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1 / 2)

加入书签

“爹爹少喝一点。”乖巧的暖暖小声提醒道。

陆云开听完似笑非笑的看着抱着女儿的宋新桐,轻轻转动着自己的酒杯,表示自己没有多喝。

宋新桐才懒得管他呢,反正回去肯定又是醉鬼一个,到时候不管他,任由他一身酒气的睡。

这边敬完酒,陆云开拿着杯盏去敬知府大人了。

其实秋闱之后他已经上门拜访过了,揭榜之后回岭南时又宴请了知府大人,以表他的感激。

“大人,学生敬您一杯。”话早都在之前的宴席上说过,陆云开又挑拣着说了一遍。

知府大人端起酒杯,“陆云开,本官看过你的文章,遣词讲究,见解独到,条例分明,令人耳目一新。”

“大人谬赞,学生只是写了一点浅见,还有许多不足,当不得大人的夸奖。”陆云开恭谨有礼的说道。

他是愿意和知府大人交好的,不说知府大人是个好官,就看在他和江家的相帮之上,他也不是那种不识好歹的人。

知府大人笑着将酒饮下,“不错!是可造之材,他日金榜题名可莫忘了岭南百姓。”

“学生定不会的。”

一番官话说完之后,其他举人也都涌了过来敬酒,陆云开便借此机会离开了,瞧着妻子和女儿都吃饱了,便寻了个空隙离开了。

马车晃晃悠悠的回了宅子所在的那条小巷,刚到巷口时就发现巷子里面停着一辆马车,将巷道给堵得严严实实的。

宋新桐掀开帷幔车窗帷幔看了看,等了片刻,见那马车一直没有挪动,不愉的皱了皱眉,和陆云开说了一声后就下了马车,往前面马车走去。

走到前面,就瞧见一个中年男人站在她们家的院子门口和周嫂子说话,周嫂子不耐的摆手,不愿和中年男人多说,但中年男人却纠缠着,不愿离去。

眼尖的周嫂子看见宋新桐的身影,“夫人,您回来了。”

中年男人也闻声朝她看了过来。

宋新桐看着这个中年男人,七月里在船上碰到的也是他,怎么找上门来了?真是阴魂不散?

当下没什么好脸色的问道:“这位先生,你到底有什么事儿,怎么寻到我家地址的?”

被质问了,中年男人也不生气,反而越显亲近的上前一步,眼中泛着激动,“我终于找到你们了。”

宋新桐皱眉,“先生,恕我直言,我们并不认识,还请您自重。”

“怎么回事?”陆云开抱着暖暖走了过来,挡着宋新桐的身前,不让中年男人的视线落在她的身上,脸色微沉的看着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见宋新桐她们都戒备着她他,也知自己是太过激动了,忙说道:“你娘是叫贺秀?”

☆、第三百九十章认亲?

室内沉寂,唯有茶香四溢。

宋新桐面色凝重的坐在椅子上,不敢置信的听着坐在对面的中年男人述说的这个故事,太戏剧性了。

中年男人神情悲恸的说道:“我们找了秀儿近二十年,一直没有寻到,若非看到你......你和秀儿,真的很像,真的很像。”

“你可有证据。”宋新桐觉得太戏剧性了,这人说他是她的舅舅,是她娘的同胞兄弟,他说他们住在荆州一个小村子里,那一年冬日赶集,一家子进城买年货,人太多了,年幼的娘不慎被拐子拐跑了,他们寻了很久,可是都没有找到人。

后来贺家人种的桑树好,卖出了好价,开始做生意,专门给养蚕的商户们供货,后来再自己养蚕,后来生意慢慢做大,到处寻行走时便会到处寻一寻。

“有证据的。”中年男人摸出一枚玉佩,“秀儿身上也该是有一枚的。”

陆云开接过玉佩看了看,上面的图案和妻子放在箱子里的那一枚是一样的,质地也是一样的,应该是一对的。

看完了又递给宋新桐。

宋新桐仔细看了看,的确是一一模一样的,但她心底仍旧疑惑多多,“你说家中贫穷,种桑树养蚕为生,为何又有这样的玉佩?”

她还是担心是有人做了一出戏,看着她们现在家中有钱了,所以故意谋算了这么一出戏。

中年男人贺维说道:“我的娘,也是你的外祖母,她是镇上员外的庶女,识字,有微薄的陪嫁,而你的外祖是贺家村族老之子,家中虽也是农户,却也算是耕读小富之家。”

“你若是不信,可派人去荆州观山县贺家村打听。”

“除此之外呢,我娘的生辰,我娘身上可有其他可辨别之处?”宋新桐其实心底已经信了,因为她瞧着这个中年男人有一点亲切的感觉,在船上就有了,只是因当时他表现得太过热切,令她心底忌惮。

“你娘生于丁酉年,壬子月,丁亥日,十一月初九。”贺维接着说道:“她右手手背处有道疤,是年幼时摔跤在石头上划到的。”

疤痕,是有的。

宋新桐的记忆里是有这么一段的,娘说那疤痕是幼时摔了的,这么说来就真的对上了。

可是,为什么娘脱身后没有回家呢?

而且娘也是认字懂礼的,不是傻愚之人, 怎么会不回去呢?

岭南到荆州,不算远,乘船只需三日时间,娘如果是拐卖的,应当会迫切回家才是,而且跟着阿爹回去之后,也没有说要回娘家,这不合情理。

宋新桐疑惑,便问了。

贺维叹了口气,怅然的说道:“当初家中给秀儿定了一门亲事,秀儿不愿意......”

陆云开看着贺维,有些怀疑岳母是自己离开的?还是被拐子带走的?从他的说法中,家中当时选的是门当户对的男人,岳母为何会不愿意?

贺维说:“你们祖父是个固执己见的人,秀儿不愿意,就要打断她的腿,并将婚期定在了年后,想来秀儿到了你们村子之后,也不敢回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