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富春山居图摹本(2 / 2)

加入书签

“好,那就一言为定,这次你可不能再食言了!哦对了,这次过来我也不是什么都没带,我把上次你比较感兴趣的那些古画和古籍都带过来了。”

“哦?都带过来了?赶快拿过来看看。”

罗果夫应了一声,返回自己的房间拖了一个旅行箱过来,

“古籍的话没带几本,倒是那些古画,差不多都带过来了。”

“包括那幅《富春山居图》?”

“包括!呵呵,你还记得我用的是网上照片这件事啊?那不是迫不得已嘛……”

罗果夫一边笑着一边打开箱子,先拿出了一个厚厚的卷轴递给李逸,让他先看,然后一件一件的把箱子里那些东西都拿了出来。

“这幅画……”

有关《富春山居图》的真伪,在收藏界早有定论,即便李逸运气无敌,眼力无敌,也不可能凭空再变一幅真迹出来。只是这幅画虽然罗果夫不把它当回事,但既然是很早就从国内流失的,那么很大的可能会是一幅很有价值的仿作。

在《富春山居图》问世600多年的历史上,不但真迹历尽坎坷,就是它几幅比较出名的临摹版本也各有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富春山居图》的临摹作品大概有五六个版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子明卷。

子明卷是明末文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后人为了牟利,将原作者的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并且还伪造了邹之麟等人的题跋,这一系列的作假手段把当时的乾隆皇帝都给骗了。

据记载,乾隆最先得到的《富春山居图》就是子明卷这幅伪作,之后他又得到了《无用师卷》的真迹。只是,不知是碍于面子,还是眼力问题,乾隆坚持认为子明卷才是真迹,还下令将《无用师卷》真迹当做伪作编入了《石渠宝笈》次等并命梁诗正书贬语于此本上。现在这两幅画都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共同见证着华夏书画收藏史上的一段笑谈。

另一幅比较出名的应该就是明朝画家张宏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这幅画是学术界公认的最接近原作的版本,和沈周的背摹版本一起,目前都收藏在燕京故宫博物院。

除此之外,据说还有明代画家邹之麟,有“清初画圣”之称的王翚等人的临摹版本。但这些版本的下落就不太明晰了,有人说流失海外,也有人说损毁于战火,反正除了某些史料中有所记载之外,谁也没见过实物。

李逸之前就怀疑罗果夫手上的就是其中的一版,现在拿到实物,自然是要好好的欣赏一番,顺便鉴定一下到底是哪个版本。

随着画面的展开,只见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一幅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笔墨清润,意境简远的山水巨制缓缓的展现在了两人眼前,让两人久久不能言语。

“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简直是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到了淋漓尽致!呵呵,要不是早就知道《富春山居图》的下落,有人说这一幅是真迹我也信啊!”

“是啊,这一幅都这种水平了,那据说是最接近原作的张宏版,还有连乾隆都爱不释手的子明卷又该是何等气象?那真迹又该是何等水平?”

李逸感慨的长叹了一声,从卷首题跋开始,一点一点的欣赏着这幅同样堪称巨制的仿作,试图凭眼力看出这究竟是谁的作品。

“咦?这幅画……好像是完整的?”

李逸还在和题跋的笔迹纠缠,那边的谭默轩已经发现了不对劲。

《富春山居图》的真迹在流传到了明末清初的收藏家吴洪裕手里的时候,还是一幅完整的作品,只是在吴洪裕弥留之际,欲将这幅画作为陪葬,曾将这幅作品投入火中,虽然很快就被人抢救了出来,但已经被烧成了两段,也就是现在的《无用师卷》和《剩山图》。

目前流传的摹本中,只有张宏的一幅是完整版本,如果这幅画也是完整的话,那么,它就不是目前已知的那几名画家的摹本!

这个发现让两人几乎同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李逸匆匆将画作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之后,就死死的盯上了卷首的题跋,怪不得,这笔迹看着是那么的熟悉,一开始他还以为是看错了呢!(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