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洪承畴的阳谋(1 / 2)

加入书签

按照最初的计划,清军进攻湖广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忠贞营,消灭南明最强的一支抗清力量,攻城掠地什么的倒在其次,但战局的发展很快偏离了轨道,孔有德只用了短短几个月就基本平定湖广,忠贞营和楚军却一直回避和清军决战,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明明打了胜仗,孔有德却没有轻松愉悦的感觉,反而隐隐有些不安。

就在这个时候,从南明方面传来消息,隆武朝廷已经移跸桂林,准备依托南岭组织两广保卫战……小河汊子里竟然冒出一条大鱼,这种诱惑没人可以抵挡,勒克德浑立刻建议进军广西,只要抓住了隆武帝,南明政权肯定分崩离析,天下就此将定,而忠贞营和楚军再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孔有德却非常谨慎,认为进攻广西的条件并不成熟。

南岭地势险要,广西的明军也比较完整,清军的补给线却越拉越长,如果贸然进攻广西,躲在大山里的忠贞营和楚军再也无法压制,到时候进攻稍微受挫,十几万大军立刻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粮饷断绝的死境。

隆武帝既然移跸桂林,一时三刻不会轻易离开,清军应该先在湖广站稳脚跟,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把忠贞营和楚军困死在大山里,然后再集中全力攻打广西,这才是老成谋国的战略,勒克德浑那种激进的战法风险太大。

两人意见相左,分歧严重,大吵了几次后也没有得出结果,只好把矛盾上交清廷,由多尔衮做最后的裁定。

八百里加急文书往来传递,清廷答复的谕旨很快送到湖广,令勒克德浑非常失望的是,多尔衮竟然支持孔有德的计划,还用严厉的口气对他加以斥责。命其务必听从孔有德的命令,不许节外生枝等等……

在多尔衮看来,勒克德浑的计划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孔有德其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不敢担任何风险,勒克德浑的作战计划却更符合正奇相辅的兵家道理,如果能够一战攻克桂林,会大大缩短平定南方的进程,值得冒险一试……但是,满清内部最近动荡不安,没有余力支援湖广,多尔衮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持重为上。

他正在全力对付豪格。

荆轲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刺客,他的副手秦舞阳平时牛皮哄哄。一到关键时刻就下软蛋,豪格也是同样的性格。

皇太极死后,两黄旗和正蓝旗都拥立豪格继位,掌握两红旗的代善父子也明确表示支持豪格,对只有两白旗的多尔衮形成了五比二的明显优势。但豪格在关键时刻欲言而嗫嚅,欲行而趔趄,声称自己“德小福薄,难以承担”大任……在他的内心深处,也许在刻意效仿其父皇太极,以为水到渠成,胜算在握。大家都支持自己,装作谦逊推让一番就大事可定,却不料“画猫不成反类犬”,多尔衮趁机发难,白白便宜了顺治小皇帝。

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豪格被迫杀死了青梅竹马的爱妻。德行有亏,不宜君临天下,所以有“德小”之说,他的生母乌拉那拉氏出身平贱,没有强大的后党支持。所以有“福薄”之说,但这一切都不是关键问题,豪格之所以败给多尔衮,主要在于政治能力不足和性格原因。

丢掉皇帝宝座后,代善一脉已经看出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倒向了多尔衮派系,多尔衮也趁机对两红旗大力拉拢,提拔重用代善的孙子勒克德浑等人,满清入关之后,多尔衮的权势日渐膨胀,双方实力的平衡已经被打破,豪格却不知卧薪尝胆或者隐忍退让,在不同场合大发牢骚,扬言早晚要掐断多尔衮的脖子——“我岂不能手裂若辈之颈而杀之乎?”

满清入关之前,实行的是贵族共和政体的八旗体制,随着地域疆界的不断扩大,这套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满清只有和汉人士绅地主勾结起来,才能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但豪格还是后金时期的强盗思维,极度崇尚武力,以为手握兵权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才要带兵征讨四川,不料得胜班师之际,多尔衮却抄了他的后路,在北京布置好了一切,只等他自投罗网。

多尔衮的生母名叫阿巴亥,努尔哈赤死后,被皇太极为首的四大贝勒强逼着活活殉葬,所以两人之间有杀母夺位之恨。皇太极不但虚伪而阴险,而且也有政治家的韬略,活着的时候多尔衮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但豪格这个不成器的家伙也敢向他叫板,多尔衮当然必欲除之而后快。

隆武四年,顺治五年二月末,豪格率大军班师回朝,抵达北京,顺治帝亲自在太和殿设宴犒劳风尘仆仆、凯旋归来的长兄与诸将领,席间对豪格多加赞誉,风光无限。

但仅过了不到一个月,一批满清贵族在多尔衮的授意下,突然对郑亲王济尔哈朗发起攻击,罗织各种罪名,把济尔哈朗定为死罪,后从轻处置降为郡王,并罚银五千两……皇太极生前对济尔哈朗多有恩宠,济尔哈朗对豪格也多有关照,郑亲王失势,豪格失去了最后的保护伞。

处理济尔哈朗两天之后,多尔衮召集诸王大臣会议,以庇护部将,提拔罪人之弟等轻微罪名,定豪格为死罪,但多尔衮在会议上作态表示不忍,诸王大臣揣摩他的心意反复上奏,最终免其一死,削去爵位,囚禁关押。

半个月后,豪格在狱中突然暴毙身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