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王维的画作(2 / 2)
“覆面有金银之分,用以区分死者的身份、年龄和性别。比如1986年出土的辽代第五世皇帝辽景宗耶律贤的孙女陈国公主墓,公主就戴着黄金面具,身穿银丝网络。所以说,这种面具应该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听到最后,孟子涛就撇了撇嘴,显得非常不屑。
这个表情当然落到了张管家的嘴里,他笑着问道:“石博士,不知道你有什么不同看法。”
孟子涛淡淡地说:“这种面具虽然确实有地位象征的因在内,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本意,一般契丹贵族死后,尸体并非马上入葬,在外停葬时间较长,待正式下葬时,尸体已面目全非,面具真正的用意其实是用来遮丑的。”
见孟子涛这么不客气的反驳自己,莱德也有些生气了:“你有什么证据?”
“我就是做考古发掘的。”孟子涛哼了一声,便不在多做什么解释了。
张管家担心气氛被搞僵了,连忙说道:“莱德先生,石博士确实是考古方面的权威人士。”
张管家这么说,无疑是相信孟子涛的判断了,莱德也不想自讨无趣,于是闭口不言了。
接下来,张管家收走了大家写了观点的纸,并让大家稍等片刻,他便离开了。
大家又等了十几分钟,张管家把几个人叫出了门,只剩下了孟子涛、那位四十左右的中年人,姜皓炎以及莱德。
片刻后,张管家又回来了,他笑着说道:“大家应该知道今天过来是要做什么的吧?”
“我只知道要过来鉴定一幅书画作品。”孟子涛面无表情地说。
其他人也点头称是。
张管家说:“是的,今天邀请诸位过来,确实是为了鉴定一幅画,不过在鉴定之前,还请诸位签订一份保密协议,不得说出接下来看到的一切,如果诸位不愿意,我会派人送你们回去。”
既然都已经来了,再加上大家的好奇心,全都答应下来。
“那么请大家跟我来吧……”
张管家带着大家来到地下室,这个地下室应该就是此地主人放置珍宝的地方,四周的玻璃柜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器物,无一不是珍贵文物,放到外面,大部分都可以作为镇馆之宝。
大家看得眼睛都收不回来了,孟子涛现在扮作的石百行,行事风格得符合他的性格,因此,他的表现更加的不堪,恨不得把那些玻璃柜砸了。
在张管家的催促中,大家才进入一间密室,密室中意有一张大约长有两米,宽四十厘米的水晶玻璃柜。
此时密室中已经有一位坐着轮椅的老者,他对着大家笑了笑:“老朽祝中实,很抱歉,因为行动不便不能去迎接诸位。”
大家纷纷表示不用客气,而目光则都向水晶柜里的画作注视着。
祝中实笑着说道:“鉴定的事情先别急,你们都对各自了解吗?”
大家都表示不了解,祝中实让张管家帮忙介绍一下。
张管家首先介绍的是那位中年人:“这位袁世佳老师,又称袁画痴,他是国内有著名的书画鉴定专家,物别是对高古画作颇有研究。”
孟子涛以前也听说过袁世佳,而且还听师傅称赞过他,他的书画鉴赏水平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之后,张管家介绍莱德,他是一位唐代文物的研究专家,至于孟子涛和姜皓炎就不用多说了。
介绍完之后,祝中实对着大家说:“想必刚才你们应该知道这回的任务和报酬了吧。”
大家纷纷点头,这回的报酬异常丰厚,不论对错,足足一百万,如果是真迹,价值还会更高。
“好,接下来,由我来给你们介绍今天要鉴定的画作,它是一幅王维的雪景山水图。”
说话间,祝中实让开了位置,让大家直面这幅艺术瑰宝。
“什么,王维的作品!”孟子涛等人都露出目瞪口呆的神色。
提到王维,几乎所有人都会说到王维的诗。不论是《山居秋暝》还是《从军行》,王维的诗歌作品已然成为我国古代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不少人对王维的认识却仅限于他诗人这一角色。事实上,王维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只不过是他出众的诗名掩盖了他在绘画上的辉煌而已。
大家应该都知道明朝的董其昌,他最著名的南北宗理论影响着我国画理论体系至今。在他的理论体系中,王维被明确作为南宗绘画的源头。
在董其昌眼里,以绘画意境取胜,文人情趣突出的绘画被归类到南宗绘画中去。尽管董其昌这套南北宗理论并不科学,然而,作为一个影响了我国数百年的绘画理论,以王维作为这一宗派的开山鼻祖,无疑正说明了王维绘画的颇具盛名。
王维的绘画早在唐代就已经名闻天下,只不过因为他的诗作名气太响,反倒掩盖了他绘画的光芒。王维的作品涵盖了人物画和山水画,不过现存的传世作品都不能肯定归于他的名下。
比如,东瀛大阪所藏的《伏生授经图》和宝岛故宫所藏的《雪溪图》。这两幅传为王维的作品,因为历史久远,无法确定作者到底是谁,存有争议。
现在得知自己居然要鉴定王维的作品,而且就凭祝中实的财力,这件事情应该不会无的放矢,正因为这样,大家的激动可想而知,哪怕孟子涛现在恢复自己的身份,反应也不会好多少。
“天啊!这是王维的画作吗?这怎么可能!”莱德嘴上虽然这么说,脸却都已经贴到水晶柜上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