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笔从戎(2 / 2)
虽然还是有些春寒料峭的意思,程园毕程老大人却已换上了一身单薄的绫子衫,与三五文人一起在自家府邸之内相谈甚欢。
自从辞官之后,程园毕程老大人就过起了富家翁的生活。
当初辞去内阁首辅大臣的时候,兴宗成皇帝赏赐颇多,不仅给了他大量的田地,更有不少金银珠玉绫罗绸缎,还把他的名字提在功高楼上,作为文臣宰辅之首流传千古。
虽然他一直都是文臣,但这一手分明就是“杯酒释兵权”,程老大人心中有数。
程园毕程老大人是当年的东宫学官,已历三朝,要是连弘光朝都算上的话,就可以算是正经是“四朝元老了”。如今大明朝不仅已经光复,还露出了蒸蒸日上的势头,无论怎么说他都是有功的。
承大行崇祯皇帝之命,辅佐兴宗成皇帝定鼎江南,然后功成身退,岂不正是成功文人的典范!
除了没有正式的官职和权利之外,程老大人几乎拥有别人做梦都想得到的一切东西:很高的爵位,留名青史的荣耀,大量的田产和财富,等等等等……
如今的程老大人确实处于一种“半隐居”的状态,再也不过问朝廷之事,整日里和地方上的名流士绅吟诗作赋诗酒往还,逍遥快活的很呢。
和当年的操劳国事之时的憔悴相比,现在的程老大人无官一身轻,除了教导子孙之外就只剩下享清福了。还有一件似乎完全不值一提的小事儿:就在年前,已近古稀之年的程老大人竟然焕发了第二春,纳一房小妾。那小妾才十七岁,据说不仅形容艳丽而且风华绝代,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深得程老大人的宠爱。
虽然这么做确实有老牛吃嫩草的嫌疑,但程老大人毕竟是前任的内阁首辅,影响力大着呢,就算是吃一口嫩草也算不得什么,甚至被视为风流韵事呢!
按说,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活神仙了,但程老大人却过的并不是那么舒心,最让他窝火的事情就是:子孙不肖!
所谓的子孙不肖,并不是说程老大人的子孙就是纨绔子弟,更没有仗着他的权势和地位胡作非为横行乡里。事实恰恰相反,因为程老大人家规甚严,他的子孙规规矩矩,秉承的就是“耕读传家”的家风,全都是正经的读书人,程氏一门光是举人就出了四个,还有一个进士。
程家的这些个举人进士可不是浪得虚名,全都凭着真本事考出来的。当然也可能是有些官员看在程老大人的面子上“手下留情”了。但这并不犯法,而是世家大族可以享有的一种“特权”。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程家子孙就算不能出将入相,出几个地方官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假以时日,开枝散叶之后,定然会成为名门望族。
但是,偏偏就有那么几个不成器的子孙,总是给程老大人添堵,程流云就是其中的典型。
程流云者,程家二房的次孙,过了年之后就十八岁了。这小子原本还算是一块读书的好料子,三年前就过了童子试,虽然还是无法和历史上那些惊才绝艳的少年俊彦相提并论,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神童”了。程老大人原本很看好这个孙子,还指望他光耀门庭呢,也不知这小子发了哪门子的疯,竟然叫嚷着要去北方。
这不,为了这个时候,程流云又一次当着很多人面顶撞了程园毕程老大人:
“祖父时常教导孙儿,当有鸿鹄之志,男子汉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孙儿想要到大旗庄去,到吴山军校继续求学,好为天下苍生谋福,何错之有?”
也不知是中了哪门子的邪,从去年开始,这小子就叫嚷着要到大旗军去,要到吴山军校去。
吴山军校是干什么的?不就是培养兵士的么?
不管李吴山的那些学生兵多么功勋卓著,那都是武人呐!
自古文贵武贱,别看他们现在好像很风光,这世道已经太平下来了,再也用不到武人了。从来就只有马上取天下,谁听说过马上治天下的道理?眼看着太平盛世已经降临,正是文人施展才华的时候,这小子却想着要去吴山军校,简直就是猪油蒙了心。
再者说了,那吴山军校本就是李吴山创办,培养出来的全都是他的私兵。我程园毕和李吴山斗了这么多年,现在的我嫡系子孙却要弃文从武去做李吴山的学生,我程园毕的这张老脸还往哪里搁?这不是让李吴山看笑话嘛!
你们子孙辈的不怕丢脸,我程园毕却丢不起这个人!
程园毕脸色一沉:“不许去。”
“当年班定远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何等的丰功伟绩,为何孙儿就不能……”
程园毕终于火了,当场就把细瓷茶碗摔了个粉碎:“你这乳臭未干的小辈,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叫嚣?投笔从戎报效朝廷的道理,我比你懂的多,什么样的功业我没有见过?现如今的功高楼上就有我的名字,用得着你来对我说这些?那李吴山是什么人?恐怕这世间没有谁比我更清楚了。此人飞扬跋扈穷兵黩武,纵能逞一时之强,终究不会落什么好下场,你们这些不懂事的娃娃不要听信他的歪理邪说,更不可为他蛊惑了心智……”
“为我族而战,为我族而死,这是吴山军校的校训,早已天下皆知,无数少年俊彦心向往之,无不趋之若鹜。多少英才北上,为就的是一展抱负,这又怎能是歪理邪说?”
被孙子当面顶撞,已经把杯子都摔了,竟然还是如此,气的程园毕胡子都颤了:“不肖子孙,不肖子孙,来人呐,请家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