一边上课,一边照顾家庭。
但是跟苏茴一比较的话,轻而易举的就把她比到了泥里,让人不由得怨恨,这世道怎么这么不公。
他们一家都不在村里面了,苏茴房子里该处理的东西,苏仲回来的时候就按照苏茴信上的把东西做了处理,该分配的分配,该带走的带走,然后就被上了锁。
说起来也不知道苏茴是不是事先就知道了,她把家里的贵重的东西——那部收音机给带走了。
难道她之前就知道有工作岗位?
周小晴没办法确定,或许是她是怕请别人帮忙保管会损坏,或者是被霸占也不一定。
一段时间过去,苏茴家的事情热度稍稍降了下来,又因为一个包裹重新有了热度。
包裹里面有信,一共三封,一封给张根,一封给苏浅明,另外一封是给张成业的。
三封信上都说了她会在哪个时间段回来,到时候把户口关系迁移过去。
这是这信上的主要目的,其余的就是些日常闲话。
李满芬看到信是有些蠢蠢欲动的,她心里憋着一口气。
对于这个老二媳妇,她不喜欢她,一直以来就不喜欢,哪怕她给她生了这么几个出息的好孙子,她依旧对她有成见,这成见一开始的时候就定下了,到后面没办法再改变,现在看到她日子越过越好,她还是老样子,而且大孙子还饱受打击,她对这儿媳妇的那口气依旧,却没办法做什么。
</div>
</di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